公路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3485发布日期:2019-07-10 09:4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公路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体间开设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在对应位置的山体坡面上铺设护坡,该护坡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落石,用于锁住落石掉落。但是护坡网在安装时,需要将护坡网通过一个以上的连接件紧紧的固定于坡面上,否则便起不到固定压紧的作用,只要有落石还是会掉落。因此,护坡网使用大量的连接件,但是连接件在使用很久之后,便会出现松动,最终还是不能进行防护。再者,一些小的落石,在护坡网局部损坏后,容易从破损处或者网孔中跑出,而砸落在道路面上,因为坡面坡度大,快速滚落的落石由于惯性作用会砸在过往车辆上,虽然落石不大,但足以让车辆损伤,司机也会做出应急措施,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公路护坡结构,能够利用护坡网的下压固定结构来防止细小落石的滚落,具有非常好的防护性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包括铺设在坡面上的护坡网,防止坡面落石掉入到路面,坡面上自上而下装入一个以上的地埋筒,地埋筒的内部具有一个外部开口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外部开口端与坡面平齐,活动腔内活动装入一重力引导件,重力引导件的一端插入于活动腔内,另一端伸出于活动腔的外部,重力引导件的中间具有一个两侧开口的导入腔,每个重力引导件的外侧端均穿过护坡网中间的网孔并与网孔内壁固定连接,重力引导件带着护坡网向着活动腔底面下拉,使得护坡网与坡面以及坡面上的凸石压紧。

所述重力引导件的外部伸出端形成一接料部,整个接料部的导入腔呈椭圆状,顶部落石通过接料部限位并引导进入到导入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重力引导件的外部伸出端外壁设置有一凸环,整个重力引导件穿过网孔并通过凸环上设置的锁紧件与护坡网连接固定,所述锁紧件为一根金属细丝,其穿过凸环上的小孔与护坡网捆扎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入腔的底面上焊接固定一金属配重块,重力引导件整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壁面与活动腔内光滑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埋筒的底部均形成一锥形部,地埋筒通过底部的锥形部打入于坡面中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埋筒自上而下呈弧形错位的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入腔的内壁粘接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所述活动腔的底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孔,进入到活动腔内的水通过漏水孔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重力引导件,带动护坡网向着活动腔底面拉紧,因此利用重力引导件的重力来拉紧护坡,无需设置其它的连接件,结构更加简单,且可有效防止松动;

利用重力引导件的外部接料结构,使得滚落的细小落石能够进入到重力引导件中,再进入到活动腔内收集,由于各重力引导件是沿着坡面互相错位的,故具有很好的收集性能,减少落石掉落在道路路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重力引导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公路护坡结构,包括铺设在坡面5上的护坡网2,防止坡面落石掉入到路面,坡面上自上而下装入一个以上的地埋筒23,地埋筒23的内部具有一个外部开口的活动腔26,活动腔26的外部开口端与坡面5平齐,活动腔26内活动装入一重力引导件24,重力引导件24的一端插入于活动腔26内,另一端伸出于活动腔26的外部,重力引导件24的中间具有一个两侧开口的导入腔3,每个重力引导件24的外侧端均穿过护坡网2中间的网孔1并与网孔1内壁固定连接,重力引导件24带着护坡网2向着活动腔底面下拉,使得护坡网2与坡面5以及坡面5上的凸石压紧。

其中,重力引导件24的外部伸出端形成一接料部22,整个接料部22的导入腔3呈椭圆状,顶部落石通过接料部22限位并引导进入到导入腔3中,由于采用了接料部22,故落石下来时可以通过接料部22的阻挡,进入到导入腔3内,进而进入到活动腔26内进行收集。

如图2所示,重力引导件24的外部伸出端外壁设置有一凸环4,整个重力引导件穿过网孔并通过凸环4上设置的锁紧件与护坡网2连接固定,锁紧件为一根金属细丝,其穿过凸环4上的小孔与护坡网2捆扎固定,导入腔3的底面上焊接固定一金属配重块21,重力引导件24整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壁面与活动腔26内光滑接触。在重力作用下,整个重力引导件向下滑动,但是由于与护坡网固定,因此该固定向下的滑动力可以带动整个护坡网向下压紧,也就是说整个护坡网面能够充分与坡面压紧,省去了固定件的设置,且这种方式永远不会因为连接件松动而导致护坡网松动的问题。

其中,地埋筒23的底部均形成一锥形部25,地埋筒23通过底部的锥形部25打入于坡面5中固定,通过设置锥形部25,方便整个地埋筒23的打入以及取出。

其中,地埋筒23自上而下呈弧形错位的结构,该错位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即最顶部一位面中如果没有设置重力引导件,则可以通过底部的重力引导件的接料部接住,很好的解决了因为没有布满地埋筒而出现的落石逃脱问题,把落石的逃脱问题降至最低。

本实施例中,导入腔3的内壁粘接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未图示),通过橡胶层使得落石在接触时可以更加的柔软,其中,活动腔的底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漏水孔,进入到活动腔内的水通过漏水孔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重力引导件,带动护坡网向着活动腔底面拉紧,因此利用重力引导件的重力来拉紧护坡,无需设置其它的连接件,结构更加简单,且可有效防止松动;

利用重力引导件的外部接料结构,使得滚落的细小落石能够进入到重力引导件中,再进入到活动腔内收集,由于各重力引导件是沿着坡面互相错位的,故具有很好的收集性能,减少落石掉落在道路路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护坡结构,包括铺设在坡面上的护坡网,防止坡面落石掉入到路面,坡面上自上而下装入一个以上的地埋筒,地埋筒的内部具有一个外部开口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外部开口端与坡面平齐,活动腔内活动装入一重力引导件,重力引导件的一端插入于活动腔内,另一端伸出于活动腔的外部,重力引导件的中间具有一个两侧开口的导入腔,每个重力引导件的外侧端均穿过护坡网中间的网孔并与网孔内壁固定连接,重力引导件带着护坡网向着活动腔底面下拉,使得护坡网与坡面以及坡面上的凸石压紧。本发明可对整个护坡进行固定,使得护坡网能够紧紧的压紧坡面,并利用该压紧的结构有效收集落石,防止落石进入到道路路面上,增加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文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