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2207发布日期:2019-09-21 01:5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在每年的雨季河道中的水流会大量增加,从而会在河道形成大量的淤泥,目前一般是人工使用淤泥清理设备对淤泥进行清理,而现有的淤泥清理设备操作繁琐,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能够快速的抽取水底的淤泥并加以过滤,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清理效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甲板,甲板下方为处理腔,处理腔中设有用于抽取带有淤泥的河水并加以过滤的处理机构,以及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河水的排水机构;船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淤泥混合机构。

进一步的,淤泥混合机构包括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固定在船体底部的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混合基座,混合基座的长度方向与船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混合基座上设有混拌机构,混拌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震荡机构,混拌机构和震荡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混拌机构包括两个混拌组件,两个混拌组件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混合基座的第一腔室中,第一腔室底部开口、使混拌组件部分位于第一腔室的下方,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齿条;

混拌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混拌杆,混拌干弯折呈V形结构,混拌杆的端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辊,第一转辊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齿条,第一转辊的第二齿条与第一腔室的第一齿条相啮合,当混拌杆以第一转轴为中心旋转时、位于第一腔室中的第一转辊也同时进行自转。

进一步的,两个混拌组件沿混合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混合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用于设置传动机构和震荡机构。

进一步的,震荡机构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混拌组件之间;

震荡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第一震荡杆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齿条,第二震荡杆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齿条,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的顶部自下而上的穿设在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至少两组第一导向齿轮组和至少两组第二导向齿轮组;第一导向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齿轮,第一震荡杆穿过两个第一导向齿轮之间、使两个第一导向齿轮分别与第一震荡杆的两个第三齿条相啮合;第二导向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导向齿轮,第二震荡杆穿过两个第二导向齿轮之间、使两个第二导向齿轮分别与第二震荡杆的两个第四齿条相啮合;

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位于第二腔室下方的杆体之间均布多个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震荡杆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圈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上均布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震荡杆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圈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上均布多个第二限位孔;

每一组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可移动的插设一个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板,每个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弹簧,弹簧焊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一限位环之间或者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环之间。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腔室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

两个第一转轴的端部插设在第二腔室中、分别与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三齿轮相连接,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一震荡杆一侧的第三齿条相啮合,第一震荡杆另一侧的第三齿条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六齿轮;

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七齿轮相连接,第七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第二震荡杆一侧的第四齿条相啮合,第二震荡杆另一侧的第四齿条与第九齿轮相啮合,第九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十齿轮;

第六齿轮和第十齿轮之间通过第三链条加以连接,第六齿轮上还同轴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步进电机上的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步进电机设置在船体的处理腔中。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的传动方法为:

1)步进电机带动第二传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和第九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一震荡杆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相应的混拌组件逆时针转动;

与此同时,第九齿轮带动第二震荡杆向下移动,第二震荡杆带动第八齿轮逆时针转动,第八齿轮带动混拌组件逆时针转动;

2)当第一震荡杆的顶部移动至与第二腔室的顶部相接触后,步进电机盖板方向使第二传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震荡杆向下移动、第二震荡杆向上移动,两个混拌组件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处理机构包括处理腔,处理腔的顶部竖直向下的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的底部与处理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设有一层第一筛网,第一分隔板将处理腔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进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层砾石颗粒层、砾石层的上方设有一层卵石颗粒层,砾石颗粒层的高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高度;

出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层云母石颗粒层,云母石颗粒层的高度大于砾石颗粒层的高度、且小于卵石颗粒层的高度,出水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设置在云母颗粒层的上方;

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抽水泵相连接,第一抽水泵通过第二管道与抽水管道相连接,抽水管道倾斜的固定在船体的下方;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道相含有淤泥的河水抽入进水腔中,经过卵石颗粒层、砾石颗粒层和云母颗粒层的过滤后,河水存储在储水腔中。

进一步的,排水机构包括排水腔,排水腔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抽水泵相连接,第二抽水泵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水管道相连接,排水管道通过支架固定在甲板上;

第二抽水泵将储水腔中过滤后的河水转移至排水腔中,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1)通过传动机构使混拌机构和震荡机构同时运转,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上下往复运动震碎并带出淤泥,混拌机构将淤泥混合至河水中;

2)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道相含有淤泥的河水抽入进水腔中,经过卵石颗粒层、砾石颗粒层和云母颗粒层的过滤后,河水存储在储水腔中;第二抽水泵将储水腔中过滤后的河水转移至排水腔中,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抽取水底的淤泥并加以过滤,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淤泥混合机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淤泥混合机构的第二腔室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连接机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处理腔放大图。

附图标记

船体1、甲板2、处理腔3、处理机构4、排水机构5、淤泥混合机构6;

处理腔401、第一分隔板402、第一筛网403、第一进水口404、砾石颗粒层405、卵石颗粒层406、云母石颗粒层407、第一出水口408、第一抽水泵409、抽水管道410;

排水腔501、第二进水口502、第二出水口503、第二抽水泵504、排水管道505;上固定板601、混合基座602、混拌机构603、震荡机构604、第一腔室605、第一转轴606、混拌杆607、第一转辊608、第二腔室609、第一震荡杆610、第二震荡杆611、第一导向齿轮612、第二导向齿轮613、连接机构614、第一连接杆615、第二连接杆616、第一限位环617、第二限位环618、第三连接杆619、弹簧620;第一齿轮701、第二齿轮702、第三齿轮703、第四齿轮704、第五齿轮705、第六齿轮706、第七齿轮707、第八齿轮708、第九齿轮709、第十齿轮710、第一链条711、第二链条712、第三链条713、第一传动齿轮714、第四链条715、在步进电机716、第二传动齿轮7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船,包括船体1,船体上设有甲板2,甲板下方为处理腔3,处理腔中设有用于抽取带有淤泥的河水并加以过滤的处理机构4,以及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河水的排水机构5;船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淤泥混合机构6。

进一步的,淤泥混合机构包括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固定在船体底部的上固定板601,上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混合基座602,混合基座的长度方向与船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混合基座上设有混拌机构603,混拌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震荡机构604,混拌机构和震荡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混拌机构包括两个混拌组件,两个混拌组件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混合基座的第一腔室605中,第一腔室底部开口、使混拌组件部分位于第一腔室的下方,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齿条;

混拌组件包括第一转轴606,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混拌杆607,混拌干弯折呈V形结构,混拌杆的端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辊608,第一转辊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齿条,第一转辊的第二齿条与第一腔室的第一齿条相啮合,当混拌杆以第一转轴为中心旋转时、位于第一腔室中的第一转辊也同时进行自转。

进一步的,两个混拌组件沿混合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混合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腔室609,第二腔室用于设置传动机构和震荡机构。

进一步的,震荡机构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混拌组件之间;

震荡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震荡杆610和第二震荡杆611,第一震荡杆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齿条,第二震荡杆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齿条,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的顶部自下而上的穿设在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至少两组第一导向齿轮组和至少两组第二导向齿轮组;第一导向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齿轮612,第一震荡杆穿过两个第一导向齿轮之间、使两个第一导向齿轮分别与第一震荡杆的两个第三齿条相啮合;第二导向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导向齿轮613,第二震荡杆穿过两个第二导向齿轮之间、使两个第二导向齿轮分别与第二震荡杆的两个第四齿条相啮合;

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位于第二腔室下方的杆体之间均布多个连接机构614。

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615和第二连接杆616,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震荡杆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圈第一限位环617,第一限位环上均布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震荡杆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圈第二限位环618,第二限位环上均布多个第二限位孔;

每一组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可移动的插设一个第三连接杆619,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板,每个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套设一个弹簧620,弹簧焊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一限位环之间或者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环之间。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腔室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701、第二齿轮702、第三齿轮703、第四齿轮704、第五齿轮705、第六齿轮706、第七齿轮707、第八齿轮708、第九齿轮709和第十齿轮710;

两个第一转轴的端部插设在第二腔室中、分别与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711与第三齿轮相连接,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一震荡杆一侧的第三齿条相啮合,第一震荡杆另一侧的第三齿条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六齿轮;

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712与第七齿轮相连接,第七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第二震荡杆一侧的第四齿条相啮合,第二震荡杆另一侧的第四齿条与第九齿轮相啮合,第九齿轮上同轴的设有第十齿轮;

第六齿轮和第十齿轮之间通过第三链条713加以连接,第六齿轮上还同轴的设有第一传动齿轮714,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715与固定在步进电机716上的第二传动齿轮717相连接,步进电机设置在船体的处理腔中。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的传动方法为:

1)步进电机带动第二传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和第九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一震荡杆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相应的混拌组件逆时针转动;

与此同时,第九齿轮带动第二震荡杆向下移动,第二震荡杆带动第八齿轮逆时针转动,第八齿轮带动混拌组件逆时针转动;

2)当第一震荡杆的顶部移动至与第二腔室的顶部相接触后,步进电机盖板方向使第二传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震荡杆向下移动、第二震荡杆向上移动,两个混拌组件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处理机构包括处理腔401,处理腔的顶部竖直向下的设有第一分隔板402,第一分隔板的底部与处理腔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设有一层第一筛网403,第一分隔板将处理腔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404,进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层砾石颗粒层405、砾石层的上方设有一层卵石颗粒层406,砾石颗粒层的高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高度;

出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层云母石颗粒层407,云母石颗粒层的高度大于砾石颗粒层的高度、且小于卵石颗粒层的高度,出水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408,第一出水口设置在云母颗粒层的上方;

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抽水泵409相连接,第一抽水泵通过第二管道与抽水管道410相连接,抽水管道倾斜的固定在船体的下方;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道相含有淤泥的河水抽入进水腔中,经过卵石颗粒层、砾石颗粒层和云母颗粒层的过滤后,河水存储在储水腔中。

进一步的,排水机构包括排水腔501,排水腔上设有第二进水口502和第二出水口503,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抽水泵504相连接,第二抽水泵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排水管道505相连接,排水管道通过支架固定在甲板上;

第二抽水泵将储水腔中过滤后的河水转移至排水腔中,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1)通过传动机构使混拌机构和震荡机构同时运转,第一震荡杆和第二震荡杆上下往复运动震碎并带出淤泥,混拌机构将淤泥混合至河水中;

2)第一抽水泵通过抽水管道相含有淤泥的河水抽入进水腔中,经过卵石颗粒层、砾石颗粒层和云母颗粒层的过滤后,河水存储在储水腔中;第二抽水泵将储水腔中过滤后的河水转移至排水腔中,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