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085发布日期:2019-10-29 03: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撞桩组合物,用于水道中桥墩防护。



背景技术:

申请人的一份在先申请“cn109322299a”公开了“一种转动式复合材料桩”,可用于河道桥墩防护,其一般适用于小型桥梁的桥墩防护,不适合大型桥梁的桥墩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撞桩组合物,适用于大型桥梁的防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桩组合物,它包括:

桩体,所述桩体包括钢管ⅰ和灌装在所述钢管ⅰ中的内芯ⅰ,所述桩体设置有多根,且相邻所述桩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固定;

转动式防撞圈,所述转动式防撞圈套设在靠近航道的所述桩体外周,所述转动式防撞圈与所述桩体之间相旋转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动式防撞圈中设置有弹性缓冲材料。

可选地,所述内芯ⅰ为混凝土、陶粒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

可选地,所述钢管ⅰ外周设置有防腐蚀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材料为防腐涂层或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防撞桩组合物外围的所述桩体形成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转动式防撞圈的上下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杆,从而所述连接杆对所述转动式防撞圈形成上下窜动限制。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钢管ⅱ和灌装在所述钢管ⅱ内的内芯ⅱ。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桩体相焊接。

可选地,所述桩体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穿入所述安装孔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防撞桩组合物,由于设置了多个桩体,桩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固定,从而增加了桩体组合物的整体结构大小和结构强度,从而适应于大型桥梁的防护;并且由于在桩体上设置的转动式防撞圈,可以在船舶撞击桩体时,拨转船头而缓解冲势,转动式防撞圈同时还保护了桩体不被船舶撞击损坏。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撞桩组合物使用环境俯视图;

图2是图1中防撞桩组合物正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两个桩体拆分后正视图;

图4是图1中桩体的水平断面图;

图5是图1中连接杆的水平断面图;

图6是实施例2的防撞桩组合物使用环境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桩体;

2、转动式防撞圈;

3、连接杆;

4、钢管ⅰ;

5、内芯ⅰ;

6、钢管ⅱ;

7、内芯ⅱ;

8、安装孔;

9、耐磨板;

10、船舶;

11、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撞桩组合物包括多根桩体1,桩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以增加稳固性。外围五个桩体1连接成多边形(五边形),其中,a、e、d桩体1上套设有转动式防撞圈2。转动式防撞圈2与桩体1之间相旋转设置。

防撞桩组合物设置在桥墩11前侧,当船舶10在航道中航向发生偏移时,通过防撞桩组合物调整船舶10的航向,以防止船舶10撞击桥墩11。

如图4,桩体1包括钢管ⅰ4和灌装在钢管ⅰ4中的内芯ⅰ5。钢管ⅰ4外径1m,长度37.5mm。

如图2,桩体1底部用于插入河床或固定在埋入水中的平台上。为了使桩体1更顺利地插入河床,还可以在桩体1底端设置倒锥形的底座。

如图4,钢管ⅰ4外周设置有防腐蚀材料(图中未示出),以防止钢管ⅰ4被锈蚀,防腐蚀材料为防腐涂层或包覆在钢管ⅰ4外周的复合材料。

如图4,内芯ⅰ5为混凝土,灌装于钢管ⅰ4内。其它实施方式中,内芯ⅰ5还可以为陶粒。内芯ⅰ5增加了桩体1的抗撞击性能。

钢管ⅰ4顶端和底端通过钢板密封。

如图5,连接杆3与桩体1结构类似,包括钢管ⅱ6和灌装在钢管ⅱ6中的内芯ⅱ7。钢管ⅱ6的外径为0.6m。钢管ⅱ6外周设置有防腐蚀材料,防腐蚀材料为防腐涂层或复合材料。

本例中,连接杆3结构坚固,且易于与桩体1焊接,从而安装方便、持久耐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杆3还可以是其它结构,比结纯钢棒、复合材料棒、木棒、塑料棒等,通过线绳绑定等方式与桩体1相连接。

如图3,桩体1中开设有安装孔8,连接杆3穿入安装孔8中。桩体1和连接杆3之间相焊接,即钢管ⅰ4和钢管ⅱ6之间相焊接。

如图2,转动式防撞圈2套设在桩体1外周,转动式防撞圈2被上、下侧的连接杆3限制上下窜动。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杆3还可以不用于对转动式防撞圈2制动,比如使转动式防撞圈2设置为自浮式的(本例中转动式防撞圈2也为自浮式)。

转动式防撞圈2的结构主体是具有内腔的钢壳,钢壳外表面包覆复合材料防腐,钢壳的内腔中填充有弹性缓冲材料。本例中,弹性缓冲材料为发泡。

如图1,转动式防撞圈2为圈状,套设在桩体1外周,转动式防撞圈2面向桩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耐磨板9。耐磨板9为低阻尼材料,一方面,使转动式防撞圈2的转动顺畅,另一方面,避免转动式防撞圈2和桩体1之间发生摩擦损坏。

其它实施方式中,转动式防撞圈2还可以是其它本领域的已知结构。

如图1,当船舶10偏离航向撞击转动式防撞圈2时,转动式防撞圈2可转动消散碰撞能量。一方面,转动式防撞圈2中的弹性缓冲材料可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减轻撞击能量对桩体1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转动式防撞圈2由于是可旋转的,转动式防撞圈2可以改变撞击力的方向,从而减轻了直接撞击桩体的能量,又拨转了船舶10;综上所述,转动式防撞圈2保护了桩体1,使转动式复合材料桩具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转动式防撞圈2调整了船舶10的航向,避免船舶10撞击桥墩11。

本例中,转动式防撞圈2只设置在a、e、d桩体1中,a、e、d桩体1靠近船舶的航道,由于b、c桩体1中无需设置转动式防撞圈2而节约建造成本。当然,并不排除在b、c桩体1上设置转动式防撞圈2。

实施例2

如图6,本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是,外围桩体1连接成类似三角形,实施例1中桩体1连接形成五边形。若实施例1的防撞桩组合物可应用于大型桥墩,则本例的防撞桩组合物适合于较小的大型桥墩。

当然,桩体1的数量和具体分布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桩体1在水道中多点分布且相邻桩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3加固便具有较大的抗撞击性能,从而适用于较大型桥墩。外围的桩体1可以围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多形或更多边形,这样的组合物结构较为坚固。桩体1还可以依次排开,比如桩体1相连形成直线或者连接弯折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