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于挖掘机或破岩机的破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3872发布日期:2019-12-03 2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搭载于挖掘机或破岩机的破岩装置,其包括了大臂,松土器,松土器油缸;

所述挖掘机包括上部车体和下部车体,行走装置设置于下部车体,上部车体旋转连接于下部车体;

所述破岩机具有由车体围合而成的中空区域,其搭载的松土器在中空区域内进行破岩作业,其破岩作业动作中主要包括了举升和下切;

大臂(6)的一端与上车体通过第8铰接点(21)铰接,大臂(6)另一端与小臂(7)或松土器(8)铰接,松土器油缸(12)一端铰接于小臂(7)或大臂(6),另一端铰接于松土器(8),松土器(8)端部搭载有斗齿(11),斗齿(11)用于与岩层接触破岩;

松土器(8)包括了松土器本体(37),松土器头(13)及固定装置(28),松土器头(13)一端通过固定装置(28)与松土器本体(37)接触配合,另一端设置有斗齿(11),固定装置(28)为弹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28)包括了弹性体(30)和弹性支撑体(32),弹性体(30)产生的张力使松土器本体(37)和松土器头(13)紧密配合,弹性支撑体(32)位于弹性体(30)端部,弹性体(30)与弹性支撑体(32)接触配合,弹性支撑体(32)与松土器本体(37)或松土器头(13)接触配合;

松土器头(13)的连接端有第1槽(29)、松土器本体(37)的安装槽有第2槽(53),第1槽(29)、第2槽(53)分别惯穿松土器头(13)、松土器本体(37),第1槽(29)包括第1接触点(54)、第1槽侧壁(55)和第1槽底部(56),第1槽侧壁(55)相对设置,第1槽底部(56)和第1接触点(54)相对设置,第1槽侧壁(55)连接第1接触点(54)和第1槽底部(56),第2槽(53)包括第2接触点(58)、第2槽侧壁(57)和第2槽顶部(59),第2接触点(58)和第2槽顶部(59)相对设置,第2槽侧壁(57)相对设置,第2接触点(58)和第2槽顶部(59)通过第2槽侧壁(57)连接;

当固定装置(28)与第1接触点(54)接触时,固定装置(28)不能接触第1槽底部(56);当固定装置(28)与第2接触点(58)接触时,固定装置(28)不能接触第2槽顶部(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32)位于弹性体(30)两端,弹性体(30)与弹性支撑体(32)接触配合,弹性支撑体(32)分别与第1接触点(54)和第2接触点(58)接触配合,固定装置(28)包括了固定器(35),固定器(35)用于在弹性体(30)被压紧后需要进行限位固定时,固定器(35)将弹性支撑体(32)进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2)设置有固定器卡位(49),所述弹性支撑体(32)设置有弹性体限位部(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32)设置有弹性体压缩工具卡位(52),弹性体压缩工具卡位(52)位于弹性支撑体(32)端部。

5.一种搭载于挖掘机或破岩机的破岩装置,其包括了大臂,松土器,松土器油缸;

所述挖掘机包括上部车体和下部车体,行走装置设置于下部车体,上部车体旋转连接于下部车体;

所述破岩机具有由车体围合而成的中空区域,其搭载的松土器在中空区域内进行破岩作业,其破岩作业动作中主要包括了举升和下切;

大臂(6)的一端与上车体通过第8铰接点(21)铰接,大臂(6)另一端与小臂(7)或松土器(8)铰接,松土器油缸(12)一端铰接于小臂(7)或大臂(6),另一端铰接于松土器(8),松土器(8)一端搭载有斗齿(11),斗齿(11)用于与岩层接触破岩;其特征在于,松土器(8)包括了松土器本体(37),松土器头(13),斗齿(11)及固定装置(28),松土器头(13)一端与松土器本体(37)配合,另一端与斗齿(11)配合,固定装置(28)为弹性固定装置;

松土器头(13)的连接端有第1槽(29)、松土器本体(37)有第2槽(53),第1槽(29)、第2槽(53)分别惯穿松土器头(13)、松土器本体(37),第1槽(29)包括第1槽底部(56),第2槽(53)包括第2接触点(58)、第2槽侧壁(57),第2槽侧壁(57)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块(47)和弹性体(30),压块(47)固定连接于松土器本体(37)或松土器头(13),弹性体(30)位于压块(47)与第1接触点(54)或第2接触点(58)之间,压块(470压缩弹性体(30)后产生的张力使松土器本体(37)与松土器头(13)配合更紧密;

当压块(47)与第1槽底部(56)接触时,压块(47)不能接触第2接触点(58);当压块(47)与第2槽顶部(59)接触时,压块(47)不能接触第1接触点(5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头(13)有围合形成的腔体,松土器本体(37)端部插入松土器头(13)围合形成的腔体内与松土器头(13)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本体(37)有围合形成的腔体,松土器头(13)端部插入松土器本体(37)围合形成的腔体内与松土器本体(37)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松土器本体(37)和松土器头(13)之间设置有上支撑套(36)和下支撑套(39),上支撑套(36)位于松土器头(13)远离斗齿(11)的端部,下支撑套(39)位于松土器本体(37)下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破岩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松土器头(13)下端部到第1铰接点(14)的连线并通过第1铰接点(14)的分界线(51)将松土器(8)分成上下部分,当上部分体积大于下部分体积时,松土器本体(37)朝向大臂(6)或小臂(7)的面(48)上设置有可拆装上支撑套(36)的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搭载于挖掘机用于搭载松土器破岩的装置,解决松土器本体和松土器头配合面磨损后其配合稳定性迅速变差的问题,固定装置包括了弹性体和弹性支撑体,松土器头的连接端有第1槽、松土器本体的安装槽有第2槽,第1槽、第2槽分别惯穿松土器头、松土器本体,第1槽包括第1接触点,第1槽侧壁和第1槽底部,第1槽侧壁相对设置,第1槽底部和第1接触点相对设置,第1槽侧壁连接第1接触点和第1槽底部,第2槽包括第2接触点,第2槽侧壁和第2槽顶部,第2接触点和第2槽顶部相对设置,第2槽侧壁相对设置,第2接触点和第2槽顶部通过第2槽侧壁连接;当固定装置与第1接触点接触时,固定装置不能接触第1槽底部;当固定装置与第2接触点接触时,固定装置不能接触第2槽顶部。

技术研发人员:凌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猎石者破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19.12.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