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5259发布日期:2019-11-27 21: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河道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生活废水和企业排放废水的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其中部分废水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排放至河流中,过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已对河道的原有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河道淤积,致使河道的基本功能丧失。其中造成河道淤积的污染物来源众多,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如塑料、泡沫及各种用具、产品,此类漂浮物一年四季均有,且占漂浮物的比例有增长的趋势;树木和农作物,如原木、树枝、稻草、秸秆、灌木等;灾害类漂浮物,如家畜鱼类尸体、木料、失控航标等。在雨季,由于雨水的不断冲刷,使得越来越多的垃圾随地表径流的产生逐渐汇入河道当中,造成河道淤积,随着漂浮物的不断增多,水质指标含量中氨氮、高锰酸盐等指数陡增,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河道淤积危害急待解决。另一方面,河道长时间淤积,会导致水体浑浊后会出现黑臭现象的发生,对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果河道位于城市内部,暴雨时期对造成河道水位的迅速抬升,对城市来说有出现内涝的威胁。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9368947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河道水资源治理再利用系统及其河道水资源治理方法,包括净化植株种植层、防渗层、滤水池、排水池和淤泥运送装置,所述滤水池内设置有固定隔板、活动隔板和筛分器;所述固定隔板固定于滤水池内部,所述活动隔板设置于固定隔板上方,所述活动隔板活动连接于滤水池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作人员在对活动隔板上移时,带动位于活动隔板上部的杂物取出,但是活动隔板取出时,河道内部的杂物会流入到固定隔板上部,不便与后续将杂物从固定隔板上部取出,整体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持续不断的对河道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使得河道清理的效果较好,减小水体浑浊后出现黑臭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河道内部的清理装置、安装在第一河道上部用于驱动清理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河道的外侧壁上垂直连通设置有第二河道,所述第一河道和第二河道之间设置有滤板,所述第一河道靠近第二河道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端;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横置在河道上部的转动管、套接在转动管外部且设置河道上端面处的轴承座,所述转动管外部设置有清理筛板,所述清理筛板水平方向的长度与第一河道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所述清理筛板上开设有多个疏水孔;所述第一河道靠近第二河道的一端处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上部设置有沿转动管圆心开设的弧形槽,所述清理筛板的自由端与弧形槽的上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河道内部的水穿过滤板流入到第二河道内部,杂物被滤板阻隔在第二河道外部,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转动管转动的同时带动清理筛板进行转动,清理筛板从远离封闭端的一侧沿弧形槽的上端面进行转动,将位于第一河道内部且处于清理筛板和封闭端内部的杂物从水面内部筛出,清理筛板继续进行转动,此时清理筛板上部的杂物沿清理筛板的斜面掉落到第一河道位于封闭端的外部。持续不断的对河道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使得河道清理的效果较好,减小水体浑浊后出现黑臭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筛板沿转动管的外侧壁周向设置多个,所述清理筛板上均设置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沿清理筛板宽度方向开设的滑动孔、竖直放置在滑动孔内部的滑动杆、套接在滑动杆上且位于清理筛板底部的限位环、连接在滑动杆上端面处且底部与清理筛板上端面抵接的清理杆,所述清理杆靠近转动管的一侧处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处固接有连接环,所述转动管对应连接环处均开设有圆孔,所述转动管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管上连接有出气环,所述出气环与其中一个圆孔连通,所述清理筛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滑动杆进行回复的回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对气管内部通气,气管内部的气体从出气环穿过圆孔汇入到气囊内部,气囊充满气体,气囊将清理杆向远离转动管的一侧进行推动,此时便将清理筛板上部的杂物推出到第一河道的外部;由于清理杆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沿滑动孔进行滑动,从而限制了清理杆的滑动方向,从而使得清理杆在使用时较为方便;由于在使用时,出气管只与一个圆孔呈贯通状,清理筛板转动至靠近第一河道封闭端一侧时才可通过刮料组件进行刮料;由于连接环设置多个,而转动环对应连接环设置,故而圆孔沿转动管进行开设,当清理完成后的清理筛板继续进行转动时,此时气囊的气体便从圆孔内部排出到转动管内部,从而便于后续回复组件带动清理杆进行回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伸出限位环的外部,所述回复组件包括连接在清理筛板自由端一侧底部的固定板、连接在滑动杆与固定板之间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清理筛板上的连接环与出气环之间断开,转动管继续进行转动,此清理筛板上的连接环与圆孔之间连通时,弹簧将滑动杆向转动管的一侧进行推动,使清理杆与转动管之间呈间隔状,便使清理杆回复至初始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河道的上部沿第一河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气管之间套接有锁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固定插接在两个竖板之间,固定杆与气管之间通过锁定环连接,进一步增加气管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管的内侧壁处开设有环槽,所述出气环位于环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出气环与转动管之间连接较为稳定,从而使出气环与圆孔之间精确对准,转动管在进行转动时,减小出气环沿固定杆进行轴向滑动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杆的上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自与清理杆的连接处向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清理筛板进行第一河道内部时,杂物可能会卡在清理杆与转动管之间,导致杂物的清理效果较差,而设置有弧形板,减小清理杆与转动管之间的空间内部进入杂物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杆背离转动管的一侧上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远离清理杆的一端为倾斜设置,所述推料板底部的横截面大于推料板顶部的横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推料板,使清理筛板上部的物料被推料板背离清理杆一侧的斜面进行推动,对清理筛板上部的清理效果较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接在转动管外部的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河道外侧壁处的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端处的转动轴、套接在转动轴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转动管转动的同时便可带动清理筛板进行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河道上封闭端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废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废料斗,方便对情理筛板上部的杂物进行收集,便于后续进行清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河道封闭端的上部开设有方形口,所述方形口上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靠近清理筛板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料从情理筛板上滑落到滑动板的上部,然后从滑动板的上部掉落到废料斗内部,减小废料堆积在废料斗侧壁的上部以及封闭端上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转动管通过驱动组件持续的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转动管转动时带动清理筛板进行转动,转动筛板持续的对第一河道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使得河道清理的效果较好,减小水体浑浊后出现黑臭现象的发生;

2、通过设置有刮料组件,方便对清理筛板上部的杂物进行刮除,减小出现清理筛板发生堵塞的情况,使清理筛板对第一河道内部水体的过滤效果较好;

3、设置有环槽,使使出气环与环槽之间连接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转动管和清理筛板的竖直剖面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示连接管与清理筛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将转动管沿其长度方向进气管与转动管之间连接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河道;11、封闭端;12、方形口;13、滑动板;14、废料斗;2、第二河道;21、滤板;3、清理装置;31、轴承座;32、转动管;321、环槽;33、清理筛板;331、疏水孔;332、弧形条;34、抵接块;35、弧形槽;4、驱动装置;41、第一齿轮;42、电机;421、放置板;43、转动轴;44、第二齿轮;5、刮料装置;51、滑动孔;52、滑动杆;53、清理杆;531、推料板;532、弧形板;54、气囊;541、连接环;55、圆孔;551、气泵;56、气管;561、出气环;6、回复组件;61、限位环;62、固定板;63、弹簧;7、竖板;71、固定杆;72、锁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河道1内部的清理装置3、设置在第一河道1上部用于驱动清理装置3的驱动装置4,第一河道1的长度外侧壁上垂直连通设置有第二河道2,第一河道1靠近第二河道2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端11,第一河道1和第二河道2之间设置有滤板21(图3中示出)。第一河道1位于封闭端11的外部连接有废料斗14。

参照图2-3,清理装置3包括轴承座31、转动管32、清理筛板33、抵接块34、弧形槽35。轴承座31沿第一河道1的长度方向对称固定在第一河道1的上端部;转动管32水平插接在两个轴承座31内部;清理筛板33设置多个均固定连接在转动管32的外侧壁处,清理筛板33水平方向的长度与第一河道1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清理筛板33上部开设有多个疏水孔331;抵接块34设置在第一河道1靠近封闭端11的内底面上;弧形槽35以转动管32为圆心开设在抵接块34的上端面处;驱动装置4驱动清理筛板33进行转动,清理筛板33从抵接块34的底部沿弧形槽35进行滑动,将第一河道1内部的杂物排出到第一河道1的外部。

参照图2,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齿轮41、电机42、转动轴43、第二齿轮44。第一齿轮41套接在转动管32的外部;第一河道1背离第二河道2的外侧壁处连接有放置板421,电机42固定连接在放置板421的上部;转动轴43插接在电机42的输出端内部;第二齿轮44固定套接在转动轴43上且与第一齿轮41啮合。

参照图4,由于第一河道1内部会有海藻或是水草,会粘附在清理筛板33上部,使得第一河道1的清理较差,故而在清理筛板33上均设置有刮料装置5。刮料装置5包括滑动孔51、滑动杆52、清理杆53、气囊54、连接环541、圆孔55、气泵551(图2中示出)、气管56、出气环561。滑动孔51沿清理筛板33的宽度方向对称开设;滑动杆52均竖直插接在滑动孔51内部;清理杆53固定连接在位于同一清理筛板33上滑动杆52的上部;气囊54设置两个,气囊5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清理杆53靠近转动管32的侧壁处;连接环541均固定连接在气囊54背离清理杆53的一端处;圆孔55均开设在转动管32的侧壁处且均与连接环541对应设置;气泵551设置在放置板421上;气管56一端与气泵551连通设置,另一端水平延伸设置在转动管32的内部,气管56为硬质塑料管道;出气环561设置两个均连通在气管56的外侧壁上,两个出气环56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出气环56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出气环561与其中一个连接环541连通时,出气环561内部的气体向气囊54内部进行充气,将清理杆53向靠近废料斗14的一侧进行推动,将清理筛板33上部的杂物推落到废料斗14内部。清理筛板33远离转动管32的一端处连接有弧形条332(图5中示出),弧形条332与弧形槽35(图2中示出)的上端面较为贴合。

参照图4,为了使出气环561与转动管32之间连接较为稳定,从而使出气环561与圆孔55之间精确对准,故而在转动管32的内侧壁处开设有环槽321,出气环561位于环槽321内部。转动管32在进行转动时,减小出气环561沿固定杆71进行轴向滑动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4,为了使清理杆53清理清理筛板33的效果较好,故而在清理杆53背离转动管32的侧壁上连接有推料板531,推料板531远离清理杆53的一侧为倾斜设置,推料板531底部的横截面大于推料板531顶部的横截面。

参照图4,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杂物卡接在清理杆53与转动管32之间,故而在清理杆53的上端面处连接有弧形板532,弧形板532自与清理杆53的连接处向靠近转动管32的一侧倾斜。

参照图4-5,转动管32继续进行转动,当转动管32转动到下一个圆孔55内部时,此清理筛板33呈竖直状,气囊54内部的气体泻出。为了使清理杆53回复至初始位置,故而转轴滑动杆52与清理筛板33之间均设置有回复组件6。

参照图4-5,回复组件6包括限位环61、固定板62、弹簧63。限位环61均固定套接在滑动杆52位于清理筛板33的底部,限位环61的上端面与清理筛板33的底部抵接;固定板62设置两个均固定连接在清理筛板33远离转动管32的一端的底部;弹簧63均连接滑动杆52与固定板62之间。当出气环561与气囊54之间不连通时,此时气囊54内部的气体通过相邻的圆孔55排气,此时弹簧63弹出将滑动杆52向靠近转动管32的一端推动。

参照图6-7,为了使气管56与转动管32之间连接较为稳定,故而在第一河道1侧壁的上端面处均竖直设置有竖板7,两个竖板7之间水平固定插接有固定杆71,气管56从两侧的竖板7内部穿过,固定杆71上均焊接连接有锁定环72,锁定环72套接在固定杆71与气管56的外部,使气管56与固定杆71之间连接稳固。

参照图1,为了使清理筛板33上部的废料更好的掉落到废料斗14内部,故而在第一河道1封闭端11的上部开设有方形口12,方形口12上部连接有滑动板13,滑动板13靠近清理筛板33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电机42带动转动轴43进行转动,转动轴43带动第二齿轮44进行转动,第二齿轮44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41进行转动,第一齿轮41带动转动管32进行转动,转动管32转动的同时便可带动清理筛板33进行转动,清理筛板33上部的杂物沿清理筛板33的斜面掉落到滑动板13上部,杂物沿滑动板13掉落到废料斗14内部。

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清理筛板33的上端面进行清理时,开启气泵551,气泵551对气管56内部通气,气管56内部的气体从出气环561穿过圆孔55汇入到气囊54内部,气囊54充满气体,气囊54将清理杆53向远离转动管32的一侧进行推动,此时便将清理筛板33上部的杂物推出到第一河道1的外部;当清理完成后的清理筛板33继续进行转动时,此时气囊54的气体便从圆孔55内部排出到转动管32内部,弹簧63将滑动杆52向转动管32的一侧进行推动,使清理杆53与转动管32之间呈间隔状,便使清理杆53回复至初始位置,清理完成后将气泵551关闭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