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防水卷材及保护层一气成活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6678发布日期:2020-02-11 13:21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防水卷材及保护层一气成活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一种,涉及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卷材防水、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一气成活的施工技术方法。更进一步具体地说,是涉及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原浆找平、压实、收光后,使混凝土达到3-5天强度就做防水卷材并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的长期实践中,习惯性的做法:往往总是施工完地下室顶板结构后,回填地下室基坑周围的土方。在地下室顶板结构上直接搭设钢筋加工制作场地,规划模板方木堆放仓库,布设砂、石、水泥堆场,安装砂浆搅拌机等。同时,紧接其后,进行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施工,当上部结构施工到十层左右时,开始穿插砖墙砌筑,二次构造结构施工。待高层结构封顶后,二次结构紧跟其后完成,陆续进行结构验收,结构验收合格后,即全面展开建筑内外装饰装修施工。等待装饰装修完成得差不多时,再来清除搬迁所有大临设施,清理地下室顶板结构,进行顶板结构水泥砂浆找平、压实、收光后,做卷材防水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回填土方,做室外总体。综上所述:产生了大量的重复工序和重复劳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程成本。延迟了工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故此,只有发明一种简化施工工艺流程,争取一气成活的施工技术方法,从而避免了重复投入,重复劳动,减少了工序,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确保并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常规的直接在地下室顶板结构上搭设大临,并长期使用的施工技术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从而采取的一种将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成型,卷材防水铺贴,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一并统筹考虑一气成活的施工技术方法,从而避免了重复投入重复劳动,减少了工序,减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并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防水卷材及保护层一气成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原浆找平、压实、收光、养护;

步骤二:待结构混凝土有3-5天强度时,清理干净和干燥后,刷粘结剂,做卷材防水;

步骤三:在验收合格后的卷材防水层上绑扎抗裂钢筋网片,验收合格后,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步骤四:布设大临设施,回填空旷顶板区域土方,进行上部结构施工,穿插室外总体施工。

优选的,步骤二中循序渐进,顶板结构混凝土浇一块做一块。

优选的,步骤三中循序渐进,卷材防水层完成一块,细石混凝土浇一块,直至顶板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避免了重复投入重复劳动,减少了工序,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并提高了工程质量。

2.本发明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卷材防水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一气成活施工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挑战传统,创新施工工艺技术方法,截断常规施工工艺技术方法沉甸而漫长的施工链条。以实现上道工序完成后,紧跟其后实施下道工序,一气成活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原浆找平压实收光,卷材防水铺贴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的全部施工内容,实现了工序之间连续性,并达到避免了重复投入,避免了顶板结构二次找平压实收光,又节约了工程材料和人工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即提前6-8个月填土,实现了室外总体提前施工的必备条件。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水平。

3.本发明利用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原浆找平压实收光,避免了二次结构面清理,水泥砂浆找平压实收光的工序,同时紧跟其后做卷材防水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压缩了工期链条,杜绝了重复投入,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1.地下室顶板结构,2.顶板面原浆找平压实收光,3.清理刷粘结剂,4.卷材防水层,5.φ8@200×200钢筋网片,6.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回填土方,8.大临设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步骤一:从附图所知:地下室顶板结构1,在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原浆找平压实收光2,并采取养护措施。

步骤二:等待地下室顶板1有3-5天强度后,清理刷粘结剂3,做卷材防水层4,循序渐进,顶板混凝土1浇筑好一块,就做卷材防水层4一块。卷材防水层4验收合格,即进入下一道工序。

步骤三:在已验收合格后的卷材防水层4上绑扎抗裂钢筋φ8@200×200钢筋网片5,5验收合格后,浇细石混凝土6.循序渐进,5φ8@200×200钢筋网片好一块,细石混凝土6浇筑一块,直到全部地下室顶板保护层细石混凝土6完毕。

步骤四:布设大临设施8,回填空旷顶板区域土方7,进行上部建筑物结构施工,穿插室外总体施工,以达到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

在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原浆找平压实收光后,在其达到3-5天强度时就做卷材防水层,绑扎φ8@200×200钢筋网片,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一气成活,从而避免了重复投入,重复劳动,压缩了工序,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并提高了工程质量水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