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4876发布日期:2020-01-31 18:5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墙式护岸、坡式护岸是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护岸型式。

进管墙式护岸以及坡式护岸可对河道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是这种方式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美观性较差,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是通过在河道坡面上种植植被层,利用植被层对河道坡面泥土进行巩固,以防止造成水土流失,河道垮塌现象,上述方式存在植被养护难度大的缺陷,当某一处植被出现枯死时,需要将该区域植被全部铲除,重新种植,施工繁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包括地基以及设置在地基上部的河道坡面,所述河道坡面上铺设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包括若干紧密排布的第一防护边框和第二防护边框,所述第一防护边框和第二防护边框内部均填充有用于种植植被的土壤,所述第一防护边框内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土壤进行阻挡的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边框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土壤进行阻挡的第二防护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与第一防护边框内腔适应的第一防护框体以及设置在第一防护框体中部的第一防护网,所述第一防护框体与第一防护边框内壁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防护边框与第一防护边框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与第二防护边框内腔适应的第二防护框体以及设置在第二防护框体中部的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与第二防护边框内壁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防护框体与第二防护边框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防护边框与第二防护边框之间通过卡接组件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防护边框外侧的插板以及开设在第一防护边框外侧与插板对应的插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插板沿第二防护边框高度方向分布,所述插槽沿第一防护边框高度方向分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插板与插槽的截面均为梯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防护边框内壁设置有第一扣槽,第二防护边框内壁设置有第二扣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河道坡面上铺设紧密排布的第一防护边框和第二防护边框,并在其内部种植植被,在提高河道坡面的防冲刷效果,避免了河道坡面出现坍塌的同时,还简化了施工难度,方便植被的养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中第一防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中第二防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河道坡面、3-植被层、4-第一防护框架、5-插槽、6-第一框体、7-第一扣槽、8-第一防护网、9-第二防护框架、10-插板、11-第二框体、12-第二扣槽、13-第二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包括地基1以及设置在地基1上部的河道坡面2,所述河道坡面2上铺设有植被层3,所述植被层3包括若干紧密排布的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所述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内部均填充有用于种植植被的土壤,所述第一防护边框4内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土壤进行阻挡的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边框9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土壤进行阻挡的第二防护组件。

通过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在河道坡面2上紧密排布,将制备种植在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内部对应的土壤内,可有效防止在水流冲刷作用下造成土壤的流失,避免造成河道皮面2的垮塌,提高河道坡面2的防护效果,另外,通过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的设置,还可对植被进行区域化种植,提高观赏性,当某一区域的植被出现枯死现象时,还可将对应的防护边框连同其内部的土壤植被一同取出,对植被进行维护,维护完成后再将其重新安装在原位即可;通过第一防护组件以及第二防护组件的设置,可对对应防护边框内部的土壤进行阻挡,进一步防止水流的冲刷,造成土壤的流失。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与第一防护边框4内腔适应的第一防护框体6以及设置在第一防护框体6中部的第一防护网8,所述第一防护框体6与第一防护边框4内壁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护边框6与第一防护边框4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与第二防护边框9内腔适应的第二防护框体11以及设置在第二防护框体11中部的第二防护网13,所述第二防护网13与第二防护边框9内壁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防护框体11与第二防护边框9内壁通过螺丝连接。

当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铺设在河道坡面2上时,为提高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通过卡接组件相连。

具体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防护边框9外侧的插板10以及开设在第一防护边框4外侧与插板10对应的插槽5。

通过插板10与插槽5的配合,对若干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进行连接限位,防止在水流冲击下,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产生相对移位,从而提高植被层3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插板10沿第二防护边框9高度方向分布,所述插槽5沿第一防护边框4高度方向分布,从而方便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的安装与拆卸。

具体的,所述插板10与插槽5的截面均为梯形结构,当插板10插入插槽5内部时,通过梯形结构的插板10与插槽5,还可避免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相互远离,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在河道坡面2上紧密排布,将制备种植在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内部对应的土壤内,可有效防止在水流冲刷作用下造成土壤的流失,避免造成河道皮面2的垮塌,提高河道坡面2的防护效果,另外,通过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的设置,还可对植被进行区域化种植,提高观赏性,当某一区域的植被出现枯死现象时,还可将对应的防护边框连同其内部的土壤植被一同取出,对植被进行维护,维护完成后再将其重新安装在原位即可;通过第一防护组件以及第二防护组件的设置,可对对应防护边框内部的土壤进行阻挡,进一步防止水流的冲刷,造成土壤的流失。

通过插板10与插槽5的配合,对若干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进行连接限位,防止在水流冲击下,第一防护边框4与第二防护边框9之间产生相对移位,从而提高植被层3整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3,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在对植被进行维护时,为方便第一防护边框4以及第二防护边框9的拆卸,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所述第一防护边框4内壁设置有第一扣槽7,所述第二防护边框9内壁设置有第二扣槽12,通过第一扣槽7以及第二扣槽12的设置,可实现第一防护边框4以及第二防护边框9的快速取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河道坡面2上铺设紧密排布的第一防护边框4和第二防护边框9,并在其内部种植植被,提高了河道坡面2的防冲刷效果,有效的避免了河道坡面2出现坍塌现象,同时还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制备的观赏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