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8519发布日期:2020-01-31 14:3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化开发强度高、硬化铺装多,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开山、掩水、毁林、占田、填湖,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使得城市蓄不住水,出现“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现象,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的落后,强降雨后的内涝问题带来了诸多问题与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植草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雨水的径流具有很好的净化和储蓄作用,但在雨量过大时,容易产生积水,使得绿地植被大面积浸泡在水中,且普通种植土壤养分不足,出现植被存活率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传统型植草沟进行改进,保证植草沟表面植被的存活,进而更好的发挥植草沟吸水、渗水、净水、蓄水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传统型植草沟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包括沟体,所述沟体从上至下依次为蓄水层、有机覆盖层、改良土壤层、中粗砂过渡层、透水土工布、砾石层、防渗复合土工膜和素土,砾石层连接有横向排水管,排水管连接至市政雨水井;所述有机覆盖层采用树皮,厚度为3~5cm;所述改良土壤层由75%种植土,20%椰糠和5%腐植土拌合而成;所述中粗砂过渡层与砾石层间设置透水土工布;所述砾石层与素土间设置防渗复合土工膜;所述侧向斜坡式植草沟的沟槽凹点位于下凹式绿地靠近机动车道侧的1/5处,蓄水层底部下凹形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有机覆盖层,有机覆盖层采用树皮,厚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改良土壤层,改良土壤层由75%种植土,20%椰糠和5%腐植土组成,厚度为60~80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透水土工布和防渗复合土工膜,透水土工布设置在中粗砂过渡层与砾石层间;防渗复合土工膜设置在砾石层与素土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沟槽凹点设置在下凹式绿地靠近机动车道侧的1/5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蓄水层;2-有机覆盖层;3-改良土壤层;4-中粗砂过滤层;5-透水土工布;6-砾石排水层;7-防渗复合土工膜;8-排水管;9-沟槽凹点;10-机动车道;11-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侧向斜坡式植草沟,如图1所示,侧向斜坡式植草沟设置在机动车道10与人行道11之间的下凹式绿地间,沟槽凹点9位于下凹式绿地间靠近机动车道10的1/5处,植草沟上种植耐水性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起蓄水和景观作用。沟体从上至下依次为蓄水层1、有机覆盖层2、改良土壤层3、中粗砂过渡层4、透水土工布5、砾石层6、防渗复合土工膜7和素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机动车道10与人行道11径流雨水经路缘石开口流至植草沟,植草沟的沟槽蓄少量雨水,多余的雨水经蓄水层1逐步下渗,流经有机覆盖层2、改良土壤层3、中粗砂过渡层4、透水土工布5、砾石层6,雨水在植草沟结构内部停留一段时间后,最后经排水管8排至市政雨水井。

有机覆盖层2采用树皮,厚度为3~5cm,设置有机覆盖层可以初步过滤雨水,使得大颗粒的污染物不直接下渗到改良土壤层,一方面起初步过滤作用,防止改良土壤层发生板结,另一方面有机覆盖层可以持续为下层改良土壤层提供有机养分,有利于植被存活;改良土壤层3厚度为60~80cm,改良土壤层由75%种植土,20%椰糠和5%腐植土拌合而成,改良土壤层3铺设完成后由人工轻微压实;中粗砂过渡层4起过滤作用,厚度为10~15cm;中粗砂过渡层4与砾石层6之间设置透水土工布5,可以对雨水进一步过滤净化,同时还可以延长雨水在植草沟内的停留时间,土工布规格一般重量≥300g/m2,厚度≥0.25mm,撕裂强度≥400n;砾石层6厚度为30cm,砾石层6内设置横向排水管8,排水管连接至市政雨水井;在砾石层6与素土间设置防渗复合土工膜7,可采用两布一膜的形式,规格一般为重量≥300g/m2,厚度≥0.25mm,撕裂强度≥8kn/m,防渗复合土工膜包裹在绿地与机动车道10和人行道11的交界面,用以反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传统型植草沟进行结构和材料的优化,能保证植草沟上方植被存活,且具有良好的吸水、渗水、净水、蓄水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