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6138发布日期:2020-03-24 21:3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

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中,对雨水的弹性处理是关键,而在南方降雨较多较频繁的城市中,对雨水天气下污水厂的工作负荷较大,严重情况下,会有未经处理的雨水直接入江的情况,造成水体污染,而在雨水经过道路径流排放入江后,更会造成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基于此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使得对雨水较多的条件下对雨水收集以及处理工作,提高对雨水的弹性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频繁的地区中污水处理负荷较大,现有技术中污水的末端处理时效果较差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包括植物墙本体和水渠,所述水渠设置在道路两侧并且靠近植物墙本体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部通过三通连通设有排水管,进水管通过三通连接的另一端连通有开设在地面内部的第一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的顶部设有两个导电板,所述植物墙本体的中开设有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二蓄水腔与空腔连通设有压力阀;

所述第一蓄水腔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蓄水腔分为两个部分,靠近所述进水管的第一蓄水腔的部分顶部贯穿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设有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与地面的连接处设有水泵;

所述第一蓄水腔远离进水管的部分中设有多块碎石并且远离隔板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排水管均与外界污水处理装置连接。

在上述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中,所述植物墙本体有多块空心砖砌成,每个所述空心砖中均种植有植物,所述植物的品种选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所述空心砖的远离第二蓄水腔一侧连接有一层固定层,所述空心砖靠近第二蓄水腔的一侧设有透水膜。

在上述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中,所述植物墙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漏斗结构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水泵电连接,所述进水口中密封连接有过滤网。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可蓄水的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实现在雨水天气下暂时蓄水的作用,使得沿道路径流过程中的雨水被收集,提高城市整体对于雨水的处理弹性,同时减小暴雨下污水厂的处理负荷;

2、在初期作用下,当雨水刚开始冲刷道路时,水中由车辆排放的污染物的含量较高,而雨水直接下落而不经过道路中的污染物含量较低,通过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对经过道路径流和不经过道路径流的雨水进行分别蓄存,提高了城市对雨水处理的弹性,以及在水循环时再处理的效率;

3、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并且设置当第一蓄水腔顶部的导电板相互连通时,水泵打开,则这种状态下第一蓄水腔中的水则通过水泵和连接管进入第二蓄水腔中,使得在植物墙中设置的多株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对雨水中的重金属的吸收,从而实现对雨水的中端和提前处理,而设置压力阀开启压力为第二蓄水腔水满状态,则当压力阀开启时,第二蓄水腔中的水将直接向外排出,此时通过排污管排出的水将直接进入再回收管道或者排江管道,而提高了对道路径流雨水处理中的效率;

4、第一蓄水腔靠近排污管一侧设置多块碎石,当水流垂直进入碎石区域时将会产生自然过滤,从而提高对雨水的处理效果,同时植物墙本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储蓄太阳能并用于压力阀水泵从而减小对能源的消耗;

5植物墙本体中的第二蓄水腔则同时起到了对植物墙本体中的植物灌溉的储水作用、使得在正常状态下无需对植物墙进行灌溉系统的设计,而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大多数具有耐干旱和耐高温的特点,因此可以完美适合对于植物墙的设计要求,起到美化环境和吸收噪音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中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植物墙本体、101空心砖、102固定层、103植物、104透水膜、2水渠、3进水管、4排水管、5第一蓄水腔、6导电板、7第二蓄水腔、8水泵、9连接管、10单向阀、11隔板、12排污管、13压力阀、14进水口、15太阳能电池板、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海绵城市用蓄水植物墙,包括植物墙本体1和水渠2,水渠2设置在道路两侧并且靠近植物墙本体1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3,进水管3底部通过三通连通设有排水管4,进水管3通过三通连接的另一端连通有开设在地面内部的第一蓄水腔5,第一蓄水腔5的顶部设有两个导电板6,植物墙本体1的中开设有第二蓄水腔7,第二蓄水腔7与空腔连通设有压力阀13;

第一蓄水腔5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将第一蓄水腔5分为两个部分,靠近进水管3的第一蓄水腔5的部分顶部贯穿设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中设有单向阀10,单向阀10只允许水从第一蓄水腔5流至第二蓄水腔7,连接管9与地面的连接处设有水泵8,水泵8用于将第一蓄水腔5中的水抽第二蓄水腔7中,第一蓄水腔5远离进水管3的部分中设有多块碎石并且远离隔板11一侧设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与排水管4均与外界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其中排水管4与污水处理装置中的一次处理结构连接,排污管12与污水处理装置中的二次处理结构或者回收管道连接。

植物墙本体1有多块空心砖101砌成,每个空心砖101中通过内部设置的土壤种植有植物103,植物103的品种选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可选用弗吉尼亚盐角草、牙买加克拉莎草、盐地鼠尾粟等,具有较好的根系吸收重金属能力,空心砖101的远离第二蓄水腔7一侧连接有一层固定层102,空心砖101靠近第二蓄水腔7的一侧设有透水膜104,透水膜104用于避免雨水直接与空心砖101中的土壤接触,在渗透的作用下污水被植物103处理,植物墙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漏斗结构的进水口14,进水口14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与水泵8电连接,进水口14中密封连接有过滤网16。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道路径流污染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由于包含了大量车辆的尾气排放,使得自身具有的重金属污染物较高,而一般在雨水天气下,城市污水处理承担着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雨水,负荷较重,使得排水系统的雨天溢流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河道水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蓄水腔5和第二蓄水腔7对于雨水的蓄存作用,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起到了海绵城市的要求,同时植物墙本体1设置在道路两侧时,通过道路径流进入水渠2和第一蓄水腔5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并且在初期效应下,污染物的含量较大,此时当第一蓄水腔5的水位漫过两个导电板6的高度时,两个导电板6在以水作为电解质的作用下连通太阳能电池板15的电路,使水泵8启动,第一蓄水腔5中的经过道路径流和初期效应的雨水将直接进入第二蓄水腔7中,通过重金属超积累对其含量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使得减少了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当水位低于导电板6高度时,水泵8处于关闭状态,在压力阀13开启前,使得进入第二蓄水腔7的雨水一直被吸收处理,而设定压力阀13的开启压力为第二蓄水腔7水满,则第二蓄水腔7中水位超过压力阀13启动压力时,使得第二蓄水腔7中储存的水直接进入第一蓄水腔5靠近排污管12一侧部分,在碎石的自然过滤下进入排污管12,而此时的排污管12直接与外界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再回收管道、排江管道或者二次处理管道,而无需经过污水的一次处理,减少了污水厂对雨水的处理负荷。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植物墙本体1、空心砖101、固定层102、植物103、透水膜104、水渠2、进水管3、排水管4、第一蓄水腔5、导电板6、第二蓄水腔7、水泵8、连接管9、单向阀10、隔板11、排污管12、压力阀13、进水口14、太阳能电池板15、过滤网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