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552发布日期:2019-09-29 16:01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坡改梯工程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梯坎工程的实施在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地矛盾、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目前使用的护坡方法有多种多样,主要采用土质护坡梯坎、石质护坡梯坎、植物护坡梯坎、混凝土材料护坡等,但是土质护坡梯坎的坡比往往大于1:0.75,占地面积大、易水土流失;石质护坡梯坎存在砌体材料地方局限性问题且梯坎砌筑质量易受施工质量影响,对施工队的要求较高;植物护坡梯坎受梯坎根植土层厚度影响大,而梯田根植土用于田面都尚显不足;混凝土材料护坡采用平面模板混凝土整体浇注,这种方法虽然护坡效果不错,但无法绿化,环境破坏严重。为了能够对护坡进行绿化,人们采用预制好的混凝土砖将边坡砌起来,在砖中间的空格处种植植物,这种方法虽然达到了绿化的效果,但砖与砖之间很难形成整体,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制好的混凝土砖对梯田护坡,砖与砖之间很难形成整体,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坍塌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包括预制块本体、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所述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预制块本体为正四棱柱的预制混凝土块,预制块本体的棱长为边长的两倍,所述预制块本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预留有第一通孔,所述预制块本体的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对称预留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预制块本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预制块本体排列成相互连接的若干个护坡网格,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预制块本体通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穿入锚索体连接,所述若干个护坡网格位于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之间。

优选方案,所述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为长条形预制混凝土板,在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的上开设有连接预制块本体的锚头安装孔,所述锚头安装孔内设有牵拉锚索体的锚头。

优选方案,所述护坡网格为正方形结构,护坡网格的宽度为140cm。

优选方案,所述锚索体为钢绞线或螺纹钢筋。

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块本体的边长为20cm,棱长为40cm,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3cm。

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预制块本体的棱长的二分之一。

优选方案,底预制横梁的外侧设有截水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采用预制块本体、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对梯田的土坡进行加固和保护,防止梯田滑坡和水土流失。

1)本预制块梯田护埂不使用护坡模具,利用现成的若干个预制块本体排列成相互连接的若干个护坡网格,快速形成牢固的护坡结构,利于边坡稳定,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建设施工成本。

2)本预制块梯田护埂在相互连接的两个预制块本体通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穿入锚索体连接,锚索体把若干个预制块本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预制块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使若干个护坡网格与安置在坡体内,形成稳定的护坡结构,提高护坡的稳定性。

3)本预制块梯田护埂把若干个护坡网格连接在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之间,锚索体的端部通过锚头连接在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上,锚头对锚索体进行预应力张拉,使预制块本体、顶预制横梁和底预制横梁形成整体,更利于护坡的结构稳定,提高护坡的稳定性。

4)本预制块梯田护埂每个护坡网格包围的区域可种植花草树木,利于边坡的生态建设。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块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顶预制横梁,2-底预制横梁,3-预制块本体,4-锚索体,5-截水沟,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块梯田护埂,包括预制块本体3、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顶预制横梁1位于护坡的顶部,底预制横梁2位于护坡的底部。预制块本体3为正四棱柱的预制混凝土块,预制块本体3的棱长为边长的两倍,预制块本体的边长为20cm,棱长为40cm。在预制块本体3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预留有第一通孔31,在预制块本体3的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对称预留有两个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之间的距离为预制块本体3的棱长的二分之一,便于相互连接的两个预制块本体3之间平行或垂直连接。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的直径相同,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的直径为25cm。

预制块本体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预制块本体3排列成相互连接的若干个护坡网格,护坡网格为正方形结构,护坡网格的宽度为140cm,护坡网格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与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互连接的两个预制块本体3通过第一通孔31或第二通孔32内穿入锚索体4连接,具体为:平行连接的两个预制块本体3之间通过第一通孔31穿入锚索体4连接;相互垂直的两个预制块3之间通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配合穿入锚索体4连接。锚索体4把若干个预制块本体3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预制块本体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使若干个护坡网格与安置在坡体内,形成稳定的护坡结构,提高护坡的稳定性。

若干个护坡网格位于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之间,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为长条形预制混凝土板。在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的上开设有连接预制块本体3的锚头安装孔,锚头安装孔内设有牵拉锚索体4的锚头,锚索体4优选为螺纹钢筋,锚头优选为与螺纹钢筋连接的螺母,通过在螺纹钢筋上旋转螺母拉张拉相互连接的预制块本体3。本预制块梯田护埂把若干个护坡网格连接在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之间,锚索体4的端部通过锚头连接在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上,锚头对锚索体进行预应力张拉,使预制块本体3、顶预制横梁1和底预制横梁2形成整体,更利于护坡的结构稳定,提高护坡的稳定性。

在底预制横梁2的外侧设有截水沟5,截水沟5把从护坡流下的径流排到设定的区域,减小对梯田内的农作物产生冲击产生洪涝灾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