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570发布日期:2019-11-12 23:0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



背景技术:

截止2015年,全国已经有39个城市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地铁建设多为地下工程,线路多走形于城市主干道路下方,车站多选择于交通便利的平交路口。但伴随着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期间的交通导改,往往对城市的通行造成极大的压力,相对车站主体建设工程,往往工期较长。

随着2016年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兴起,出现了大量的地下建设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往往埋深较深,采用常规放坡开挖需配合周边环境情况采用,而内支撑的形式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常规深基坑施工方案,多为围护结构加内支撑,围护结构一般为混凝土地连墙或围护桩,内支撑多为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

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包括设于基坑内的水平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通过长度控制组件实现长度的变化以适应所述基坑的尺寸;所述支撑结构两侧设置有移动结构,通过所述移动结构实现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基坑内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长度控制组件为液压控制组件。

较佳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通过所述液压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组件为液压千斤顶。

较佳地,所述移动结构为万向滚轮。

较佳地,所述支撑结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万向滚轮,每组至少包括有两个所述万向滚轮。

较佳地,所述万向滚轮每组数量相同。

较佳地,所述万向滚轮为液压滚轮。

较佳地,还包括有定位系统、距离探测系统和中控器,所述定位系统和所述距离探测系统所获取的信号将发送至中控器,由中控器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支撑结构的移动。

较佳地,所述中控器与所述支撑结构无线连接或有限连接。

较佳地,所述支撑结构为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液压系统刚度足够,弥补了钢支撑结构原先的刚度不足,带来的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配合设置有移动装置,使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坑实现一体化,便于操作控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由于原有临时构建的尺寸不可调适用率小,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移动装置使原有的机械构件的使用从一次性使用升级为可多次使用、适用于多种场合重复使用的整体装置。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所述万向滚轮移动便利,可实现多方向的移动,便于控制。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每组万向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万向滚轮,保证所述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所述支撑结构两侧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相同,保证所述支撑结构运动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所述万向滚轮为液压滚轮,提供与接触的基坑的压力,使所述支撑结构牢牢支撑在两侧的基坑面。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包括有定位系统、距离探测系统和中控器,可提供实时测量的基坑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支撑结构的实时定位,以便中控器能实时掌握信息以做出相关调整。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所述支撑结构为钢结构,保证所述支撑结构的刚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置于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坑开挖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坑开挖后本实用新型置于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包括设于基坑6内的水平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通过长度控制组件实现长度的变化以适应基坑6的尺寸;支撑结构两侧设置有移动结构,通过移动结构实现支撑结构在基坑6内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一种装置,弥补了钢支撑结构原先的刚度不足,带来的基坑6变形过大的问题;配合设置有移动结构,使支撑结构与基坑6实现一体化,便于操作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长度控制组件为液压控制组件3。由于原有临时构建的尺寸不可调,重复利用率低,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移动装置使原有的机械构件的使用从少次使用升级为可多次使用、适用于多种场合重复使用的整体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段1和第二支撑段2,第一支撑段1和第二支撑段2之间通过液压控制组件3连接;液压控制组件3为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的应力值可以通过油压表读取;同时还设置有电子千分表或其他位移测量器来测量第一支撑段1和第二支撑段2之间的位置变化,以上结构实现了基坑6时时变形时时纠偏的适应能力,实现了自动化。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结构为万向滚轮4。可实现多方向的移动,便于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万向滚轮4,每组至少包括有两个万向滚轮4。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万向滚轮4每组数量相同。保证支撑结构运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万向滚轮4为液压滚轮。提供与接触的基坑6的压力,使支撑结构牢牢支撑在两侧的基坑6面。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GPS定位系统、红外线距离探测系统和中控器5,GPS定位系统和红外线距离探测系统所获取的信号将发送至中控器5,由中控器5根据信号控制支撑结构的移动。提供实时测量的基坑6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和支撑结构的实时定位,以便中控器5能实时掌握信息以做出相关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器5与支撑结构无线连接或有限连接;并配设有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可选为小型发电机或是大容量电池组,通过电池组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能量来源。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为钢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支撑骨架,提供支撑结构所需的刚度。

如图4-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如图4,施工围护结构。

2.如图5,开挖基坑6,至可放置移动式自适应钢支撑,放入移动式钢支撑。

3.中控器5根据基坑6深度及事先计算好的深度要求进行钢支撑结构的自我跟进,与基坑6深度相协调。

4.根据中控器5中基坑6深度及支撑位置判断,发出报警,提醒下一钢支撑介入,并施加下一支撑。

5.施加后原有的钢支撑结构与新计入的钢支撑结构形成工作组,协同工作,移动时相互协同。

6.完成施工后,对移动式钢支撑进行回收。

因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