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811发布日期:2019-11-08 23:4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渡槽结构。



背景技术:

渡槽是一种架空修建的输水建筑物,通常因渠道与道路、山冲、谷口等障碍物交叉时修建,在渠系输水建筑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交叉建筑物之一。

槽内水体为具有自由表面的、受边墙和底板约束的流体。由于槽内水体与槽身的动力相互作用,所以渡槽的槽壁承受相当大的槽内水体的作用力。在槽内水体的作用力下,渡槽的两个槽壁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一旦渡槽的两个槽壁发生倾斜,渡槽就失去导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渡槽结构,其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渡槽结构,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槽底搭架结构、设置于槽底搭架结构上表面的第一槽壁搭架结构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第一槽壁搭架结构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平行设置且两者垂直于槽底搭架结构,第一槽壁搭架结构、槽底搭架结构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围成沟槽,所述沟槽的内壁铺设有防渗布,所述第一槽壁搭架结构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吊砂袋,所述第一吊砂袋延伸至沟槽内且吊砂袋贴合于防渗布的内侧,所述第二槽壁搭架结构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吊砂袋,所述第二吊砂袋延伸至沟槽内且吊砂袋贴合于防渗布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壁搭架结构的外侧和槽底搭架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槽壁搭架结构的外侧和槽底搭架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槽壁搭架结构设置有若干拉接杆,所述第二槽壁搭架结构设置有若干拉接管,所述拉接管和拉接杆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拉接管和拉接杆套接,所述拉接管和拉接杆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槽壁搭架结构到槽内水体的作用力时,两个槽壁搭架结构有相互远离的趋势,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套接设置的拉接管和拉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对两个槽壁搭架结构进行拉结,减小两个槽壁搭架结构相互远离的趋势,增强本实用新型渡槽结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变形开口环,所述拉接管的套接端开设有变形让位槽,所述变形开口环套设所述拉接管的变形让位槽处,所述变形开口环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置有锁紧板,两个锁紧板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组件可调节设置于变形开口环上的两个锁紧板之间距离,从而使拉接杆处于紧固状态或解除紧固状态,进而实现拉接杆和拉接管相对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连接杆,两个所述锁紧板分别开设有锁紧孔,连接杆穿设于两个锁紧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杆,紧固杆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连接杆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安装槽的两侧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杆和紧固杆通过转动轴实现两者的铰接,紧固杆于与连接杆的连接端设置为外弧面,外弧面和第二连接孔的距离逐渐变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止连接杆脱出锁紧孔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根据渡槽宽度调节拉接杆和拉接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时,搬动紧固杆,使设置于变形开口环上的两个锁紧板相互远离,拉接管上端的变形让位槽放松,拉接杆处于自由移动状态,可调节拉接杆与拉接管的相对位置,当调节至拉接杆和拉接管之间的所需相对位置时,再次搬动紧固杆,使设置于变形开口环上的两个锁紧板相互靠近,变形让位槽挤压至拉接杆外壁上,使拉接杆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实现了拉接杆和拉接管相对位置的调节与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防松螺母,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与防松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设置为防松螺母,便于锁紧组件的安装,防止锁紧组件松动,进而防止由于两锁紧板距离增大和变形让位槽放松而导致的拉接杆与拉接管产生相对位移的情况发生。因此,增强了拉接杆与拉接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于紧固杆和锁紧板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设置有与外弧面相匹配的内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转动紧固杆,以控制两锁紧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槽壁搭架结构固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套设有第一开口环,拉接杆固设于第一开口环的外曲面上,所述第一开口环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板,两个第一紧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设于拉接杆上的第一开口环套设于固设于第一槽壁搭架结构上的第一固定杆上,再通过第一紧固组件将设置于第一开口环开口端的两个第一紧固板进行紧固,从而实现拉接杆和第一槽壁搭架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板开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穿设于两个第一紧固孔后用第一紧固螺母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槽壁搭架结构固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套设有第二开口环,所述拉接管固设于第二开口环的外曲面,所述第二开口环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紧固板,两个第二紧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设于拉接管上的第二开口环套设于固设于第二槽壁搭架结构上的第二固定杆上,再通过第二紧固组件将设置于第二开口环开口端的两个第二紧固板进行紧固,从而实现拉接管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板开设有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穿设于两个第二紧固孔后用第二紧固螺母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槽壁搭架结构到槽内水体的作用力时,两个槽壁搭架结构有相互远离的趋势,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套接设置的拉接管和拉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对两个槽壁搭架结构进行拉结,减小两个槽壁搭架结构相互远离的趋势,增强本实用新型渡槽结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平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C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拉接杆、固定机构、拉接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槽底搭架结构;11、水平钢模板;12、纵向工字钢;13、横向工字梁;14、立柱;15、垫板;2、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1、第一竖向钢模板;22、第一钢管;23、第一立式工字钢;3、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1、第二竖向钢模板;32、第二钢管;33、第二立式工字钢;4、防渗布;51、第一吊砂袋;52、第二吊砂袋;61、第一支撑杆;62、第二支撑杆;71、第一固定杆;72、第一开口环;721、第一紧固板;8、拉接杆;9、固定机构;91、变形开口环;911、锁紧板;92、锁紧组件;921、连接杆;922、紧固杆;9221、安装槽;923、转动轴;924、垫片;925、防松螺母;10、拉接管;101、变形让位槽;111、第二开口环;1111、第二紧固板;112、第二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渡槽结构,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槽底搭架结构1、设置于槽底搭架结构1上表面的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

槽底搭架结构1包括若干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横向工字梁13以及若干沿顺水方向设置的纵向工字钢12, 若干纵向工字钢12的上方焊接有水平钢模板11,横向工字钢焊接于纵向工字钢12的下方,横向工字钢的下方焊接有若干立柱14,立柱14的下端焊接有垫板15。

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包括若干第一立式工字钢23,若干所述第一立式工字钢23沿顺水方向排布,若干第一立式工字钢23焊接有若干沿顺水方向设置的第一钢管22,若干第一钢管22沿第一立式工字钢23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若干第一钢管22于远离第一立式工字钢23的一侧焊接有第一竖向钢模板21。

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包括若干第二立式工字钢33,若干所述第二立式工字钢33沿顺水方向排布,若干第二立式工字钢33焊接有若干沿顺水方向设置的第二钢管32,若干第二钢管32沿第二立式工字钢33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若干第二钢管32于远离第二立式工字钢3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竖向钢模板31。

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平行设置,且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的下端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的下端垂直焊接于槽底搭架结构1的上表面。

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槽底搭架结构1和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围成沟槽,沟槽的内壁铺设有防渗布4,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吊砂袋51,第一吊砂袋51通过第一柔性绳绑扎于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的第一钢管22上,第一吊砂袋51延伸至沟槽内且第一吊砂袋51贴合于防渗布4的内侧;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吊砂袋52,第二吊砂袋52通过第二柔性绳绑扎于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的第二钢管32上,第二吊砂袋52延伸至沟槽内且第二吊砂袋52贴合于防渗布4的内侧。

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的外侧和槽底搭架结构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1,第一支撑杆61的下端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于槽底搭架结构1的上表面,第一支撑杆61的上端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于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的第一立式工字钢23上;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的外侧和槽底搭架结构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62,第二支撑杆62的下端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于槽底搭架结构1的上表面,第二支撑杆62的上端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于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的第二立式工字钢33上。

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设置有若干拉接杆8,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设置有若干拉接管10,拉接管10和拉接杆8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拉接管10和拉接杆8套接,拉接管10和拉接杆8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9。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槽壁搭架结构2中的第一立式工字钢23高于第一钢管22和第一竖向钢模板21的高度。第一立式工字钢23的高出端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杆71,第一固定杆71沿顺水方向设置,第一固定杆71套设有第一开口环72,拉接杆8的非套接端焊接于第一开口环72的外曲面上,第一开口环72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紧固板721,两个第一紧固板721分别开设有第一紧固孔,两个第一紧固孔相对设置,两个第一紧固孔内穿设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槽壁搭架结构3中的第二立式工字钢33高于第二钢管32和第二竖向钢模板31的高度。第二立式工字钢33的高出端的外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杆112,第二固定杆112沿顺水方向设置,第二固定杆112套设有第二开口环111,拉接管10的非套接端焊接于第二开口环111的外曲面上,第二开口环111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紧固板1111,两个第二紧固板1111分别开设有第二紧固孔,两个第二紧固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紧固孔内穿设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

结合图2和图5所示,固定机构9包括变形开口环91,拉接管10的套接端开设有变形让位槽101,变形开口环91套设拉接管10的变形让位槽101处,变形开口环91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置有锁紧板911,两个锁紧板911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92。

如图6所示,锁紧组件92包括连接杆921,两个锁紧板911分别开设有锁紧孔,连接杆921穿设于两个锁紧孔内,连接杆921的一端设置有紧固杆922,紧固杆92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9221,连接杆9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安装槽9221的两侧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杆921和紧固杆922通过转动轴923实现两者的铰接,紧固杆922于与连接杆921的连接端设置为外弧面,外弧面和第二连接孔的距离逐渐变长,连接杆921于紧固杆922和锁紧板911之间套设有垫片924,垫片924设置有与外弧面相匹配的内弧面。连接杆921的一端设置有防止连接杆921脱出锁紧孔的防松螺母925,连接杆921设置有与防松螺母925相适配的外螺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