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加固的混合支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825发布日期:2019-11-05 23:4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边坡加固的混合支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边坡加固的混合支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有开张结构面,存在显著下错可能的变形边坡加固支档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一般边坡变形病害,常用的工程措施有锚索框架、锚杆框架。但是如果边坡出现开张顺倾张性结构面,并且已经沿结构面发生以竖向位移为主的变形时,单纯采用锚索框架或锚杆框架,锚索或锚杆除了承担轴向拉应力外,还将承受沿结构面的剪切荷载。一方面使得锚索、锚杆应力状态复杂化,锚杆、锚杆的最终破坏状态将出现多种可能情况,给锚索、锚杆的设计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锚索、锚杆均为线性材料加工而成,其抗拉强度较高,但是抗剪强度低,尤其是受一组刚性结构面相对错动而产生的剪切变形时,将会出现在受拉承载力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下,锚索、锚杆因为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支档工程的整体失效,甚至由于锚索、锚杆的突然剪切破坏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边坡加固的混合支档结构,在充分利用锚索、锚杆结构抗拉强度高的同时,防止因为锚索或锚杆工程的剪切破坏而造成支档工程的整体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边坡加固的混合支档结构,包括由多根横向框架梁和多根竖向框架梁组成的框架,横向框架梁与竖向框架梁相交的节点处均设有拉锚结构,竖向框架梁处于相邻两根横向框架梁之间的部分与微型桩的一端固接。

本实用新型边坡加固混合支档结构将普通的锚索框架或锚杆框架支档工程与钢管微型桩混合使用,由抗剪刚度大的钢管微型桩抵抗沿结构面的剪切变形,锚索或者锚杆框架约束变形体产生的向边坡外临空面的变形。锚索或锚杆框架与微型桩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边坡变形体的支档和治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挡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挡结构的正立面图。

图中:1.边坡坡面线,2.顺倾张性结构面,3.横向框架梁,4.拉锚结构,5.钢管微型桩,6.竖向框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挡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根横向框架梁3和并排设置的多根竖向框架梁6,多根横向框架梁3和的多根竖向框架梁6构成框架,所有的横向框架梁3和所有的竖向框架梁6固接为一个整体,横向框架梁3与竖向框架梁6相交的节点处均设有拉锚结构4,竖向框架梁6处于相邻两根横向框架梁3之间的部分固接有钢管微型桩5。

拉锚结构4采用锚杆或锚索。

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对坡面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表层活石等危险源;其次,搭设脚手架施工拉锚结构4(锚杆或锚索)和微型桩,拉锚结构和微型桩可同步成孔,成孔后分别将锚杆杆体和钢管微型桩穿入钻孔,再将水(泥)砂浆锚固体和细石混凝土分别注入拉锚结构和微型桩内,最后施工框架,框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直接将微型桩外侧桩头浇入框架梁内,完成微型桩与框架之间的有效连接,当混凝土框架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拉锚结构中的锚索或锚杆,然后锁定、封锚,至此完成该混合支档结构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档结构中的框架覆盖在边坡坡面线1上,拉锚结构4的锚固段和钢管微型桩5远离框架的一端均位于变形体顺倾张性结构面2靠山侧的稳定坡体中。拉锚结构4的自由段端头锚固于横向框架3和竖向框架梁6相交的节点处,拉锚结构4主要用于承受变形体向坡体外变形时所产生的拉力。钢管微型桩5朝向框架的一端锚固于竖向框架梁6内,钢管微型桩5在顺倾结构张性面2上形成抗剪强度很高的“销栓”抗剪键,从而通过抵抗变形体沿顺倾结构张性面2产生的相对错动,避免对拉锚结构4造成剪切破坏。

本实用新型混合支档结构将拉锚结构与微型桩完美结合,充分利用二者各自的优点,在充分利用拉锚结构4抗拉强度高的同时,通过钢管微型桩5的高抗剪性能在变形边坡的顺倾张性结构面2外侧不稳定坡体与顺倾张性结构面里侧稳定坡体之间形成“销栓”抗剪键,以承担顺倾张性结构面2产生的相对剪切错动,防止因为拉锚结构4的剪切破坏而造成支档工程的整体破坏。使拉锚结构4框架与钢管微型桩5各司其职同时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边坡变形体的支档和治理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