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311发布日期:2019-11-08 23:51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



背景技术: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流入排水管渠。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数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确定。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

现有的雨水口结构较为单一,不具备截流结构,无法满足多种场合的实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雨水进行截流的雨水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包括分流装置以及底座,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竖直的外壁以及内壁,外壁的顶部形成雨水进水部,在外壁上还设置有导流口;外壁底部和内壁底部之间设置底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储水槽;分流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为中空结构,且与内壁之间连通,底座上设置泄洪口;在分流装置雨水进水部设置有一个雨水篦子,雨水篦子上设置多个排水孔。

进一步的,位于内壁口上方的排水孔中设置有相配合的塞体装置,塞体装置受水体浮力可上下移动实现该排水孔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塞体装置包括一个塞体、连接杆以及浮球,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塞体和浮球,位于内壁口上方的排水孔以及塞体均呈倒圆台形,浮球位于分流装置中,塞体的最大外径大于对应的排水孔的最小孔径。

进一步,在雨水篦子上还设置与有用于限制浮球上升位置的限位杆。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雨水通过雨水篦子后进入雨水口中,部分雨水直接进入分流装置中,并通过导流口流出,当雨量较大时,分流装置上的导流管无法满足排水要求,雨水漫过分流体内壁,以溢流方式进入雨水口中,并通过雨水口底部的管道排出。设置塞体装置,在雨量较小时,可以实现全部截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包括分流装置以及底座8,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竖直的外壁6以及内壁9,外壁6的顶部形成雨水进水部,在外壁6上还设置有导流口7;外壁6底部和内壁9底部之间设置底板10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储水槽;分流装置设置在底座8上,底座为中空结构,且与内壁之间连通,底座上设置泄洪口11;在分流装置雨水进水部设置有一个雨水篦子3,雨水篦子上设置多个排水孔1。

雨水通过雨水篦子后进入雨水口中,部分雨水直接进入分流装置中,并通过导流口流出,当雨量较大时,分流装置上的导流管无法满足排水要求,雨水漫过分流体内壁,以溢流方式进入雨水口中,并通过雨水口底部的管道排出。

位于内壁口上方的排水孔中设置有相配合的塞体装置,塞体装置受水体浮力可上下移动实现该排水孔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塞体装置包括一个塞体2、连接杆4以及浮球5,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塞体和浮球,位于内壁口上方的排水孔以及塞体均呈倒圆台形,浮球位于分流装置中,塞体的最大外径大于对应的排水孔的最小孔径。当雨量较小时,塞体将位于内壁口上方的排水孔关闭,此时雨水全部进入出水槽中,因此可以全部进行截流,将前期污染较重的雨水全部截流后通过导流口导出,后期雨水较大时,浮球上升带动塞体上升,从而将对应的排水孔也打开,从而加快泄洪。

在雨水篦子上还设置与有用于限制浮球上升位置的限位杆12,防止浮球进入排水孔堵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