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256发布日期:2020-02-18 14:19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



背景技术:

下水道是排除污水或雨水的地下通道,是城市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排水设施。通常,在下水道上会安装有井盖,井盖上有多个较小的排水通孔,排水通孔为圆形或者长条形,从而在下雨天将地面上的雨水汇入下水道。

然而,在秋冬季节,地面上会积攒较多的落叶。当雨水充沛时,这些落叶会随着地面的雨水流动至井盖上,将井盖上的排水通孔堵塞,使得雨水难以排下,导致路面积水较深,不利于交通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包括:

井盖;

拨杆,设置在所述井盖上;

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井盖下方;

连接轴,一端连接所述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并且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井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杆的长度小于所述井盖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与导程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井盖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流盖,所述引流盖倾斜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井盖之间,所述引流盖与所述螺旋叶片连接,所述引流盖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盖与所述井盖的夹角为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盖上设置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的入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盖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流孔的斜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引流孔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个数为1个,所述第二引流孔的个数为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井盖上加设拨杆,在井盖下设置螺旋叶片,拨杆通过连接轴穿过井盖与螺旋叶片连接,当雨水流下时,雨水的冲击力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传动,带动拨杆转动,使得拨杆将井盖上的树叶拨开,使雨水通畅的流入下水道,进而减少路面积水,有利于交通出行。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井盖1、拨杆2、螺旋叶片3、引流盖5、连接轴4;其中,井盖1安装在下水道井口;拨杆2设置在井盖1上;引流盖5设置在井盖1的下方;螺旋叶片3设置在引流盖5的下方;连接轴4的一端连接拨杆2,另一端连接螺旋叶片3,并且连接轴4贯穿井盖1和引流盖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井盖上加设拨杆,在井盖下设置引流盖和螺旋叶片,拨杆通过连接轴穿过引流盖与螺旋叶片连接,引流盖上设置第一引流孔,当雨水从第一引流孔中流下,雨水的冲击力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传动,带动拨杆转动,使得拨杆将井盖上的树叶拨开,使雨水通畅的流入下水道,进而减少路面积水,有利于交通出行。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拨杆的结构示意图。拨杆2的长度小于井盖1的直径,使得拨杆与井盖接触,从而使得拨杆可以将堵塞井盖的叶片全部拨开。具体的,井盖1为圆形井盖,具有支撑部11和排水部12,支撑部11将排水部12包围形成圆形,排水部12上设置有排水通孔;排水部12可以与支撑部11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拨杆2的长度小于井盖1的直径;优选的,排水部12略低于支撑部11,拨杆2设置在排水部12上并且嵌入支撑部11中,以防拨杆2对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造成阻碍;拨杆2的长度小于排水部12的直径,并且拨杆2与排水部12接触,以拨开堵塞排水通孔上的树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螺旋叶片3为单线螺纹叶片,其螺距d与导程l相等,单线螺纹叶片可以使得螺旋叶片在雨水的冲击下以较快的速度转动,从而使得拨杆将树叶以较快的速度剥开井盖,防止速度较慢而降低树叶剥开效果;其中,螺距d是指两个叶片之间的距离,导程l是指螺纹上任意一点沿同一条螺旋线转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轴4一端连接拨杆2,然后依穿井盖1,另一端连接螺旋叶片3。进一步的,连接轴4的一端与拨杆2固定连接;连接轴4与井盖1活动连接,井盖1设置有连接孔,连接轴4可以在连接孔内自由旋转;连接轴4的另一端与螺旋叶片3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自动清扫树叶雨水井盖还包括引流盖5,引流盖5设置在螺旋叶片3和井盖1之间,并且与螺旋叶片3连接,与连接轴4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引流盖5倾斜设置,与井盖1的夹角为0~45°,并且与螺旋叶片3连接;引流盖5上设置有第一引流孔51,第一引流孔51设置在螺旋叶片3的入口处,用于将汇入的雨水引导至螺旋叶片;具体的,第一引流孔51的直径小于引流盖5直径的一半。

引流盖与螺旋叶片连接,可以使得螺旋叶片始终受到雨水较强的冲击力,给螺旋叶片提供充足动力;同时,倾斜设置的引流盖可以使得雨水汇集至第一引流孔处,给螺旋叶片提供较大的冲击力。

当雨水较大时,第一引流孔的直径小于井盖的直径,会使得排水较慢,仍然造成路面积水,因此,在引流盖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引流孔52,设置若干第二引流孔可以缓解排水压力;第二引流孔52的直径小于第一引流孔的直径51,并且第二引流孔52设置在第一引流孔51的斜上侧,使得大部分的雨水仍能够从第一引流孔流入,保证雨水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进一步的,若干第二引流孔52的直径均相同且均匀分布。

具体的,第一引流孔51的个数为1个,第二引流孔52的个数为5个,5个引流孔在引流盖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井盖上加设拨杆,在井盖下设置螺旋叶片,拨杆通过连接轴穿过井盖与螺旋叶片连接,当雨水流下时,雨水的冲击力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传动,带动拨杆转动,使得拨杆将井盖上的树叶拨开,使雨水通畅的流入下水道,进而减少路面积水,有利于交通出行。

本实用新型没有专门的动力部分,而是借助雨水自身动力完成清扫树叶的动作,绿色环保,实验证实方案切实可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