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241发布日期:2020-02-21 20:3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设计施工中,一般需要开挖深基坑,深基坑不仅可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为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抗风等提供稳固的基础,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基坑深度和防护边坡的高度也不断加大,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地下深度通常为2-6层,基坑深度通常是8-30m,如国家大剧院工程的基坑深达32.5m,而城市地铁车站的基坑深度甚至超过40m,随着基坑开挖宽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深基坑的变形监测也越来越重要,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内容很多,如监测基坑周围土体沉降、坑底隆起、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收敛、坑壁倾斜和外鼓、深层土体差异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对于基坑监测,多是通过检测装置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平监测仪等。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全站仪安装时,需要对安装孔进行校准,放置全站仪时,全站仪会将安装孔覆盖,需要凭借个人感觉和经验进行校准,增加安装工时;

2、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全站仪不易水平放置,监测视角会产生倾斜,影响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具有方便在各种路面进行监测,并且便于安装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全站仪、安装盒和三脚架,所述全站仪一侧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固定设有按键,所述显示屏上方设有目镜,所述目镜与所述全站仪固定连接,所述全站仪底部固定设有所述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固定设有所述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主要由三组一号支撑杆和安装底板组成,所述安装盒外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螺孔,所述安装盒内壁底部两侧焊接有一号套管,所述一号套管的内壁固定设有底柱,所述底柱与所述全站仪底部焊接固定,所述一号套管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一号支撑杆底部两侧焊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套管,且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位于所述二号套管的两侧固定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外表面固定设有螺帽,所述二号套管底部焊接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开设有多组二号螺孔,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套设有套筒,且所述套筒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螺孔。

优选的,所述螺帽设有两个,且所述螺帽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贴附。

优选的,所述一号螺孔的位置与所述二号螺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沿着所述连接杆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度-90度。

优选的,所述三号螺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贴附,且所述套筒与所述二号支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套管的内壁直径与所述底柱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对全站仪进行安装时,由于一号套管的内壁直径与底柱的直径相同,将底柱对准一号套管插入,可以对全站仪进行定位,使得全站仪无法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三号螺孔和通孔进行校准,使用螺栓将三号螺孔和通孔贯穿,螺栓与底柱贴附,从而对全站仪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快捷,减少安装工时。

2、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工作人员根据路面的坡度来调整二号支撑杆的角度,在将全站仪调整为水平状态之后,将套筒沿着二号支撑杆滑下,直至插入地面,再使用螺栓插入套筒和二号支撑杆进行固定,使得全站仪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监测视角不会产生倾斜,监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二号支撑杆与套筒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全站仪;2、按键;3、安装盒;4、安装底板;5、一号支撑杆;6、一号螺孔;7、一号套管;8、底柱;9、显示屏;10、目镜;11、二号螺孔;12、二号支撑杆;13、套筒;14、三号螺孔;15、螺帽;16、二号套管;17、螺纹;18、限位杆;19、三脚架;20、通孔;2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全站仪1、安装盒3和三脚架19,全站仪1一侧固定设有显示屏9,显示屏9上固定设有按键2,显示屏9上方设有目镜10,目镜10与全站仪1固定连接,全站仪1底部固定设有安装盒3,安装盒3底部固定设有三脚架19,三脚架19主要由三组一号支撑杆5和安装底板4组成,安装盒3外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螺孔14,安装盒3内壁底部两侧焊接有一号套管7,一号套管7的内壁固定设有底柱8,底柱8与全站仪1底部焊接固定,一号套管7外表面开设有通孔20,一号支撑杆5底部两侧焊接有限位杆18,两个限位杆1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与限位杆18固定连接,连接杆21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套管16,且连接杆21外表面位于二号套管16的两侧固定设有螺纹17,螺纹17外表面固定设有螺帽15,二号套管16底部焊接有二号支撑杆12,二号支撑杆12外表面开设有多组二号螺孔11,二号支撑杆12外表面套设有套筒13,且套筒13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螺孔6。

本实施方案中:将底柱8对准一号套管7插入,对全站仪1进行定位,再使用螺栓将三号螺孔14和通孔20贯穿,螺栓与底柱8贴附,对全站仪1进行固定,避免全站仪1晃动,安装方便快捷,当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转动螺帽15,取消对二号套管16的紧固,通过转动二号套管16改变二号支撑杆12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坡度,调整到合适位置,再转动螺帽15,对二号套管16进行固定,将全站仪1调整到水平状态后,将套筒13沿着二号支撑杆12滑下,直至插入地面,再使用螺栓插入套筒13和二号支撑杆12进行固定,使得全站仪1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的监测视角不会倾斜。

具体的,螺帽15设有两个,且螺帽15的内侧壁与连接杆21的外表面贴附;螺帽15可沿着螺纹17在连接杆21表面移动。

具体的,一号螺孔6的位置与二号螺孔11的位置对应;方便螺栓插入,对二号支撑杆12和套筒13进行固定。

具体的,二号支撑杆12沿着连接杆21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度-90度;在遇到不同角度的斜坡进行监测时,可调整二号支撑杆12的角度,使得套筒13可垂直插入地面,使得全站仪1可保持水平状态进行监测。

具体的,三号螺孔14与通孔20的位置对应;方便螺栓插入通孔20对全站仪1进行固定,防止全站仪1晃动。

具体的,二号支撑杆12与套筒13的内侧壁贴附,且套筒13与二号支撑杆12滑动连接;通过套筒13沿着二号支撑杆12滑下来改变三脚架19的高度。

具体的,一号套管7的内壁直径与底柱8的直径相同;底柱8可在一号套管7内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全站仪1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全站仪1在监测时,目镜10用于观察监测,按键2控制全站仪1,显示屏9显示监测数据,在安装全站仪1时,将底柱8对准一号套管7插入,对全站仪1进行定位,再使用螺栓将三号螺孔14和通孔20贯穿,螺栓与底柱8贴附,对全站仪1进行固定,避免全站仪1晃动,安装方便快捷,当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转动螺帽15,取消对二号套管16的紧固,通过转动二号套管16改变二号支撑杆12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坡度,调整到合适位置,再转动螺帽15,对二号套管16进行固定,将全站仪1调整到水平状态后,将套筒13沿着二号支撑杆12滑下,直至插入地面,再使用螺栓插入套筒13和二号支撑杆12进行固定,使得全站仪1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的监测视角不会倾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