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816发布日期:2020-02-21 20:36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现如今,河堤边的大型生态护坡仍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护坡表面的土壤结构设计不合理,常容易被河水所冲刷,造成种植土壤层变薄,不利于植物生长。再例如护坡上的方砖结构连接不紧密,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导致方砖移位,甚至是被河水所冲刷,起不到很好的护坡作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包括土壤层以及地基,所述地基位于土壤层的外部一侧,且地基垂直于土壤层的外侧壁,地基与土壤层的侧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地基的顶端设有混合石料坡以及阻挡块,所述混合石料坡呈斜坡状结构,其顶端设有混凝土覆盖层,所述阻挡块的数量不少于五块,且各阻挡块等距分布,所述混凝土覆盖层的倾斜面一侧贴合设有加强护板,所述加强护板的长度等于混合石料坡倾斜片一侧的长度,且加强护板的顶端设有混凝土网框,所述混凝土网框呈网格状分布,其将加强护板的顶端分割呈若干个尺寸相同的方格,所述方格内部填埋有种植土壤层,所述种植土壤层的顶端铺设有方砖,所述方砖为正六边形边框状结构,且相邻两方砖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混合石料坡的内部水平穿插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数量若干,且各出水管之间等距分布,出水管的外端均贯穿混凝土覆盖层以及加强护板并暴露于加强护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渗水管,其顶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渗水管,所述第一渗水管以及第二渗水管均与出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一渗水管的数量与混凝土网框的宽度一侧方格数量相等,第一渗水管的顶端竖直向上并贯穿混凝土覆盖层以及加强护板,其顶端与加强护板的顶端齐平,所述第二渗水管的顶端竖直向上并贯穿混凝土覆盖层,且第一渗水管与第二渗水管的顶部内侧均固定安装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地基的顶端外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地基上,且固定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其倾斜面一侧与加强护板的底端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方砖的外侧任意相邻三边均设有凸块,其另外三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方砖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凸块的形状及尺寸均与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各凸块均嵌入在相邻方砖外侧的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中在混合石料坡的内部埋设有出水管以及第一渗水管和第二渗水管结构,其中第一渗水管用于吸收种植土壤层中过剩的积水,防止植物烂根,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成活率;

2、本实用中方砖结构为正六边形边框状,且相邻两方砖之间通过凸块嵌入到凹槽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中方砖结构更加牢固,可以更好的起到护坡作用,防止土壤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网框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砖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土壤层、2地基、3混合石料坡、4阻挡块、5混凝土覆盖层、6加强护板、7固定块、8混凝土网框、9种植土壤层、10方砖、11出水管、12第一渗水管、13第二渗水管、14凸块、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状可种植物的生态护坡,包括土壤层1以及地基2,地基2位于土壤层1的外部一侧,且地基2垂直于土壤层1的外侧壁,地基2与土壤层1的侧壁之间紧密贴合;土壤层1为河岸边的土壤,人工将其靠近河流的一侧铲呈垂直状,地基2为石块堆砌而成,其顶端平行于水平面。

地基2的顶端设有混合石料坡3以及阻挡块4,混合石料坡3呈斜坡状结构,其顶端设有混凝土覆盖层5,阻挡块4的数量不少于五块,且各阻挡块4等距分布,混凝土覆盖层5的倾斜面一侧贴合设有加强护板6,加强护板6的长度等于混合石料坡3倾斜片一侧的长度,且加强护板6的顶端设有混凝土网框8,混凝土网框8呈网格状分布,其将加强护板6的顶端分割呈若干个尺寸相同的方格;混凝土网框8为混凝土砌成的网格状结构,其底端固定于加强护板6的顶端上,其高度小于混合石料坡3的倾斜面高度,其顶端与加强护板6的顶端对齐。

方格内部填埋有种植土壤层9,种植土壤层9的顶端铺设有方砖10,方砖10为正六边形边框状结构,且相邻两方砖10之间紧密贴合;方砖10铺设在种植土壤层9上,且由于方砖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大通孔,则大通孔处可用于种植植被。

混合石料坡3的内部水平穿插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数量若干,且各出水管11之间等距分布,出水管11的外端均贯穿混凝土覆盖层5以及加强护板6并暴露于加强护板6的外侧;出水管11的分布如图1所示,其外端暴露在空气中,用于出水,且每个方格的正下方至少含有三根出水管11。

出水管11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渗水管12,其顶端另一侧设有第二渗水管13,第一渗水管12以及第二渗水管13均与出水管1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一渗水管12的数量与混凝土网框8的宽度一侧方格数量相等,第一渗水管12的顶端竖直向上并贯穿混凝土覆盖层5以及加强护板6,其顶端与加强护板6的顶端齐平,第二渗水管13的顶端竖直向上并贯穿混凝土覆盖层5,且第一渗水管12与第二渗水管13的顶部内侧均固定安装过滤网;如图1所示,每个第一渗水管12的顶端均位于方格的底部,且第一渗水管12的顶端与加强护板6的顶端齐平,而第二渗水管13的顶端与混凝土覆盖层5的顶端齐平,且第二渗水管13的长度均大于第一渗水管12的长度。

地基2的顶端外侧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固定于地基2上,且固定块7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其倾斜面一侧与加强护板6的底端紧密贴合;固定块7为混凝土砌成的条状结构,其底端固定在地基2上,其作用是固定加强护板6,防止其滑动。

方砖10的外侧任意相邻三边均设有凸块14,其另外三边均开设有凹槽15,凸块14与方砖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凸块14的形状及尺寸均与凹槽15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各凸块14均嵌入在相邻方砖10外侧的凹槽15内。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地基2的顶端设置有阻挡块4以及固定块7,其中阻挡块4的作用加固混合石料坡3,避免其松散滑坡,固定块7的作用阻挡加强护板6,防止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混合石料坡3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11以及第一渗水管12和第二渗水管13,其中第一渗水管12的顶端均位于混凝土网框8的底部内,且第一渗水管12的顶端与加强护板6的顶端齐平,即每当暴雨天气时,种植土壤层9中必然充满积水,使得土壤变得松散,而第一渗水管12的作用即是泄漏种植土壤层9中的积水,防止植物烂根。而第二渗水管13的顶端则与混凝土覆盖层5的顶端齐平,其作用是便于向出水管11中通水,用于贯通出水管11,避免出水管11堵塞。种植土壤层9的顶端铺设有方砖10,且相邻两方砖10之间均通过凸块14嵌入在凹槽15中固定,增强了方砖10的结构稳定性,更好的起到护坡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