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井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384发布日期:2020-05-06 23:58阅读:2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井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寒冷环境中阀门井内阀门的防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阀门井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由于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干燥,在未对阀门井盖做保温处理时,冷气通过阀门井盖进入阀门井,进而使阀门内液体结冰,由于液体结冰造成阀门的冻坏、冻裂,无法供应液体,且天气寒冷、液体结冰,使维修人员对损坏的阀门的维修、更换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阻碍冷气由阀门井井盖处进入阀门井,进而防止阀门井内的阀门冻伤、冻裂的阀门井防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阀门井防冻装置,包括可拆卸装配于阀门井端口处的防冻层放置单元,第一防冻层可拆卸填充于防冻层放置单元内,于井盖外包覆有第二防冻层,且井盖装配于阀门井口并紧压于防冻层放置单元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阀门井端口处沿阀门井的径向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端面低于阀门井的上端面,所述防冻层放置单元包括同轴设于阀门井内的放置套,于放置套的上端面上沿放置套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凸缘的上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于所述凸缘上沿所述阀门井的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定位销,于所述挡板上与各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若干个定位孔,各所述定位销插接于相对应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凸缘上沿所述阀门井的周向间隔开有若干定位孔,于所述挡板上与各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个定位销,各所述定位销插接于相对应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冻层放置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放置套远离所述挡板一端的底托。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包括若干根连杆,各所述连杆的两端沿所述放置套的径向延伸并与放置套的内壁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冻层包括包覆于所述井盖上端面上的上防冻部,于所述上防冻部的边沿处形成有由井盖的上端面沿井盖的轴向延伸至井盖下端面的侧防冻部,于所述侧防冻部远离上防冻部的一端形成有沿井盖的径向向内延伸的弹性收紧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井盖上形成有固定挂钩,于所述上防冻部上开有供所述固定挂钩伸出的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井盖上形成有固定挂钩,于所述上防冻部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挂钩的容纳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所述防冻层放置单元可拆卸装配于阀门井端口处,第一防冻层可拆卸填充于防冻层放置单元内,这样,在冬季时将防冻层放置单元安装在阀门井的端口处,之后选择理想的防冻等级的第一防冻层,并将第一防冻层填充入防冻层放置单元,如此第一防冻层将井口密封,以隔绝外部的冷源;本实用新型在井盖外包覆有第二防冻层,且井盖装配于阀门井口并紧压于防冻层放置单元上,如此,第二防冻层一方面用于井盖的防冻,另一方面与第一防冻层形成二级防冻,第二防冻层为第一级防冻,第一防冻层为第二级防冻,这样有效地隔绝冷源,大幅度地提高阀门井的防冻等级,进而防止阀门井内的阀门冻伤、冻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门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冻层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防冻层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第二防冻层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标注部件:1-阀门井,101-凸缘,102-定位销,2-防冻层放置单元,201-挡板,202-放置套,203-连杆,204-定位孔,3-第一防冻层,4-井盖,5-第二防冻层,501-上防冻部,502-侧防冻部,503-弹性收紧部,504-通孔,505-容纳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井防冻装置,如图1所示,防冻层放置单元2、第一防冻层3、第二防冻层5及井盖4。其中,防冻层放置单元2可拆卸装配在阀门井1端口处,第一防冻层3可拆卸填充在防冻层放置单元2内,第二防冻层5包覆在井盖4外,且井盖4装配在阀门井1口并紧压在防冻层放置单元2上。大部分冷源被第二防冻层5阻挡,剩下的冷源渗透第二防冻层5进入防冻层放置单元2,填充在防冻层放置单元2内的第一防冻层3将这些冷源隔断,这样有效避免了阀门被冷源冻裂或冻损。且夏季时,可将防冻层放置单元2及第二防冻层5拆除,也可以不拆除,将防冻层放置单元2内的第一防冻层3替换为能够吸收水分的海绵层等,用于防潮。

本实用新型第一防冻层3和第二防冻层5优选的实施材料为:气凝胶毡、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微纳隔热、发泡水泥,无机活性墙体保温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4所示,在阀门井1端口处沿阀门井1的径向形成有凸缘101,凸缘101的上端面低于阀门井1的上端面,防冻层放置单元2包括同轴装配在阀门井1内的放置套202,在放置套202的上端面上沿放置套202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环形的挡板201,挡板201的下端面与凸缘101的上端面相抵,在放置套202远离挡板201一端设置有底托。底托的优选的结构为:底托包括至少两根沿放置套202的周向均匀设置的连杆203,每个连杆203的两端沿放置套202的径向延伸并与放置套202的内壁相焊接。放置套202的轴向长度越长,可容纳的第一防冻层3的厚度越后,其防冻的等级越高。本实施例为了实现防冻层放置单元2与阀门井1的定位,采用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为在凸缘101上沿阀门井1的周向间隔焊接有多个定位销102,在挡板201上与每个定位销102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与定位销102数量相同的定位孔204,每个定位销102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204内。第二种为在凸缘101上沿阀门井1的周向间隔开有多个定位孔204,在挡板201上与每个定位孔204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与定位孔204数量相同的定位销102,每个定位销102插接在相对应的定位孔204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防冻层5优选的结构,第二防冻层5包括包覆在井盖4上端面上的上防冻部501,在上防冻部501的边沿处形成有由井盖4的上端面沿井盖4的轴向延伸至井盖4下端面的侧防冻部502,在侧防冻部502远离上防冻部501的一端形成有沿井盖4的径向向内延伸的弹性收紧部503。其中,弹性收紧部503为具有弹性的环形的橡胶环;或者弹性收紧部503为侧防冻部502的延伸,其延伸的环形端部穿有收紧绳,当上防冻部501、侧防冻部502分别包覆井盖4的上端和侧面时,将弹性收紧部503向内翻折,并收紧收紧绳,这样实现第二防冻层5整体与井盖4的固定。由于,大部分井盖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打开井盖4的固定挂钩,第二防冻层5一个优选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上防冻部501上开有供固定挂钩伸出的通孔504。第二防冻层5另一个优选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上防冻部50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固定挂钩的容纳耳505。上述第一种第二防冻层5的结构制作相对第二种第二防冻层5结构简单,但是防冻效果稍差于第二种第二防冻层5,第二种第二防冻层5的上防冻部501与容纳耳505为连续的整体,使得防冻等级不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如下:

防冻层放置单元2可拆卸装配在阀门井1端口处,第一防冻层3可拆卸填充于防冻层放置单元2内,这样,在冬季时将防冻层放置单元2安装在阀门井1的端口处,之后选择理想的防冻等级的第一防冻层3,并将第一防冻层3填充入防冻层放置单元2,如此第一防冻层3将井口密封,以隔绝外部的冷源;本实用新型在井盖4外包覆有第二防冻层5,且井盖4装配于阀门井1口并紧压于防冻层放置单元2上,如此,第二防冻层5一方面用于井盖4的防冻,另一方面与第一防冻层3形成二级防冻,第二防冻层5为第一级防冻,第一防冻层3为第二级防冻,这样有效地隔绝冷源,大幅度地提高阀门井1的防冻等级,进而防止阀门井1内的阀门冻伤、冻裂;在夏天时可将防冻层放置单元2及第二防冻层5拆除,也可以不拆除,将防冻层放置单元2内的第一防冻层3替换为能够吸收水分的海绵层等,用于防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