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井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8584发布日期:2020-05-20 03:2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井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井盖装置,属于井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现在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这里先不说别的,单说城市井盖丢失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了;井盖失窃不是小事,行人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没有井盖的陷阱里,不是伤就是死;汽车就可能陷到陷井里,造成人员伤亡;没有井盖的地下水管和通讯设施就有可能造成破坏,损失更是巨大的;再说井盖大量失窃,同样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制止偷窃井盖之风,对社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将电控结构与导流结构相结合,并以无着力点的井盖本体设计,能够有效实现防盗效果的防盗井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盗井盖装置,包括井盖本体、内筒体、沿口桶体、外桶体、底板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通信模块、至少三个微型电控伸缩杆;

其中,井盖本体的表面为圆形,井盖本体的顶面、底面均为平面,井盖本体上设置环绕侧面一周的凹槽;内筒体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井盖本体的外径与内筒体的内径相适应;内筒体竖直应用设置,内筒体的口径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的口径相适应;沿口桶体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沿口桶体的外径与内筒体的内径相适应,沿口桶体固定内嵌设置于内筒体内部,沿口桶体的外壁与内筒体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沿口桶体的中心线与内筒体的中心线相共线;沿口桶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不低于内筒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沿口桶体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低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且沿口桶体顶面敞开口高度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高度之间的差值大于井盖本体的厚度;

沿口桶体外径与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微型电控伸缩杆沿其伸缩杆方向投影的外径,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分别固定内嵌设置于沿口桶体顶部敞开口边缘一周的表面上,且相邻微型电控伸缩杆设置位置间的连线长度彼此相等,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分别位于其所设表面的内部,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电机所设位置的凹槽口分别固定设置盖板,各盖板上分别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的外径相适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的伸缩杆分别竖直向上穿过对应盖板上的通孔,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设置于沿口桶体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中;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高度彼此相同,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同步工作,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顶端高度彼此相同;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均处于最短长度时,井盖本体可分离式、水平置于内筒体顶部敞开口中,井盖本体顶面所在面与内筒体顶部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的顶端与井盖本体底面边缘相接触,井盖本体随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顶端的同步上升而水平上升,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均处于最长长度时,井盖本体侧面凹槽高度高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高度;

外桶体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内筒体的外径小于外桶体的内径,外桶体的高度大于内筒体的高度,外桶体套设于内筒体的外周上,且外桶体的中心线与内筒体的中心线相共线,以及外桶体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以及外桶体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使外桶体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底板为圆形,底板的外径与外桶体的内径相适应,底板水平固定设置于外桶体底面敞开口位置,且底板边缘一周与外桶体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相密封连接,底板表面上以其中心位置为圆心、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圆形通孔,沿内筒体中心线方向投影,该圆形通孔的投影区域与内筒体的投影区域彼此相互覆盖,内筒体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使内筒体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

外桶体内嵌固定设置于地面上、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应的位置,外桶体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地面相平齐,底板上通孔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接;控制模块连接市政供电进行取电,并由控制模块分别为通信模块、以及各微型电控伸缩杆进行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圆柱体和圆锥体,圆柱体端面的外径与所述沿口桶体的内径相适应,圆柱体的其中一端面与所述井盖本体的底面相固定对接,且圆柱体的中心线与井盖本体的中心线相共线,基于所述各微型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均处于最短长度,井盖本体可分离式、水平置于内筒体顶部敞开口中时,圆柱体竖直位于沿口桶体中,且圆柱体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的端面的高度不高于内筒体底部敞开口的高度,以及圆柱体上该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底板上通孔的高度;圆锥体底面的外径与圆柱体端面的外径相等,圆锥体底面与圆柱体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的端面相固定连接,且圆锥体的中心线与圆柱体的中心线相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锥体上锥角的角度大于60度、小于18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的端面的高度与内筒体底部敞开口的高度相等,所述沿口桶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与内筒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均为无刷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盗井盖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以环绕井盖本体外周、框架结构位置上的镂空设计,构建漏水区域,以框架结构与地面的固定连接,通过该漏水区纵向引伸至地下竖直井道侧面的方式,实现向地下井道的排水,同时,引入无着力点结构的井盖本体设计,避免井盖本体被随意由外部打开,实现了防盗,基于此,设计电控抬升结构,通过所设计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同步工作控制,实现由内部对井盖本体的抬升,并结合井盖本体侧面的凹槽,实现对井盖本体的打开,有效提高井盖的防盗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中,针对井盖本体的底面,进一步设计圆柱体和圆锥体相结合的结构,在井盖本体盖设于内筒体顶部敞开口中时,以圆锥体上顶尖竖向向下的结构,结合对圆锥体上锥角角度大于60度、小于180度的限定,针对地下井道可能发生的反涌现象,一方面将反涌的水引向侧面一周的排水口方向,由排水口向上涌出,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反涌水对井盖本体的向上顶力,尽可能避免井盖本体被反涌的水顶开,实现了防反涌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中,针对井盖本体底面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结构设计,进一步设定圆柱体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的端面的高度与内筒体底部敞开口的高度相等,以及设定沿口桶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与内筒体底面敞开口的高度相等,如此针对反涌现象,为反涌的水实现更加合理水流路径规划,以及最大限度保证了反涌水的流量,最大限度避免井盖本体被反涌的水顶开,进一步提升了防反涌效果;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中,针对各微型电控伸缩杆的电机,均进一步设计应用无刷电机,使得整个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体现了防盗井盖装置的人性化设计;

(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应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防盗井盖装置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1.井盖本体,2.内筒体,3.沿口桶体,4.外桶体,5.底板,6.控制模块,7.通信模块,8.微型电控伸缩杆,9.凹槽,10.盖板,11.连杆,12.圆柱体,13.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盗井盖装置,包括井盖本体1、内筒体2、沿口桶体3、外桶体4、底板5和控制模块6,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通信模块7、至少三个微型电控伸缩杆8;其中,井盖本体1的表面为圆形,井盖本体1的顶面、底面均为平面,井盖本体1上设置环绕侧面一周的凹槽9;内筒体2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井盖本体1的外径与内筒体2的内径相适应;内筒体2竖直应用设置,内筒体2的口径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的口径相适应;沿口桶体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沿口桶体3的外径与内筒体2的内径相适应,沿口桶体3固定内嵌设置于内筒体2内部,沿口桶体3的外壁与内筒体2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沿口桶体3的中心线与内筒体2的中心线相共线;沿口桶体3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不低于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的高度,沿口桶体3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低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且沿口桶体3顶面敞开口高度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高度之间的差值大于井盖本体1的厚度;沿口桶体3外径与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微型电控伸缩杆8沿其伸缩杆方向投影的外径,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分别固定内嵌设置于沿口桶体3顶部敞开口边缘一周的表面上,且相邻微型电控伸缩杆8设置位置间的连线长度彼此相等,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分别位于其所设表面的内部,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电机所设位置的凹槽口分别固定设置盖板10,各盖板10上分别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外径相适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的伸缩杆分别竖直向上穿过对应盖板10上的通孔,控制模块6和通信模块7设置于沿口桶体3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中;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高度彼此相同,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在控制模块6的控制下、同步工作,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顶端高度彼此相同;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短长度时,井盖本体1可分离式、水平置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井盖本体1顶面所在面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顶端与井盖本体1底面边缘相接触,井盖本体1随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顶端的同步上升而水平上升,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长长度时,井盖本体1侧面凹槽9高度高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高度;外桶体4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内筒体2的外径小于外桶体4的内径,外桶体4的高度大于内筒体2的高度,外桶体4套设于内筒体2的外周上,且外桶体4的中心线与内筒体2的中心线相共线,以及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以及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11,使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底板5为圆形,底板5的外径与外桶体4的内径相适应,底板5水平固定设置于外桶体4底面敞开口位置,且底板5边缘一周与外桶体4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相密封连接,底板5表面上以其中心位置为圆心、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圆形通孔,沿内筒体2中心线方向投影,该圆形通孔的投影区域与内筒体2的投影区域彼此相互覆盖,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11,使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外桶体4内嵌固定设置于地面上、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应的位置,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地面相平齐,底板5上通孔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接;控制模块6连接市政供电进行取电,并由控制模块6分别为通信模块7、以及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进行供电。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以环绕井盖本体1外周、框架结构位置上的镂空设计,构建漏水区域,以框架结构与地面的固定连接,通过该漏水区纵向引伸至地下竖直井道侧面的方式,实现向地下井道的排水,同时,引入无着力点结构的井盖本体1设计,避免井盖本体1被随意由外部打开,实现了防盗,基于此,设计电控抬升结构,通过所设计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同步工作控制,实现由内部对井盖本体1的抬升,并结合井盖本体1侧面的凹槽9,实现对井盖本体1的打开,有效提高井盖的防盗效果。

基于上述设计防盗井盖装置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井盖本体1的底面,进一步设计圆柱体12和圆锥体13相结合的结构,在井盖本体1盖设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时,以圆锥体13上顶尖竖向向下的结构,结合对圆锥体13上锥角角度大于60度、小于180度的限定,针对地下井道可能发生的反涌现象,一方面将反涌的水引向侧面一周的排水口方向,由排水口向上涌出,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反涌水对井盖本体1的向上顶力,尽可能避免井盖本体1被反涌的水顶开,实现了防反涌效果;针对井盖本体1底面圆柱体12和圆锥体13的结构设计,进一步设定圆柱体12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1的端面的高度与内筒体2底部敞开口的高度相等,以及设定沿口桶体3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与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的高度相等,如此针对反涌现象,为反涌的水实现更加合理水流路径规划,以及最大限度保证了反涌水的流量,最大限度避免井盖本体1被反涌的水顶开,进一步提升了防反涌效果;针对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均进一步设计应用无刷电机,使得整个设计的防盗井盖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体现了防盗井盖装置的人性化设计;针对控制模块6,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应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防盗井盖装置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防盗井盖装置,应用于实际过程当中,具体包括井盖本体1、内筒体2、沿口桶体3、外桶体4、底板5、圆柱体12、圆锥体13和arm处理器,以及分别与arm处理器相连接的通信模块7、至少三个微型电控伸缩杆8。

其中,井盖本体1的表面为圆形,井盖本体1的顶面、底面均为平面,井盖本体1上设置环绕侧面一周的凹槽9;内筒体2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井盖本体1的外径与内筒体2的内径相适应;内筒体2竖直应用设置,内筒体2的口径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的口径相适应;沿口桶体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沿口桶体3的外径与内筒体2的内径相适应,沿口桶体3固定内嵌设置于内筒体2内部,沿口桶体3的外壁与内筒体2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沿口桶体3的中心线与内筒体2的中心线相共线;沿口桶体3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不低于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的高度,沿口桶体3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低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的高度,且沿口桶体3顶面敞开口高度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高度之间的差值大于井盖本体1的厚度。

沿口桶体3外径与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微型电控伸缩杆8沿其伸缩杆方向投影的外径,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均为无刷电机,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分别固定内嵌设置于沿口桶体3顶部敞开口边缘一周的表面上,且相邻微型电控伸缩杆8设置位置间的连线长度彼此相等,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分别位于其所设表面的内部,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电机所设位置的凹槽口分别固定设置盖板10,各盖板10上分别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外径相适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的伸缩杆分别竖直向上穿过对应盖板10上的通孔,arm处理器和通信模块7设置于沿口桶体3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中;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的电机高度彼此相同,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在arm处理器的控制下、同步工作,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顶端高度彼此相同;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短长度时,井盖本体1可分离式、水平置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井盖本体1顶面所在面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顶端与井盖本体1底面边缘相接触,井盖本体1随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顶端的同步上升而水平上升,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长长度时,井盖本体1侧面凹槽9高度高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高度。

圆柱体12端面的外径与所述沿口桶体3的内径相适应,圆柱体12的其中一端面与所述井盖本体1的底面相固定对接,且圆柱体12的中心线与井盖本体1的中心线相共线,基于所述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短长度,井盖本体1可分离式、水平置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时,圆柱体12竖直位于沿口桶体3中,且圆柱体12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1的端面的高度不高于内筒体2底部敞开口的高度,以及圆柱体12上该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底板5上通孔的高度;圆锥体13上锥角的角度大于60度、小于180度;圆锥体13底面的外径与圆柱体12端面的外径相等,圆锥体13底面与圆柱体12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1的端面相固定连接,且圆锥体13的中心线与圆柱体12的中心线相共线。

这里对于上述结构,进一步设计了一种最优方案,即圆柱体12上背向所连井盖本体1的端面的高度与内筒体2底部敞开口的高度相等,所述沿口桶体3底面敞开口的高度与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的高度相等。

外桶体4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内筒体2的外径小于外桶体4的内径,外桶体4的高度大于内筒体2的高度,外桶体4套设于内筒体2的外周上,且外桶体4的中心线与内筒体2的中心线相共线,以及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所在面相共面,以及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11,使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底板5为圆形,底板5的外径与外桶体4的内径相适应,底板5水平固定设置于外桶体4底面敞开口位置,且底板5边缘一周与外桶体4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相密封连接,底板5表面上以其中心位置为圆心、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圆形通孔,沿内筒体2中心线方向投影,该圆形通孔的投影区域与内筒体2的投影区域彼此相互覆盖,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固定连接设置各根连杆11,使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区域构成镂空结构。

将上述所设计防盗井盖装置,应用到具体的实际当中,将外桶体4内嵌固定设置于地面上、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应的位置,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所在面与地面相平齐,底板5上通孔与地下竖直井道口相对接;arm处理器连接市政供电进行取电,并由arm处理器分别为通信模块7、以及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进行供电;操作人员通过手机、或其它与之相匹配的控制终端向其发送下降控制指令,则arm处理器通过与其相连接的通信模块进行接收,并控制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长度均处于最短长度,则此时,将井盖本体1的水平置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时,即圆柱体12竖直位于沿口桶体3中,井盖本体1的顶面与地面相平齐,由于井盖本体1表面无任何着力点,则当井盖本体1置于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中后,从外部很难进行打开,实现了防盗,平时地面的积水则通过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的镂空区域流入,然后由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的镂空区域流入地下竖直井道口当中,当地下竖直井道出现反涌现象时,即地下井道中的水向上涌,不断上升的反涌水与井盖本体1底面圆锥体13的锥面相接触,由于圆锥体13上锥角的角度大于60度、小于180度,则所设计圆锥体13的圆锥面一方面将反涌的水引向侧面一周的排水口方向,即内筒体2底面敞开口边缘一周与底板5上通孔边缘一周之间的镂空区域,再由外桶体4顶面敞开口内边一周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外边一周之间的镂空区域流出至地面;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反涌水对井盖本体1的向上顶力,尽可能避免井盖本体1被反涌的水顶开,实现了防反涌效果;实际应用中,若操作人员想打开井盖本体1,则操作人员通过手机、或其它与之相匹配的控制终端向其发送上升控制指令,则arm处理器通过与其相连接的通信模块进行接收,并控制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的长度伸长,使其均处于最长长度,则井盖本体1随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顶端的同步上升而水平上升,并且各微型电控伸缩杆8上伸缩杆均处于最长长度时,井盖本体1侧面凹槽9高度高于内筒体2顶面敞开口高度,然后操作人员即可通过凹槽9将井盖本体1移出内筒体2顶部敞开口,实现井盖本体1的打开。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