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6980发布日期:2020-04-24 22:11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



背景技术:

双孔主体水龙头是一种可调节水温的冷热水龙头,其具有两个进水口,且分别与冷热水管相连接,热水管另一端连接在热水器上,由于热水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其内部会有较多的碳酸钙之类的杂质,在放水时需要对其进行过滤,以防止人洗漱时杂质进入到口腔,现有的一些该类水龙头不具有过滤效果或者过滤不充分,其流出的水未得到有效净化,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的过滤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以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包括水龙头主体,其中,所述水龙头主体内设有进水口、进水容腔、安装槽、出水容腔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容腔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进水口有两个且分别连通于两所述进水容腔,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启闭水龙头的开关阀芯,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两个分别连通两所述进水容腔的进水孔以及连通于所述出水容腔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口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连接套筒、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水口上,所述出水口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外的限位凸缘,所述第一滤网上端抵触在所述限位凸缘上,其下端抵触在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所述第二滤网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内壁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进水口分别用于连接冷热水管,安装槽用于安装开关阀芯,水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容腔后,通过调节开关阀芯使进水容腔内的水流入到进水孔,然后通过出水孔排入到出水容腔,最后由出水口排出;在出水口上设置有过滤器,通过其上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能有效的对杂质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进行一次过滤,第二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起到双层过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筒内有上下滑动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下方的分水网,所述第二滤网与所述分水网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杆,所述分水网上设有多个环绕其侧壁设置的弹性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套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弹性限位凸起嵌入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上方,所述分水网通过所述弹性限位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上后,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滤网上,且所述第二过滤网上的网孔正对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用于限制所述分水网脱离所述连接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滤网上下活动设置,在第二滤网远离第一滤网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缓冲区,第二滤网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减小,使得排出的水呈缓慢状;在第二滤网抵触在第一滤网上时,第二滤网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增大,使得排出的水较急,通过移动第二滤网来调节水流模式,以方便使用,分水网的作用是起到分水的效果,使排出的水内具有较多的空气,提高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筒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槽,使得弹性限位凸起在滑槽上移动,以防止分水网发生转动,致使第二滤网的网孔无法对准第一滤网的网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网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限位凸起包括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的限位杆以及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底部且另一端抵触在所述限位杆上的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孔,且该端部呈半球状,所述限位杆侧壁上还设有径向向外且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的环形限位板,所述安装孔的端口上还设有限制所述限位杆脱离所述安装孔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分水网,限位杆会向安装孔内移动,致使限位杆端部脱离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然后限位杆在滑槽上滑动,待分水网位于第二限位孔或第一限位孔上后,限位杆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嵌入到第二限位孔或第一限位孔上,达到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筒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滤网上方的橡胶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过滤器在出水口上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龙头主体外表面抛光后电镀有一层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水龙头主体表面光亮,并且还起到防生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出水口上设置有过滤器,通过其上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能有效的对杂质进行过滤;2、将第二滤网上下活动设置,在第二滤网远离第一滤网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缓冲区,第二滤网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减小,使得排出的水呈缓慢状,在第二滤网抵触在第一滤网上时,第二滤网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增大,使得排出的水较急,通过移动第二滤网来调节水流模式,以方便使用;3、分水网起到分水的效果,使排出的水内具有较多的空气,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水龙头主体;11、进水口;12、进水容腔;13、安装槽;131、进水孔;132、出水孔;14、出水容腔;15、出水口;151、限位凸缘;2、过滤器;21、连接套筒;211、第一限位孔;212、第二限位孔;213、滑槽;22、第一滤网;23、第二滤网;24、连接杆;25、分水网;251、安装孔;252、限位杆;253、缓冲弹簧;254、环形限位板;255、盖板;26、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重过滤的双孔主体水龙头结构,包括水龙头主体1,水龙头主体1外表面抛光后电镀有一层铬层,使得整个水龙头主体1表面光亮,并且还起到防生锈的作用。水龙头主体1内设有进水口11、进水容腔12、安装槽13、出水容腔14和出水口15,进水容腔12有两个且对称设置,进水口11有两个且分别连通于两进水容腔12,安装槽13用于安装启闭水龙头的开关阀芯,安装槽13内设有两个分别连通两进水容腔12的进水孔131以及连通于出水容腔14的出水孔132,出水口15上设有过滤器2,过滤器2包括连接套筒21、第一滤网22以及第二滤网23,且第一滤网22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滤网23的网孔直径,连接套筒21通过螺纹连接于出水口15上,出水口15内壁上设有径向向外的限位凸缘151,第一滤网22上端抵触在限位凸缘151上,其下端抵触在连接套筒21的上端,第二滤网23活动设置于连接套筒21内壁下方。

两个进水口11分别用于连接冷热水管,安装槽13用于安装开关阀芯,水从进水口11进入到进水容腔12后,通过调节开关阀芯使进水容腔12内的水流入到进水孔131,然后通过出水孔132排入到出水容腔14,最后由出水口15排出;在出水口15上设置有过滤器2,通过其上的第一滤网22和第二滤网23,能有效的对杂质进行过滤。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连接套筒21内有上下滑动设置且位于第二滤网23下方的分水网25,第二滤网23与分水网25之间设置多个连接杆24,分水网25上设有多个环绕其侧壁设置的弹性限位凸起,连接套筒2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弹性限位凸起嵌入的第一限位孔211和第二限位孔212,第一限位孔211位于第二限位孔212上方,分水网25通过弹性限位凸起卡接于第一限位孔211上后,第二滤网23的上端抵触在第一滤网22上,且第二过滤网上的网孔正对于第一滤网22的网孔,第二限位凹槽用于限制分水网25脱离连接套筒21。

将第二滤网23上下活动设置,在第二滤网23远离第一滤网22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缓冲区,第二滤网23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减小,使得排出的水呈缓慢状;在第二滤网23抵触在第一滤网22上时,第二滤网23上的水的水压会相对增大,使得排出的水较急,通过移动第二滤网23来调节水流模式,以方便使用,分水网25的作用是起到分水的效果,使排出的水内具有较多的空气,提高清洗效果。

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以防止分水网25在上下移动时发生转动,致使第二滤网23的网孔无法对准第一滤网22的网孔,因此连接套筒21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连通于第一限位孔211和第二限位孔212的滑槽213。

进一步优化,如图5和图6所示,分水网25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51,弹性限位凸起包括插接于安装孔251内的限位杆252以及一端位于安装孔251底部且另一端抵触在限位杆252上的缓冲弹簧253,限位杆252另一端伸出安装孔251,且该端部呈半球状,限位杆252侧壁上还设有径向向外且位于安装孔251内的环形限位板254,安装孔251的端口上还设有限制限位杆252脱离安装孔251的盖板255。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分水网25,限位杆252会向安装孔251内移动,致使限位杆252端部脱离第一限位孔211或第二限位孔212,然后限位杆252在滑槽213上滑动,待分水网25位于第二限位孔212或第一限位孔211上后,限位杆252在缓冲弹簧253的作用下嵌入到第二限位孔212或第一限位孔211上,达到定位。

进一步优化,连接套筒21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滤网22上方的橡胶密封圈26,增加过滤器2在出水口15上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