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3711发布日期:2020-05-12 19:31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一般是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公告号为cn2078919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分类收集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弃流井、阀门井,以及雨水收集管道、溢流排放管道、初期雨水收集管道、电动蝶阀、流量传感器、plc控制器。该系统能够自动将含有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分类收集到初期雨水收集池中,以便下一步污水处理;能够将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分类排放,或者收集到后期雨水收集池中加以利用;在雨停后,能够自动清空弃流井内积水,恢复初始状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地表污染物质,长时间过后在弃流井的底部会有淤泥堆积,将弃流井底部和初期雨水收集管道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弃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清理功能高效弃流的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井、阀门井和plc控制器,所述弃流井内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管道和液位计,所述弃流井底部设置有溢流排水管道和初期雨水收集管道,所述溢流排水管道位于所述初期雨水收集管道的上方,所述初期雨水收集管道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蝶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初期雨水收集管道远离所述弃流井的一侧设置连接有初期雨水收集池,所述弃流井底部垂直设置有排淤管道,所述弃流井顶部垂直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淤管道相互错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弃流井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会留存有一些淤泥等杂质,杂质将初期雨水收集管道堵塞后会影响设备的正常的使用,此时打开进水管和排淤管道,进水管的水从高处落下,将底部的杂质进行冲洗,然后通过排淤管道将其排出,进入管道和排淤管道相互错开,避免水流直接进入到排淤管道的内部,导致水流无法对弃流井的底部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远离所述弃流井一侧连接有高压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水泵能够提供具有较大冲击力的水流,便于将弃流井底部积累的杂质冲刷的更为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淤管道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蝶阀,所述第二电动蝶阀和高压水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蝶阀和高压水泵均与plc控制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清洗弃流井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动蝶阀远离所述弃流井的一侧还设置有螺杆,所述排淤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排淤管道的内部还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排淤管道至固定块的内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向齿轮,所述第一斜向齿轮啮合有第二斜向齿轮,所述螺杆沿所述排淤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螺杆靠近所述第二电动蝶阀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斜向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表面设置有螺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淤管道内部设置的具有螺带的螺杆,能够及时的将进入到排淤管道内部的浑浊液进行翻滚,避免杂质将排淤管道堵塞,导致排淤不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淤管道与所述弃流井的连接口处呈喇叭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喇叭状的排淤管道与弃流井的接口处能够及时地将弃流井底部还有杂质的污水及时的排进排淤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期雨水收集池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流孔,所述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流孔便于将够将初期雨水缓慢的排出,盖板能够在初期雨水刚进入时将其封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将其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渗流孔位置大小均相同的通孔,所述盖板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与盖板电连接,便于控制盖板的开合程度,实现对渗流孔的流速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期雨水收集池侧壁上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初期雨水收集池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蒸发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发器可以将初期雨水收集池内的初期雨水进行蒸发排出,一方面起到净化再回收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处理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进水管和排淤管道的技术,从而能够将弃流井底部积累的杂质清理干净,避免杂质堵塞初期雨水收集管道的效果;

2.采用了具有渗流孔和蒸发器的初期雨水收集池的技术,从而能够产生起到将初期雨水同步排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将较为干净的水分通过蒸发器排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初期雨水收集池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弃流井;11、雨水收集管道;12、液位计;13、溢流排水管道;14、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1、第一电动蝶阀;142、流量传感器;15、进水管;151、高压水泵;16、排淤管道;161、第二电动蝶阀;162、螺杆;163、驱动电机;164、固定块;165、第一斜向齿轮;166、第二斜向齿轮;167、固定支架;2、阀门井;3、plc控制器;4、初期雨水收集池;41、渗流孔;42、盖板;43、蒸发器;44、蒸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渗流排水式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井1、阀门井2和plc控制器3,弃流井1内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管道11和液位计12,弃流井1底部设置有溢流排水管道13和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溢流排水管道13和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分别位于弃流井1的两侧,便于将初期雨水收集和后期雨水排出;溢流排水管道13位于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的上方,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蝶阀141和流量传感器142,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远离弃流井1的一侧设置连接有初期雨水收集池4,且初期雨水收集管道14贯穿阀门井2,弃流井1底部垂直设置有排淤管道16,弃流井1顶部垂直设置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与排淤管道16相互错开设置;plc控制器3位于阀门井2的内壁,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弃流井1的底部倾斜设置,进水管15位于较高的一侧的顶部,排淤管道16位于较低的一侧的底部,便于进水管15将弃流井1底部的杂质清洗干净;通过进水管15和排淤管道16之间的配合,将弃流井1的底部清理干净,在清理的时候plc控制器3将第一电动蝶阀141关闭,避免清理后的液体进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4内部。

参照图2,进水管15的远离弃流井1一侧连接有高压水泵151,排淤管道16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动蝶阀161,第二电动蝶阀161和高压水泵151均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淤管道与弃流井1的连接口处呈喇叭状。高压水泵151能够提供冲击力更大的水流,能够将弃流井1底部的杂质清理更为干净;第二电动蝶阀161和高压水泵151均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弃流井1的清理开关和清理时长;呈喇叭状的排淤管道16接口更容易将带有杂质的水流进行受理。

参照图2和图3,第二电动蝶阀161远离弃流井1的一侧还设置有螺杆162,排淤管道16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63,排淤管道16的内部还设置有固定块164,驱动电机163的输出端穿过排淤管道16至固定块164的内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向齿轮165,第一斜向齿轮165啮合有第二斜向齿轮166,螺杆162沿排淤管道16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167,螺杆162靠近第二电动蝶阀161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64与第二斜向齿轮166固定连接,螺杆162表面设置有螺带。驱动电机16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斜向齿轮165的转动带动第二斜向齿轮166转动,与第二斜向齿轮166固定连接的螺杆162做圆周运动吗,避免排淤管道16内混有杂质的污水在里面停留,通过不断地搅拌加速流通,固定块164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堵塞第一斜向齿轮165和第二斜向齿轮166,影响清理效果。

参照图4,初期雨水收集池4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流孔41,初期雨水收集池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盖板42,盖板4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渗流孔41位置大小均相同的通孔,盖板42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初期雨水收集池4侧壁上设置有蒸发器43,初期雨水收集池4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蒸发口44,蒸发口44设置有过滤网,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4中。与plc控制器3电连接的盖板42可以通过表面的通孔与渗流孔41之间的位置控制渗流的速度,位于侧壁上的蒸发器43能够将初期雨水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将水蒸气通过蒸发口44排出。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下雨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道11进入到弃流井1中,此时第一电动蝶阀141和流量计均打开,雨水经过雨水收集管道11进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4内;流量计达到设定的位置后,第一电动蝶阀141关闭后,液位计12上升,雨水经过溢流排水管道13排出;当液位计12再次回到低位时,打开蒸发器43和盖板42,将位于初期雨水收集池4内部的初期雨水处理完后,再次打开第一电动蝶阀141并同时将流量计归零。

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关闭第一电动蝶阀141,同时打开高压水泵151和第二电动蝶阀161以及驱动电机163,高压水对弃流井1的底部进行充分的清理,并通过排淤管道16排出,排淤管道16内的螺杆162在驱动电机163的带动下,将进入到排淤管道16内部的杂质排放干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