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7640发布日期:2020-05-01 16:5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压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水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压坝。



背景技术:

液压坝是指液压混凝土升降坝,是水利科技比较简易的活动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

目前我国建造的液压坝,其升降和支撑由一套设备完成,即升降液压杆既起到活动坝体的升降作用,又起到活动坝体正常挡水时的支撑作用。当升降液压杆在活动坝体正常挡水起支撑作用时,升降液压缸处于自锁状态。升降液压杆的自锁有油路自锁和机械式自锁两种实现方式,当采用油路自锁时,油缸内的油会由于缓慢泄漏回到油箱内,而且还很容易导致油封损坏,最终导致升降液压杆缓慢回缩;当采用机械式自锁时,需要在油缸的柱塞上加装螺母,油缸上升到所要求的位置后,将油缸柱塞上的螺母旋转到底,和油缸缸体接触,这样柱塞就会被固定到所要求的高度了,但是这种自锁方式会使油缸的柱塞和螺母长期处于受力状态,时间久了就会损坏,降低了升降液压杆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升降液压杆无法使用。

液压坝的升降液压杆检修时必须要先塌坝放水,否则就无法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坝,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坝的升降液压杆会缓慢回缩、使用寿命短和不塌坝放水就无法对升降液压杆进行检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液压坝,包括坝基、活动坝体和升降液压杆,活动坝体通过铰链与坝基铰接,升降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的下部和坝基通过铰链铰接且升降液压杆与坝基铰接处位于活动坝体与坝基铰接处右侧,所述升降液压杆与外部液压泵连接,所述坝基上在其与活动坝体铰接处右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支撑杆的上端与活动坝体铰接、下端与凹槽的侧壁和底面均抵接,所述凹槽的底面左侧开设有通孔,顶撑液压缸设置在凹槽下方且其活塞杆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顶撑液压缸与外部液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且等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液压杆为三级液压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凹槽侧壁和底面抵接处均设置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坝体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不锈钢材质且其外部涂覆有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活动坝体上设置了与其铰接的支撑杆,并且在坝基上设置了与支撑杆抵接的凹槽,所以升降液压杆只负责活动坝体的升降,而活动坝体的支撑则由支撑杆来承担。由于支撑杆不是液压装置而是普通的不锈钢棒,所以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且不会回缩。当需要对升降液压杆进行检修时,由于有支撑杆支撑着活动坝体,所以可以直接对升降液压杆进行检修而并不需要先塌坝放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杆与第一凹槽连接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杆与第二凹槽连接示意图;

图3为顶撑液压杆顶起支撑杆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杆端部与凹槽连接细节图;

图5为凹槽与活塞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新型液压坝,包括坝基1、活动坝体2和升降液压杆3,活动坝体2通过铰链与坝基1铰接,升降液压杆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坝体2的下部和坝基1通过铰链铰接且升降液压杆3与坝基1铰接处位于活动坝体2与坝基1铰接处右侧,所述升降液压杆3与外部液压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基1上在其与活动坝体2铰接处右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5,支撑杆4的上端与活动坝体2铰接、下端与凹槽5的侧壁和底面均抵接,所述凹槽5的底面左侧开设有通孔51,顶撑液压缸6设置在凹槽5下方且其活塞杆61设置在通孔51内,所述顶撑液压缸6与外部液压泵连接。

所述凹槽5为长方体结构。

长方体结构的侧壁和底面能够与支撑杆4形成较好的抵接效果。

所述凹槽5的数量为四个且等距设置。

四个且等距设置的凹槽5能实现活动坝体2与坝基1之间多角度调节。

所述升降液压杆3为三级液压杆。

三级液压缸在不工作时可以缩得很短,使活动坝体2的最低高度很小。

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与凹槽5侧壁和底面抵接处均设置圆角41。

圆角41的存在减小了支撑杆4与坝基1表面以及凹槽5内壁和底面的摩擦,使活动坝体2角度的调节更为顺畅。

所述活动坝体2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活动坝体2具有很好的挡水效果。

所述支撑杆4为不锈钢材质且其外部涂覆有防锈涂层。

不锈钢材质且外部涂覆有防锈涂层的支撑杆4具有很好的硬度和防水效果。

当升起液压坝时,操作员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向升降液压杆3和最左侧的顶撑液压缸6中泵入液压油,升降液压杆3逐渐伸长,将活动坝体2顶起至超过预设角度,顶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61伸长,穿过通孔51并超过坝基1的表面,支撑杆4的下端被活塞杆61顶住,无法进入凹槽5中。

2、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控制升降液压杆3和最左侧的活塞杆61交替回缩,直至支撑杆4的下端与最左侧的凹槽5的右侧内壁和底面牢固抵接。

3、操作员工继续通过液压泵控制最左侧的活塞杆61回缩到最小长度并抽去升降液压杆3内所有的液压油。此时由支撑杆4对活动坝体2提供支撑力,而升降液压杆3处于不受压状态。

当减小液活动坝体2与坝基1夹角时,操作员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控制升降液压杆3升起,活动坝体2带动支撑杆4离开凹槽5并升起至坝基1上方。

2、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控制最左侧的顶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61伸长并顶住支撑杆4的下端。

3、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控制升降液压杆3下降,此时支撑杆4的下端由于被最左侧的活塞杆61顶住而无法回缩到最左侧的凹槽5内,当支撑杆4的下端与坝基1表面接触时,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控制最左侧的顶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61回缩到最小长度。

4、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继续控制升降液压杆3下降,支撑杆4下端的圆角41在坝基1上滑行,当支撑杆4的下端滑入到从左至右第二个凹槽5内并与其右侧内壁和底面牢固抵接时,操作员工通过液压泵抽去升降液压杆3内所有的液压油,此时由支撑杆4对活动坝体2提供支撑力,而升降液压杆3处于不受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活动坝体2上设置了与其铰接的支撑杆4,并且在坝基2上设置了与支撑杆4抵接的凹槽5,所以升降液压杆3只负责活动坝体2的升降,而活动坝体2的支撑则由支撑杆4来承担。由于支撑杆4不是液压装置而是普通的不锈钢棒,所以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且不会回缩。当需要对升降液压杆3进行检修时,由于有支撑杆4支撑着活动坝体2,所以可以直接对升降液压杆3进行检修而并不需要先塌坝放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