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708发布日期:2020-05-12 19: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预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湖泊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底泥沉积物中的污染物质大量累积,底泥中的污染物在一定情况下会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形成二次污染,并可能导致蓝藻泛滥、水体黑臭等重大环境问题。对于河道的治理,除了控源截污以外,消除内源污染也是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河道清淤是消除水体内源污染最主要的手段。如何处理并处置清除上来的底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现有的淤泥脱水技术主要有自然晾干和机械脱水,其中自然晾干需要的场地大,而且速度很慢。机械脱水主要有离心脱水、压滤脱水和板框压滤,在处理较低浓度淤泥时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浓缩沉淀,否则处理效率低下,甚至会面临无法处理的情况。真空预压法一般应用于软地基的处理,是在软粘土中设置竖向塑料排水板,再覆盖薄膜封闭,抽气使膜内排水,待处于部分真空状态,排除土中的水分,使土固结以减少地基后期沉降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真空预压法成本低廉,且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目前鲜有将真空预压法应用到河道底泥处理中的实例,且缺少必要的配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从而满足用真空预压法处理河道底泥时的挡水需求,且本实用新型为带多种密封配件的拼装式结构,安装方便,挡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包括底板,于所述底板表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多根立柱,相邻立柱的相对面上均开设第一凹槽,相邻立柱的第一凹槽间均设置多块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的闸板,于闸板端部与第一凹槽的接触处、在各第一凹槽内部设置胶条;在相邻闸板的接触面间、及在最底层闸板与底板的接触面之间均设置密封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各立柱的高度均相同,各立柱均与底板垂直布置;

每块闸板下表面开有“t”字形凹槽,与闸板长度相同的密封条上端嵌接于“t”字形凹槽内;

所述密封条下端为空心结构,每块闸板以及底板的上表面开设用于配合密封条下端空心结构的第二凹槽;

所述密封条下端的空心结构呈椭圆柱状;

底板两侧的立柱均为相对的“u”字形结构,位于两侧立柱之间的一根或多根立柱均为“工”字形结构;

胶条以闸板为中心对称分布于第一凹槽的槽内壁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拼装式的闸板和立柱组合,满足不同河道底泥处理环境的挡水需要,可调节的闸板高度和立柱数量能应对不同的水位高度和水面宽度,安装与使用方便灵活;同时在闸板与立柱、闸板与底板及闸板之间都设有密封结构,挡水性能优秀,解决了目前已真空预压法处理河道底泥时无挡水装置的缺陷,有助于推动廉价高效的真空预压法在河道底泥处理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闸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胶条与立柱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图和剖面示意图。

其中:1、立柱;2、胶条;3、闸板;4、底板;5、密封条;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包括底板4,于底板4表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多根立柱1,相邻立柱1的相对面上均开设第一凹槽6,相邻立柱1的第一凹槽6间均设置多块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的闸板3,于闸板3端部与第一凹槽6的接触处、在各第一凹槽6内部设置胶条2;在相邻闸板3的接触面间、及在最底层闸板3与底板4的接触面之间均设置密封条5。

各立柱1的高度均相同,各立柱1均与底板4垂直布置,每块闸板3下表面开有“t”字形凹槽,与闸板3长度相同的密封条5上端嵌接于“t”字形凹槽内。密封条5下端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呈椭圆柱状,每块闸板3以及底板4的上表面开设用于配合密封条5下端空心结构的第二凹槽7,底板4两侧的立柱1均为相对的“u”字形结构,位于两侧立柱1之间的一根或多根立柱1均为“工”字形结构,所述胶条2以闸板3为中心对称分布于第一凹槽6的槽内壁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闸板3和底板4的材质优选为5mm厚的铝合金,该种材料质量轻且易于拆装;防水用的胶条2和密封条5的材质优选为三元乙丙橡胶,该种材料耐酸碱,耐疲劳腐蚀,使用寿命长,且软硬适中易于安装。

在河道底泥处理现场需要挡水处设置本实用新型,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将连接有立柱1的底板4水平放置固定,将立柱1按所需要的数量固定在底板4上,将闸板3插入相邻立柱1的第一凹槽6内,闸板3的侧边紧贴第一凹槽6内的胶条2,施加外力向下压闸板3使闸板3下方密封条5的椭圆柱状部分嵌入底板4上的第二凹槽7之中,逐渐增大外力至密封条5完全嵌入。椭圆柱状的密封条5在压入过程中更容易定位,压入性能好,压入后连接紧密,不易产生空隙。同时椭圆柱状密封条5为空心结构,空心孔在压入时能平衡柱状结构变形量,使整条密封条5均匀压入第二凹槽7内。按实际需要自下而上逐层增加闸板3数量,相连闸板3之间的连接方式同闸板3和底板4,同样需要将上方闸板3底部的密封条5完全压入下方闸板3上表面的凹槽中,至此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板(4)表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多根立柱(1),相邻立柱(1)的相对面上均开设第一凹槽(6),相邻立柱(1)的第一凹槽(6)间均设置多块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的闸板(3),于闸板(3)端部与第一凹槽(6)的接触处、在各第一凹槽(6)内部设置多个胶条(2);在相邻闸板(3)的接触面间、及在最底层闸板(3)与底板(4)的接触面之间均设置密封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立柱(1)的高度均相同,各立柱(1)均与底板(4)垂直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闸板(3)下表面开有“t”字形凹槽,与闸板(3)长度相同的密封条(5)上端嵌接于“t”字形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5)下端为空心结构,每块闸板(3)以及底板(4)的上表面开设用于配合密封条(5)下端空心结构的第二凹槽(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5)下端的空心结构呈椭圆柱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4)两侧的立柱(1)均为相对的“u”字形结构,位于两侧立柱(1)之间的一根或多根立柱(1)均为“工”字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2)以闸板(3)为中心对称分布于第一凹槽(6)的槽内壁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预压排泥场退水口的挡水装置,包括底板,于底板表面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多根立柱,相邻立柱的相对面上均开设第一凹槽,相邻立柱的第一凹槽间均设置多块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的闸板,于闸板端部与第一凹槽的接触处、在各第一凹槽内部设置胶条;在相邻闸板的接触面间、及在最底层闸板与底板的接触面之间均设置密封条。本实用新型通过拼装式的闸板和立柱组合,满足不同河道底泥处理环境的挡水需要,可调节的闸板高度和立柱数量能应对不同的水位高度和水面宽度;设置多道密封结构,挡水性能优秀,解决了目前已真空预压法处理河道底泥时无挡水装置的缺陷,有助于推动廉价高效的真空预压法在河道底泥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玲;罗荣彪;高扬;袁坤坤;顾晓慧;孙科;刘成;潘建辉;张文娟;沈晚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方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