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8606发布日期:2020-05-20 03:2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市政工程用井盖在日常时候的时候,经常会被大雨产生的水顶起,使得该井盖的使用无法保证稳固性和安全性,让过往行人提心吊胆;

2、现今市政工程用井盖在后期进行检修的时候都是人力抬起整个井盖,若想使得使用时候的牢固,就会造成后期拆装的繁琐,若要拆装方便就会导致安装不牢固及危险性提高,两个无法兼得,整体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包括井盖承重墙,所述井盖承重墙内壁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受力支槽,所述受力支槽内腔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筒,所述电动推筒顶部垂直贯穿连接有支撑铁杆,所述支撑铁杆顶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井盖附箱外壳,所述井盖附箱外壳底部中央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磁铁槽,所述磁铁槽内腔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井盖附箱外壳左右外端表面滑动连接于井盖承重墙内壁,所述井盖附箱外壳内壁顶部水平固定连接有井盖主体,所述井盖主体中央左端垂直贯穿开设有检修孔,所述井盖承重墙右端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撑柱,所述箱体支撑柱顶部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外壳,所述控制箱外壳前端左右两侧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前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门体拉手,且所述控制箱外壳左右两端内壁中央顶部与底部对称水平固定连接有控制支板,所述控制支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筒、支撑铁杆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铁杆与电动推筒结构功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磁铁槽与电磁铁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电磁铁水平横截面尺寸小于磁铁槽水平横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支撑铁杆顶部与电磁铁底部位置处于同一垂直面,所述电磁铁水平横截面尺寸与支撑铁杆水平横截面尺寸一致,所述电磁铁与支撑铁杆功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密封门整体尺寸与控制箱外壳前端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井盖附箱外壳外侧一周与底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箱体保护网。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筒、电磁铁外部分别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电动推筒、电磁铁外部分别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开关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井盖主体并在其底部连接有井盖附箱外壳,当发生井盖承重墙内部蓄水的时候,当水浸满其内部之后,基于井盖附箱外壳的底部两端分别是利用电磁铁的磁力固定连接着支撑铁杆的,即使井盖承重墙内腔被蓄满水,水的浮力不会直接将井盖主体顶起飘走,进而避免大雨天气井盖丢失带来的过往行人调入内部被淹的情况出现,而且该井盖主体底部还连接着长长的井盖附箱外壳,它与井盖承重墙的内壁摩擦也会抵消水的浮力,保证该井盖在日常使用的时候不会被大雨产生的水顶起,使得该井盖的使用能够更加稳固安全。

2、通过设有电磁铁与电动推筒,当需要对该井盖进行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开启控制箱外壳前端的两扇密封门,通过开关面板关闭电磁铁,电磁铁被关闭之后就会丧失磁性,此时再通过开关面板开启电动推筒,利用电动推筒的作用力推高支撑铁杆的同时抬高井盖附箱外壳及其顶部的井盖主体即可,因为电磁铁断电后不再具有磁性也就不会对支撑铁杆产生束缚力,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检修孔可以直接将井盖主体与井盖附箱外壳拆卸出来进行检修即可,当检修之后反向操作即可将其再次安装回去,整个操作流程快捷方便,不仅能够保证井盖主体在日常使用时候的牢固,还能保证后期拆装的便捷,具有很高的整体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箱外壳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井盖附箱外壳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箱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盖承重墙;2、受力支槽;3、电动推筒;4、支撑铁杆;5、井盖附箱外壳;6、磁铁槽;7、电磁铁;8、井盖主体;9、检修孔;10、箱体支撑柱;11、控制箱外壳;12、密封门;13、控制支板;14、开关面板;15、箱体保护网;16、门体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拆装装置,包括井盖承重墙1,井盖承重墙1内壁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受力支槽2,受力支槽2内腔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筒3,电动推筒3顶部垂直贯穿连接有支撑铁杆4,支撑铁杆4顶部均垂直贯穿连接于井盖附箱外壳5,井盖附箱外壳5底部中央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磁铁槽6,磁铁槽6内腔固定连接有电磁铁7,井盖附箱外壳5左右外端表面滑动连接于井盖承重墙1内壁,井盖附箱外壳5内壁顶部水平固定连接有井盖主体8,井盖主体8中央左端垂直贯穿开设有检修孔9,井盖承重墙1右端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箱体支撑柱10,箱体支撑柱10顶部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外壳11,控制箱外壳11前端左右两侧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2,密封门12前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门体拉手16,且控制箱外壳11左右两端内壁中央顶部与底部对称水平固定连接有控制支板13,控制支板13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14。

本实施例中:电动推筒3型号lyx-lx70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开关面板14关闭电磁铁7,电磁铁7被关闭之后就会丧失磁性,此时再通过开关面板14开启电动推筒3,利用电动推筒3的作用力推高支撑铁杆4的同时抬高井盖附箱外壳5及其顶部的井盖主体8即可,因为电磁铁7断电后不再具有磁性也就不会对支撑铁杆4产生束缚力,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检修孔9直接将井盖主体8与井盖附箱外壳5拆卸出来进行检修即可。

具体的,电动推筒3、支撑铁杆4数量均为两个,支撑铁杆4与电动推筒3结构功能相匹配;保证电动推筒3能够顺利对支撑铁杆4进行施力。

具体的,磁铁槽6与电磁铁7数量均为两个,电磁铁7水平横截面尺寸小于磁铁槽6水平横截面尺寸;在操作的时候支撑铁杆4会插入至磁铁槽6内部并借助电磁铁7的磁力固定在磁铁槽6内部。

具体的,支撑铁杆4顶部与电磁铁7底部位置处于同一垂直面,电磁铁7水平横截面尺寸与支撑铁杆4水平横截面尺寸一致,电磁铁7与支撑铁杆4功能相匹配;保证支撑铁杆4能够顺利插入至磁铁槽6内部并接触到电磁铁7表面。

具体的,密封门12整体尺寸与控制箱外壳11前端尺寸一致,密封门12数量为两个;密封门12外设有密封锁,配合工作人员在不操作的时候能够对控制箱外壳11进行安全密封。

具体的,井盖附箱外壳5外侧一周与底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箱体保护网15;保证井盖主体8及井盖附箱外壳5的贯通性。

具体的,电动推筒3、电磁铁7外部分别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电动推筒3、电磁铁7外部分别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开关面板14;工作人员能够利用开关面板14对电磁铁7与电动推筒3进行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基于井盖主体8并在其底部连接有井盖附箱外壳5,当发生井盖承重墙1内部蓄水的时候,当水浸满其内部之后,基于井盖附箱外壳5的底部两端分别是利用电磁铁7的磁力固定连接着支撑铁杆的,即使井盖承重墙1内腔被蓄满水,水的浮力不会直接将井盖主体8顶起飘走,进而避免大雨天气井盖丢失带来的过往行人调入内部被淹的情况出现,而且该井盖主体8底部还连接着长长的井盖附箱外壳5,它与井盖承重墙1的内壁摩擦也会抵消水的浮力,保证该井盖在日常使用的时候不会被大雨产生的水顶起,使得该井盖的使用能够更加稳固安全,然后当需要对该井盖进行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开启控制箱外壳11前端的两扇密封门12,通过开关面板14关闭电磁铁7,电磁铁7被关闭之后就会丧失磁性,此时再通过开关面板14开启电动推筒3,利用电动推筒3的作用力推高支撑铁杆4的同时抬高井盖附箱外壳5及其顶部的井盖主体8即可,因为电磁铁7断电后不再具有磁性也就不会对支撑铁杆4产生束缚力,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检修孔9直接将井盖主体8与井盖附箱外壳5拆卸出来进行检修即可,当检修之后反向操作即可将其再次安装回去,整个操作流程快捷方便,不仅能够保证井盖主体8在日常使用时候的牢固,还能保证后期拆装的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