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8401发布日期:2020-05-06 20: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绿化景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利用包括雨水的收集、储存、控制并高效利用等过程。雨水用途包括:补充地下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城市杂用、居民杂用和工业用水等,由此可见,雨水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发展较快,但是在我国以往的城镇雨水排水工程中主要以排放为主,雨水的利用率较低,城市道路上的大量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水体,针对此部分雨水的收集较容易实现,在其排入水体之前,可通过道路边缘的排水结构改造而实现,但是针对绿化景观较多的区域,仅仅能够进行雨水的吸收,而没有办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再利用,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会在绿化景观区域堆积,从而使得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泥砾等滞留在其中,导致绿化带的净水能力和消纳能力下降。

鉴于上述现有的绿化景观排水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

所述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砾石过滤层和防水层;所述种植土壤层与砾石过滤层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所述砾石过滤层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

所述雨水收集器包括与所述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之间的槽体,以及对所述槽体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还包括贯穿所述顶盖的若干节流杆,各所述节流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各所述节流杆底部设置有塞体,所述塞体对位于所述槽体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所述安装壁上的贯通孔和所述溢流管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包括用于贯穿所述节流杆的中间段,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段两侧的两下滑段,所述通水孔设置于所述下滑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所述槽体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凸起,所述槽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顶盖超出所述槽体边缘,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段与所述中间段中间通过扭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包括下水段,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水段两侧且自与所述下水段的连接处向上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下水段上包括与所述塞体运动方向平行的两漏水板,所述漏水板沿不同高度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塞体在两所述漏水板贴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节流杆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器与所述溢流管在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壁上的贯通孔设置于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局部嵌设于所述砾石过滤层内。

进一步地,两所述槽体之间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贴合于所述砾石过滤层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当有少量雨水作用时,连接板具有较小的位移量,使得槽体内雨水通道的开度较大,雨水自雨水收集器向砾石过滤层流通,雨水在土壤内顺利的自上而下浸润土壤,伴随雨量的逐渐增大,连接板移动量增加,槽体内雨水通道的开度与雨量的大小负相关,节流后的雨水通过基坑侧壁上与位于安装壁上的贯通孔联通的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而实现再利用。当雨量进一步增大至槽体内雨水通道完全关闭时,雨水收集器的导水能力发挥至百分之百,实现第一级的导流,于此同时,向砾石过滤层流通的雨水量也进一步的提升,当到达砾石过滤层底部时,可通过溢流管上的贯穿孔而进入到溢流管内,从而通过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实现第二级的导流,雨水在蓄水池被收集后,可通过过滤等操作而用于浇灌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雨水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复位弹簧);

图3为雨水收集器的剖视图;

图4为雨水收集器去除顶盖和复位弹簧后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过滤网对两雨水收集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雨水收集器3、安装壁31、槽体32、下水段32a、坡面32b、漏水板32c、凹槽32d、顶盖33、中间段33a、下滑段33b、凸起33c、节流杆34、连接板35、塞体36、复位弹簧37、防水层4、溢流管5、过滤网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3所示,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和防水层4;种植土壤层1与砾石过滤层2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3,砾石过滤层2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5;雨水收集器3包括与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31、设置于两安装壁31之间的槽体32,以及对槽体32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33,还包括贯穿顶盖33的若干节流杆34,各节流杆34顶部设置有连接板35,各节流杆34底部设置有塞体36,塞体36对位于槽体32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连接板35与顶盖3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7;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和溢流管5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

本发明中的上述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对基坑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在底部设置防水层4,具体可采用多层防水土工膜,在防水层4上按照设定间距进行溢流管5的安装,溢流管5上的贯穿孔优选沿周向均匀分布,从而对各个角度的水分进行导向,随后进行砾石过滤层2的铺设,其中,砾石过滤层2可包括多层结构,可自上至下设置细砾层和粗砾层,粒径在10~50mm之间选择,厚度控制在50±20cm,在此层级铺设完成后,安装雨水收集器3,需保证其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雨水能够均匀的被导出,最后进行种植土壤层1的铺设,可采用常规的种植土,厚度在30~50cm为优,从而保证植物的有效生长。

在整个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当有少量雨水作用时,位于连接板35顶部的土壤在雨水的拍打和吸收雨水后重力增加的情况下,对连接板35的作用较小,具有较小的位移量,使得槽体32内雨水通道的开度较大,在雨水在土壤内顺利的自上而下浸润土壤,当到达雨水收集器3时,自顶盖33的通水孔进入槽体32内,在自槽体32底部向砾石过滤层2流通,当然由于雨量较小,达到此部分的雨水较少,整个少量降雨的过程中,雨水收集器3和溢流管5几乎不发挥作用,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但伴随雨量的逐渐增大,位于连接板35顶部的土壤在雨水的拍打和吸收雨水后重力增加的情况下对连接板35的作用力增加,使其向下移动的趋势更加明显,从而使得槽体32内雨水通道的开度减小,在此过程中,通过顶盖33的通水孔进入槽体32内的雨量也增多,从而使得节流后的雨水通过基坑侧壁上与位于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联通的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而实现再利用。其中,优选复位弹簧37套设于节流杆34外围,从而实现其对连接板35位置恢复的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当雨量进一步增大至槽体32内雨水通道完全关闭时,雨水收集器3的导水能力发挥至百分之百,实现第一级的导流,与此同时,向砾石过滤层2流通的雨水量也进一步的提升,当到达砾石过滤层2底部时,可通过溢流管5上的贯穿孔而进入到溢流管5内,从而通过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实现第二级的导流。雨水在蓄水池被收集后,可通过过滤等操作而用于浇灌等。优选雨水收集器3与溢流管5在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级的导流和第二级的导流可在不同的横向方位上共同的发挥作用,从而保证种植土壤层1的整体稳定性,其中,雨水收集器3和溢流管5的设置密度和长度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设定。

在本发明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定期翻土或者在土壤中添加膨胀土的方式使得种植土壤层1保证足够的蓬松度,从而使得节流杆34的移动灵敏性得到保证,确保最终整个系统排水的有效性,具体的,在翻土的过程中,可进行局部的增效操作,即对雨水收集器3顶部的土壤进行自上而下彻底的疏松,而在其他区域仅进行表层的松土即可。在对系统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连接板35顶部至土壤表层的深度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20~30cm的厚度为优,其中,可在顶盖33上设置蒙皮结构,对包括连接板35和复位弹簧37在内的部分进行包覆,可选择橡胶材料,从而降低土壤对节流杆34运动的影响,从而可提高贯通节流杆34的孔位的孔径,避免其运动过程中的卡死现象。

在整个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可通过局部的降雨试验而判断雨水收集器3工作的有效性,从而确定维护的时间,判断其工作的效果。通过本发明中的上述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在降雨量较少时,通过绿化景观本身的净水能力和消纳能力维护生态的平衡,而当雨水量提高时,根据不同的雨水量进行不同层次的处理,自动的实现雨水影响的有效应对,一方面确保绿化景观的生态性,也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3,顶盖33包括用于贯穿节流杆34的中间段33a,以及对称设置于中间段33a两侧的两下滑段33b,通水孔设置于下滑段33b上。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下滑段33b的设置,使得在土壤被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发生局部的形态变化,即位于中间段33a顶部的土壤会获得沿下滑段33b向下滑动的趋势,此种趋势的获得会提高节流杆34动作的灵敏性,因为其动作的实施主要依靠土壤的作用,可保证整个雨水收集器3更有效的工作,但在此过程中,由于整个排水系统上表面所受到的雨水的作用力是平均的,因此不会对地面的平整性造成影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3~5,顶盖33与槽体32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凸起33c,槽体32的边缘设置有与凸起33c适配的凹槽32d,顶盖33超出槽体32边缘,凸起33c在凹槽32d内滑动设置,从而降低顶盖33和槽体32连接的难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只需在槽体32安装后将顶盖33盖设于其上即可,顶盖33超出槽体32边缘的部分会对槽体32内部进行保护,避免土壤的进入,同时通过凸起33c与凹槽32d的适应性配合保证了二者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下滑段33b与中间段33a中间通过扭簧铰接,通过对顶盖33的上述结构改进,使得雨量增大时整个顶盖33会具有展开的趋势,此种趋势的获得一方面可通过顶盖33所获得的柔性而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展开面积的增大而保证整个雨水收集器3的稳定性,降低倾斜的风险,除此之外,也可增加对雨水的接收面积,从而使得雨水更多的进入到槽体32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槽体32包括下水段32a,以及对称设置于下水段32a两侧且自与下水段32a的连接处向上倾斜设置的坡面32b,下水段32a上包括与塞体36运动方向平行的两漏水板32c,漏水板32c沿不同高度设置有漏水孔,塞体36在两漏水板32c之间贴合运动。在此,对槽体32内雨水通道的开度调节方式进行了优化,进入的雨水沿坡面32b达到下水段32a,可沿漏水板32c上不同高度的漏水孔流出至砾石过滤层2上,而被节流下的多余雨水则通过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而实现再利用,当所有漏水孔均关闭时,则全部进入到导水结构中全部快速排出,实现对绿化景观的有效保护。

其中,通过坡面32b的设置,还可实现进入到槽体32内的土壤的收集,土壤下落至坡面32b与漏水板32c之间,只需抬高位于漏水板32c最底部的落水孔的高度,即可降低土壤进入到砾石过滤层2的几率,从而保证砾石过滤层2的清洁度,而土壤会在雨水向导水结构中流通的过程中随水流而流出。

优选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设置于底部,从而使得槽体32内的雨水可实现彻底的有效循环,先进先出,完全排净。

为了保证雨水收集器3的安装稳定性,槽体32局部嵌设于砾石过滤层2内,因为砾石过滤层2的结构稳定性较强,雨水对其结构的影响较弱,因此将槽体32局部嵌设于其内可使得槽体32获得稳定的支撑。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如图6所示,两槽体32之间连接有过滤网6,过滤网6贴合于砾石过滤层2表面,通过过滤网6的设置可将多个雨水收集器3形成整体,提高雨水收集器3位置的稳定性,另外还可避免土壤进入砾石过滤层2而影响其过滤效果,其中,过滤网6可选择塑料筛板或金属筛板。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