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5373发布日期:2020-09-01 19: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现有的绿色建筑大部分设有绿色屋顶,绿色屋顶上设置有种植基质,种植基质上种植有植被,具有截留雨水、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等功能,并可有效缓解城市洪涝、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授权公告号为cn20796944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屋顶,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用于栽植植物的植栽箱,落入植栽箱内的雨水会通过透水孔流到蓄水腔中,将雨水收集起来。收集的雨水可通过浇灌装置喷出到植栽箱内的轻质土壤层上,用于为植栽箱内的植被提供水分,很好的利用了降雨带来的水资源,具有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植栽箱及其内栽种的植物均裸露设置在屋顶,下暴风雨时雨水会疯狂冲击植栽箱,从而导致植栽箱以及植栽箱内植物遭受损伤,导致植物带来的节能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其具有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于屋顶的植栽箱、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遮挡机构、挡板、浇灌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植栽箱用于栽植植物;所述植栽箱具有开口,所述挡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植栽箱的外侧壁上,所述挡板用于转动至遮挡所述开口,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挡板转动;所述第一集水箱的上方设有第一集水口,所述第二集水箱的上方设有第二集水口;所述遮挡机构位于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之间,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均可活动,所述第一遮挡板用于运动至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集水口,所述第二遮挡板用于运动至打开或关闭第二集水口;所述浇灌机构包括浇灌管,所述浇灌管与所述第一集水箱和/或第二集水箱内部连通,所述浇灌管用于对植载箱内部浇灌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小雨时雨水能够被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收集,然后第一集水箱和/或第二集水箱内的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浇灌管对植栽箱内置物进行浇水,从而雨水进行了收集利用、利于环保节能。同时,在下暴风雨时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挡板转动至遮挡植栽箱的开口,第一遮挡板能够运动至遮挡第一集水箱的第一集水口,第二遮挡板能够运动至遮挡第二集水箱的第二集水口,从而下暴风雨时植栽箱内植物不易被雨水冲刷以及暴风吹拂,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也不易被雨水冲刷受损,故植栽箱内植物不易由于暴风雨受损,植物不易受损,从而植物能够保持其具有的节能效果,同时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不易受损,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资源对其进行维修,节省能源,故该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具有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轮、蜗杆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植栽箱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能够驱动蜗杆转动,从而与之啮合的蜗轮转动,进而转轴转动,由于转轴与挡板的一端固定,所以转轴转动时挡板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挡板能够转动至遮挡开口,在下暴风雨时雨水不易冲刷植栽箱内植物对植物造成伤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集水箱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遮挡板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遮挡板用于沿第一导向槽运动至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集水口;所述第二集水箱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遮挡板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遮挡板用于沿第二导向槽运动至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集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第一遮挡板在运动时会沿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运动,第二遮挡板在运动时会沿着第二导向槽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运动更精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挡机构还包括连接杆、转动杆和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滑移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遮挡板远离第一集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内滑移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遮挡板远离第二集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时,转动杆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在转动杆的带动下会沿相反的方向运动,故只需使用一个第二电机作为驱动器件便能驱动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同时运动,无需使用两个驱动器件分别对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进行驱动,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集水箱内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集水箱内水位、且生成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集水箱内的水位,当第一集水箱内水位过高时,第二电机开启以使第一遮挡板关闭第一集水口,从而第一集水箱不再收集雨水,当第一集水箱内水位过低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遮挡板打开第一集水口,从而第一集水箱开始收集雨水,第一集水箱的第一集水口的打开或闭合能够自动控制,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清洁机构和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之间,所述遮挡机构设置在所述收集箱上;所述第一集水箱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第一集水箱具有与收集箱内部连通的排污口,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可活动的设置在过滤板上,所述推板用于运动时将过滤板上的杂物由排污口推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上堆积过多杂物时,过滤板的过滤速度下降,进而导致第一集水箱的集水速度下降,此时推板能够将过滤板上的杂物由排污口推出,从而杂物不易在过滤板上堆积,过滤板能够保持过滤速度,第一集水箱的集水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污口处设有阻挡门,所述阻挡门的下端与排污口处的侧壁铰接,所述阻挡门用于转动至打开或关闭排污口;所述阻挡门与排污口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提供所述阻挡门转动至关闭排污口的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杂物垃圾在被推板由排污口推出后,扭簧能够自动控制阻挡门关闭,从而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收集箱内导致第一集水箱内集水过少,故第一集水箱的集水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板倾斜设置、且靠近排污口的一端为较低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上的杂物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更顺畅的由排污口排出,从而过滤板的清洁较为方便,过滤板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第三电机、丝杆、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块和导向杆,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和导向杆相对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上,所述丝杆沿过滤板较高的一端至较低的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移动块螺纹套设在丝杆上,所述第二移动块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推板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能够驱动丝杆转动,由于推板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固定连接,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所以丝杆转动时第一移动块无法跟随丝杆转动,第一移动块此时会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推板也会跟随第一移动块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推板能够将过滤板上的杂物经由排污口推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浇灌管穿入所述植栽箱内部、且与所述植栽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浇灌管上设有多个与浇灌管内部连通的出水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出水头能更均匀充分的对植栽箱内植物进行浇水,从而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该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具有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2.下暴风雨时雨水不易冲刷植栽箱内植物对植物造成伤害;

3.节省了成本;

4.杂物不易在过滤板上堆积,过滤板能够保持过滤速度,第一集水箱的集水效果好;

5.过滤板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

6.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构与过滤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栽箱;2、第一集水箱;3、第二集水箱;4、挡板;5、遮挡机构;51、第一遮挡板;52、第二遮挡板;53、连接杆;54、转动杆;55、第二电机;56、第一滑移槽;57、第一滑块;58、第二滑移槽;59、第二滑块;6、浇灌机构;61、浇灌管;62、出水头;7、驱动机构;71、第一电机;72、蜗轮;73、蜗杆;74、转轴;8、清洁机构;81、推板;82、第三电机;83、丝杆;84、第一移动块;85、第二移动块;86、导向杆;9、收集箱;10、开口;11、第一集水口;12、第二集水口;13、第一导向槽;14、第二导向槽;15、水位检测传感器;16、过滤板;17、排污口;18、阻挡门;19、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于屋顶的植栽箱1、第一集水箱2、第二集水箱3、遮挡机构5、挡板4、浇灌机构6和驱动机构7,植栽箱1用于栽植植物,植栽箱1可为方形箱,植栽箱1具有开口10,开口10位于植栽箱1的顶端,挡板4可转动的设置在植栽箱1的外侧壁上,挡板4用于转动至遮挡开口10,挡板4遮挡开口10时,下暴风雨时植栽箱1内植物不易被雨水冲刷以及暴风吹拂,植栽箱1内植物不易由于暴风雨受损,植物不易受损,从而植物能够保持其具有的节能效果。

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挡板4转动,关于驱动机构7的具体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蜗轮72、蜗杆73和转轴74,第一电机71设置在植栽箱1的外侧壁上,第一电机71与植栽箱1外侧壁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与蜗杆73连接,蜗杆73与蜗轮72啮合,蜗轮72固定套设在转轴74上,蜗轮72与转轴74的连接方式可为键连接,转轴74与挡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1能够驱动蜗杆73转动,从而与之啮合的蜗轮72转动,进而转轴74转动,由于转轴74与挡板4的一端固定,所以转轴74转动时挡板4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挡板4能够转动至遮挡开口10,在下暴风雨时雨水不易冲刷植栽箱1内植物对植物造成伤害。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集水箱2的上方设有第一集水口11,第二集水箱3的上方设有第二集水口12,从而下小雨时雨水能够被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收集。该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还包括清洁机构8和收集箱9,收集箱9设置在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之间,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内部结构相同,但高度不同。以下以第一集水箱2为例详细说明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内部具体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集水箱2内部设有过滤板16,第一集水箱2具有与收集箱9内部连通的排污口17,过滤板16倾斜设置、且靠近排污口17的一端为较低的一端。故过滤板16上的杂物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更顺畅的由排污口17排出,从而过滤板16的清洁较为方便,过滤板16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清洁机构8包括推板81,推板81可活动的设置在过滤板16上,推板81用于运动时将过滤板16上的杂物由排污口17推出。过滤板16上堆积过多杂物时,过滤板16的过滤速度下降,进而导致第一集水箱2的集水速度下降,此时推板81能够将过滤板16上的杂物由排污口17推出,从而杂物不易在过滤板16上堆积,过滤板16能够保持过滤速度,第一集水箱2的集水效果好。

关于推板81活动的具体设置,如图5所示,清洁机构8还包括第三电机82、丝杆83、第一移动块84、第二移动块85和导向杆86,第三电机82的输出轴与丝杆83固定连接,第三电机82固定设置在过滤板16上,丝杆83和导向杆86相对设置在过滤板16上,丝杆83沿过滤板16较高的一端至较低的一端的方向延伸,导向杆86的长度轴线与丝杆83的长度轴线平行。第一移动块84螺纹套设在丝杆83上,第二移动块85套设在导向杆86上,推板8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8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推板81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块85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第三电机82能够驱动丝杆83转动,由于推板8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84固定连接,推板81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块85固定连接,所以丝杆83转动时第一移动块84无法跟随丝杆83转动,第一移动块84此时会沿着丝杆83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推板81也会跟随第一移动块84沿丝杆83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推板81能够将过滤板16上的杂物经由排污口17推出,从而过滤板16不易堵塞导致过滤速率下降,从而第一集水箱2内的集水速率能够保持在较快的速度,故第一集水箱2的集水效果好。

优选的,回看图1,排污口17处设有阻挡门18,阻挡门18的下端与排污口17处的侧壁铰接,阻挡门18用于转动至打开或关闭排污口17;阻挡门18与排污口17侧壁的铰接处设有扭簧19,扭簧19用于提供阻挡门18转动至关闭排污口17的力。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杂物垃圾在被推板81由排污口17推出后,扭簧19能够自动控制阻挡门18关闭,从而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收集箱9内导致第一集水箱2内集水过少,故第一集水箱2的集水效果好。

此外,如图3所示,遮挡机构5设置在收集箱9的上端,遮挡机构5包括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均可活动,第一遮挡板51用于运动至打开或关闭第一集水口11,第二遮挡板52用于运动至打开或关闭第二集水口12。在下暴风雨时驱动机构7能够驱动挡板4转动至遮挡植栽箱1的开口10,第一遮挡板51能够运动至遮挡第一集水箱2的第一集水口11,第二遮挡板52能够运动至遮挡第二集水箱3的第二集水口12,从而下暴风雨时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也不易被雨水冲刷受损,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不易受损,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资源对其进行维修,节省能源。

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集水箱2上设有第一导向槽13,第一遮挡板51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3内,第一导向槽13可设置在第一集水箱2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一遮挡板51的一侧插入第一集水箱2一侧的第一导向槽13,第一遮挡板51的另一侧插入第一集水箱2另一侧的第一导向槽13。第一遮挡板51用于沿第一导向槽13运动至打开或关闭第一集水口11。第一导向槽13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第一遮挡板51的运动更精准。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集水箱3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4,第二遮挡板52可活动的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4内,具体的,第二导向槽14可设置在第二集水箱3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二遮挡板52的一侧插入第二集水箱3一侧的第二导向槽14,第二遮挡板52的另一侧插入第二集水箱3另一侧的第二导向槽14,第二遮挡板52用于沿第二导向槽14运动至打开或关闭第二集水口12。第二导向槽14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第二遮挡板52在运动时会沿着第二导向槽14的方向运动,第二遮挡板52的运动更精准。

关于遮挡机构5的具体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遮挡机构5还包括连接杆53、转动杆54和第二电机55,转动杆54转动杆54的一端由收集箱9的一侧穿入收集箱9内部、且端部与收集箱9相对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电机55用于驱动转动杆54转动。连接杆53的一端设有第一滑移槽56,第一滑移槽56内滑移设有第一滑块57,第一滑块57与第一遮挡板51远离第一集水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移槽58,第二滑移槽58内滑移设有第二滑块59,第二滑块59与第二遮挡板52远离第二集水箱3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转动杆54与连接杆5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5驱动连接杆53转动时,转动杆54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在转动杆54的带动下会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一遮挡板51能够运动至打开或闭合第一集水口11,第二遮挡板52能够运动至打开或闭合第二集水口12,同时只需使用一个第二电机55作为驱动器件便能驱动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同时运动,无需使用两个驱动器件分别对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进行驱动,节省了成本。

优选的,回看图3,第一集水箱2内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15,水位检测传感器15用于检测第一集水箱2内水位、且生成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二电机55。水位检测传感器15能够检测第一集水箱2内的水位,当第一集水箱2内水位过高时,第二电机55开启以使第一遮挡板51关闭第一集水口11,从而第一集水箱2不再收集雨水,当第一集水箱2内水位过低时,第二电机55驱动第一遮挡板51打开第一集水口11,从而第一集水箱2开始收集雨水,第一集水箱2的第一集水口11的打开或闭合能够自动控制,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最后,回看图1,浇灌机构6包括浇灌管61,浇灌管61与第一集水箱2和/或第二集水箱3内部连通,浇灌管61用于对植载箱内部浇灌水。具体的,浇灌管61穿入植栽箱1内部、且与植栽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浇灌管61上设有多个与浇灌管61内部连通的出水头62,出水头62可为常见的浇水的喷头。多个出水头62能更均匀充分的对植栽箱1内植物进行浇水,从而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下小雨时雨水能够被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收集,然后第一集水箱2和/或第二集水箱3内的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浇灌管61对植栽箱1内置物进行浇水,从而雨水进行了收集利用、利于环保节能。同时,在下暴风雨时第一电机71能够驱动蜗杆73转动,从而与之啮合的蜗轮72转动,进而转轴74转动,由于转轴74与挡板4的一端固定,所以转轴74转动时挡板4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挡板4能够转动至遮挡开口10,从而下暴风雨时植栽箱1内植物不易被雨水冲刷以及暴风吹拂,故植栽箱1内植物不易由于暴风雨受损,植物不易受损,从而植物能够保持其具有的节能效果。此外,在下暴风雨时第二电机55能够驱动连接杆53转动,此时转动杆54也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一遮挡板51和第二遮挡板52在转动杆54的带动下会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一遮挡板51能够沿第一导向槽13的方向运动至闭合第一集水口11,第二遮挡板52能够沿第二导向槽14的方向运动至闭合第二集水口12,第一集水箱2和第二集水箱3也不易被雨水冲刷受损,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资源对其进行维修,节省能源,故该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具有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