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5821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门式框架和底部连接件进行组装,组装成钢筋架组件;

s2,铺设多根预应力钢绞线,将预应力钢绞线一端连接于所述门式框架顶部,另一端依次铺设在所述门式框架一侧、绕过底部连接件、铺设所述门式框架另一侧后,连接在所述门式框架顶部,从而将多根预应力钢绞线铺设在门式框架两侧,对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用锚具锁紧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两端端部;

s3,将钢筋架组件吊入预先挖好的地下连续墙孔槽,定位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混凝土构件,冠梁浇筑前将拆除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两端的锚具,在所述门式框架顶部绑扎冠梁钢筋,在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端部处安装泡沫穴模,浇筑冠梁混凝土,后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封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框架包括上横梁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横梁的两根钢柱,所述底部连接件为螺旋箍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组件两个侧面均安装有若干个保护层垫架,所述保护层垫架内安装有多根水平分布钢筋,所述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钢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组件两个侧面均布置有多根竖向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组件内设置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与所述竖向钢筋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铺设所述钢筋架组件一侧的保护层垫架和水平分布钢筋,将所述水平分布钢筋与两侧所述钢柱进行焊接,将所述保护层垫架和相应所述水平分布钢筋焊接,捆扎各所述竖向钢筋,将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铺设在所述门式框架一侧,安装所述桁架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绕过螺旋箍筋后铺设在门式框架另一侧;

铺设所述钢筋架组件另一侧的竖向钢筋并将其与所述桁架钢筋焊接,并将所述钢筋架组件该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保护层垫架铺设及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应力钢绞线折弯过程中,螺旋箍筋安装有若干根支承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在螺旋箍筋处弯成半圆形折弯,半圆形折弯与相应所述支承钢筋进行绑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组件的每个侧面上,所述竖向钢筋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后,用微膨胀混凝土对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端进行封闭,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直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预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门式框架和底部连接件进行组装,组装成钢筋架组件;S2,铺设多根预应力钢绞线,将预应力钢绞线一端连接于所述门式框架顶部,另一端依次铺设在所述门式框架一侧、绕过底部连接件、铺设所述门式框架另一侧后,连接在所述门式框架顶部,从而将多根预应力钢绞线铺设在门式框架两侧;S3,将钢筋架组件吊入预先挖好的地下连续墙孔槽,定位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混凝土构件。本发明中,通过将预应力钢绞线沿墙厚对称布置,底部绕过底部连接件,再对预应力钢绞线拉紧固定后可以使钢筋架组件不易变形,且预应力钢绞线的绕线方式容易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易觉;龙再明;朱劲锋;陈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