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00752发布日期:2020-11-04 03:5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路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档结构物,它具有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和道路工程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的作用。按照构造形式的不同,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在修建挡土墙时,为了保证墙后路基和挡土墙自身的稳定,做好挡土墙的墙后排水十分重要。现有挡土墙的墙后排水主要是通过在墙后设置反滤层、墙内设置泄水孔来实现,但是一旦反滤层或泄水孔出现堵塞,挡土墙的排水系统将面临瘫痪,严重威胁道路工程的使用安全。此外,反滤层和泄水孔堵塞的维修通常相当麻烦,有时甚至需要拆除整面墙体,造成后期维修耗资巨大。因此,现有的技术措施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及使用方法,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操作简便,防止雨水管堵塞,维修方便,可显著减小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后期维修费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套设于外管内,内管的内腔沿排水方向依次划分为反滤区和排水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管通过螺纹与外管套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管的长度大于外管长度。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反滤区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有粗粒径集料区、中粒径集料区、细粒径集料区和特细粒径集料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粗粒径集料区、中粒径集料区、细粒径集料区和特细粒径集料区中的集料粒径依次减小。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挡土墙排水装置还包括多个集料杯,各集料区对应粒径的集料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集料杯中,各集料杯套设于内管中相应集料区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集料杯底部设置有密孔网,密孔网的孔径比集料杯中所装集料粒径小。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管的内圈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布置于反滤区内,集料杯套设于环形凹槽内。

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挡土墙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管预埋至挡土墙的泄水孔中;

2)将相应粒径的集料装入对应的集料杯中,再将各集料杯依次放入内管的反滤区中相应位置;

3)待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将内管安装至外管,并将内管和外管连接牢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出现排水装置堵塞的现象时,将内管从外管内拆下,再将内管反滤区中的集料杯依次取出,然后将集料杯内部的集料经过清洗或更换后,再重复步骤2)和3),重新将内管安装至外管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操作简便,排水管内管和外管相互套接安装与拆卸,内管中反滤区可有效过滤挡土墙后填料中被水带出的细料,防止雨水管堵塞,当排水装置堵塞后,可通过旋转内管将内管和外管分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挡土墙排水系统易堵塞且堵塞后维修不便的缺点,可显著减小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后期维修费用。

2、反滤区中的集料也可通过集料杯很方便地更换或清理;当排水装置堵塞后,可通过旋转内管将内管和外管分离,然后依次取出集料杯,将杯内集料清洗或更换后重新装入集料杯,再将集料杯放入内管反滤区中,最后旋转内管将内管安装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料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排水区,4-反滤区,4-1-粗粒径集料区,4-2-中粒径集料区,4-3-细粒径集料区,4-4-特细粒径集料区,5-集料杯,6-密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挡土墙排水装置,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套设于外管1内,内管2的内腔沿排水方向依次划分为反滤区4和排水区3。

进一步地,内管2通过螺纹与外管1套接。

进一步地,内管2的长度大于外管1长度。

进一步地,反滤区4沿排水方向依次设置有粗粒径集料区4-1、中粒径集料区4-2、细粒径集料区4-3和特细粒径集料区4-4。

进一步地,粗粒径集料区4-1、中粒径集料区4-2、细粒径集料区4-3和特细粒径集料区4-4中的集料粒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土墙排水装置还包括多个集料杯5,各集料区对应粒径的集料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集料杯5中,各集料杯5套设于内管2中相应集料区中。

进一步地,集料杯5底部设置有密孔网6,密孔网6的孔径比集料杯5中所装集料粒径小,集料杯5的底部与排水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内管2的内圈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布置于反滤区4内,反滤区4与排水区3之间形成台阶,台阶防止集料杯5被水流冲至排水区3内,形成轴向定位,集料杯5套设于环形凹槽内,集料杯5的外径等于环形凹槽的内径。

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挡土墙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管1预埋至挡土墙的泄水孔中;

2)将相应粒径的集料装入对应的集料杯5中,再将各集料杯5依次放入内管2的反滤区4中相应位置;

3)待挡土墙施工完成后,通过旋转内管2将内管2安装至外管1,并将内管2和外管1连接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出现排水装置堵塞的现象时,通过旋转内管2将内管2从外管1内拆下,再将内管2反滤区4中的集料杯5依次取出,然后将集料杯5内部的集料经过清洗或更换后,再重复步骤2)和3),重新将内管2安装至外管1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包括外管1和内管2,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管道,外管1内侧和内管2外侧均设有螺纹,螺纹间可相互配套。

外管1按设计要求预埋在挡土墙内,内管2长度比外管1长度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内管2外径相同,内径不同。在内径变化处形成一个凸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内管2凸槽前部为排水区3,后部为反滤区4。反滤区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粗粒径集料区4-1、中粒径集料区4-2、细粒径集料区4-3、特细粒径集料区4-4等四个集料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粗粒径集料区4-1、中粒径集料区4-2、细粒径集料区4-3、特细粒径集料区4-4等四个集料区中的集料粒径依次减小,使用时,均需要将相应粒径集料装进集料杯5中再依次放入内管2反滤区4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集料杯5为圆柱形杯,集料杯5外径与内管2反滤区4内径相同。集料杯5底部设置有密孔网6,密孔网6孔径均应比所装集料粒径小,防止集料区之间相互串料。

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在挡土墙施工中按照泄水孔设计位置预埋外管,待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将相应粒径的集料装入集料杯5中放入内管反滤区中,再通过旋转内管将内管安装到位,并将内管和外管连接牢固。当出现排水装置堵塞的现象时,可通过旋转内管将内管从外管内拆下,再将内管反滤区中的集料杯5依次取出,然后将集料杯5内部的集料经过清洗或更换后,再按照上述安装方法,将内管安装到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操作简便。排水管内管和外管间可通过螺纹安装与拆卸,内管中反滤区可有效过滤挡土墙后填料中被水带出的细料,防止雨水管堵塞。反滤区中的集料也可通过集料杯5很方便地更换或清理。当排水装置堵塞后,可通过旋转内管将内管和外管分离,然后依次取出集料杯5,将杯内集料清洗或更换后重新装入集料杯5,再将集料杯5放入内管反滤区中,最后旋转内管将内管安装到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挡土墙排水系统易堵塞且堵塞后维修不便的缺点,可显著减小挡土墙排水系统的后期维修费用。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