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8054发布日期:2021-01-15 13:5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厨房水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卫洁具,每个家庭都会配备,但当我们在水池中洗菜、涮碗时,菜叶或是一些剩余的饭菜会堵塞水池。

现有的方法是在水池的排水口增加滤网,避免异物堵塞水池,但这些异物会留在滤网内,事后又要花大力气将其清理出来。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610351445.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厨房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出水口、出水管、排污管和筛板,出水口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排污管安装在出水管的上端外壁上,出水管与排污管连通处的出水管内安装有筛板。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池的堵塞,但是其出水管和排污管采用分叉式结构,不能保证所有的残渣都进入排污管,有些具有粘性的食物残渣可能会在筛网上堆积,最终堵塞在管道内,且该技术方案对于排污管排出的残渣没有设置合理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能够实现固、废液的分离,并且很方便的实现厨余垃圾的收集。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设置在水池下方,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有与水池下水口连接的进口,箱体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污通道,分别是设置在所述进口正下方的第一排污通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污通道一侧的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下方设有垃圾收集装置;

固液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包括:

第一过滤板,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进口和第一排污通道之间,

第二过滤板,呈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末端,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上方;

转板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板从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包括:

第一齿轮,包括两个,两个第一齿轮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板靠近第一过滤板一侧的左、右两端;

从动支架,包括水平连杆、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杆一侧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一竖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杆另一侧的第二竖杆,其中,所述第一竖杆上临近第一过滤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竖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与一脚踏机构连接;

复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板恢复至水平状态,包括:

反力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

弹性反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力座和所述水平连杆之间;

还包括:通过连接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板正下方的接水盘;

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板机构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二过滤板变为倾斜状态时,带动所述接水盘朝第一排污通道方向移动,包括:

固定短轴,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

滑架,滑架上沿滑架轴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固定短轴滑动连接;

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滑架的一端端部,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均是从上端至下端直径逐渐收缩。

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外壳和箱体内胆,所述箱体外壳与箱体内胆嵌套设置,所述箱体外壳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进口设置在箱体外壳的上端,所述箱体内胆上端开口设置,箱体内胆底端设置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箱体内胆的外壁上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从动支架以及反力座,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短轴,短轴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内胆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凸起卡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胆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从动支架和第三竖杆的移动进行导向。

所述反力座和从动支架上的水平连杆之间设有竖向导杆,所述弹性反力单元为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竖向导杆外部。

所述箱体内胆的上端开口边缘设有供所述连接架顶端来回滑动的导向槽。

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的工作方法,当水池内正常排水时,水从箱体顶端的进口进入箱体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后经第一排污通道流入下水管道;

当水池内有固体残渣时,水和固体残渣的混合物从箱体顶端的进口进入箱体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大部分液体经第一排污通道流入下水管道,固体残渣被第一过滤板阻挡,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滑落至第二过滤板上,滑落至第二过滤板上的固体残渣中的残余液体被所述接水盘接住;

通过所述脚踏机构带动所述转板机构将所述第二过滤板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同时,第三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架做摆动,滑架摆动推动所述连接架两侧上的固定短轴在滑架的滑槽内向后移动,进而带动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接水盘向后移动,第二过滤板上的固体残渣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位于下方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

脚踏机构复位,所述第二过滤板在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设置在水池下方和下水管道之间,在保证了正常排水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联动机构对食物残渣实现固、液分离,并且实现厨余垃圾的自动收集,解放了人的双手,避免了人手接触食物残渣而造成的感染细菌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水池;2为箱体;3为第一排污通道;4为第二排污通道;5为脚踏机构;6为垃圾收集装置;

图2为本发明箱体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1为箱体内胆;7为转板机构;8为反力座;9为第三竖杆;10为第三齿轮;11为导向槽;

图3为本发明转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7-1为第一竖杆;7-2为水平连杆;7-3为第二竖杆;7-4为第二齿轮;7-5为第一齿轮;9为第三竖杆;12为第一过滤板;13为第二过滤板;14为接水盘;15为连接架;16为滑架;

图4为本发明箱体内胆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的爆炸图;

其中,17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设置在水池下方,包括:

箱体2,所述箱体2上端设有与水池下水口连接的进口,箱体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污通道,分别是设置在所述进口正下方的第一排污通道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污通道一侧的第二排污通道4,所述第二排污通道4的下方设有垃圾收集装置6;

固液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包括:

第一过滤板12,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进口和第一排污通道之间,

第二过滤板13,呈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末端,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上方;

转板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板从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包括:

第一齿轮7-5,包括两个,两个第一齿轮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板靠近第一过滤板一侧的左、右两端;

从动支架,包括水平连杆7-2、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杆7-2一侧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一竖杆7-1以及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杆另一侧的第二竖杆7-3,其中,所述第一竖杆上临近第一过滤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竖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与一脚踏机构5连接;

复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板恢复至水平状态,包括:

反力座8,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

弹性反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力座8和所述水平连杆7-2之间;

还包括:通过连接架15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板正下方的接水盘14;

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5与所述转板机构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二过滤板13变为倾斜状态时,带动所述接水盘14朝第一排污通道3方向移动,包括:

固定短轴,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

滑架16,滑架上沿滑架轴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固定短轴滑动连接;

第三齿轮10,固定连接在滑架16的一端端部,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均是从上端至下端直径逐渐收缩。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外壳和箱体内胆,所述箱体外壳与箱体内胆嵌套设置,所述箱体外壳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进口设置在箱体外壳的上端,所述箱体内胆上端开口设置,箱体内胆底端设置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箱体内胆的外壁上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从动支架以及反力座,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短轴,短轴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内胆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凸起卡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胆的外壁上,用于对所述从动支架和第三竖杆的移动进行导向。

所述反力座和从动支架上的水平连杆之间设有竖向导杆,所述弹性反力单元为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竖向导杆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胆的上端开口边缘设有供所述连接架顶端来回滑动的导向槽1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脚踏式通用厨余垃圾收集桶的工作方法,当水池内正常排水时,水从箱体顶端的进口进入箱体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后经第一排污通道流入下水管道;

当水池内有固体残渣时,水和固体残渣的混合物从箱体顶端的进口进入箱体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大部分液体经第一排污通道流入下水管道,固体残渣被第一过滤板阻挡,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滑落至第二过滤板上,滑落至第二过滤板上的固体残渣中的残余液体被所述接水盘接住;

通过所述脚踏机构带动所述转板机构将所述第二过滤板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第二过滤板上的固体残渣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位于下方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

脚踏机构复位,所述第二过滤板在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