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6843发布日期:2020-12-22 13:5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土场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



背景技术:

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排土场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排土场平台是盘旋连通坡底和坡顶的台阶面道路,在道路边缘留有缓冲平台,路边的人们沿平台上下排土场。目前,排土场边坡覆绿主要针对排土场边坡开展,对于道路边缘的缓冲平台仅采取压实处理,未对其进行绿化处理。此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排土场边坡复绿技术一般仅在坡面上铺设生物笆,平台上裸露种植,受降雨影响在生物笆下面仍会形成许多条沟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笆下面的沟道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便会造成植物退化严重的现象。二是,上方边坡与平台交接坡角处,使边坡绿化结构与排土场边坡之间被雨水冲刷,形成开沟的同时,绿化结构与坡面脱离,绿化结构上栽植植物根系脱离坡面土壤,导致边坡临近坡角处部分光滑无草,整个平台绿化效果不好;三是,遇到大雨或暴雨,很容易使得边坡绿化结构与坡面分离,径流冲向边坡,并裹挟着泥沙冲向下方的平台,易冲蚀下方的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该结构能够对排土场边坡与道路平台的缓冲平面进行保护,有效防止边坡结构与坡面分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该结构对于边坡上半部铺设生物笆,绿化均匀,植物生根容易,不易发生水土流失,下半部通过吸水棉绳引流,雨水利用率高,可防止边坡和下方平台被冲蚀,无须耗费过多土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包括道路、边坡和生物笆,所述道路与边坡之间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与边坡表面设有所述生物笆,所述生物笆包括铺设在平台表面的平面部和铺设在边坡表面的斜面部,所述平面部和斜面部之间由弯曲纬条相连;所述弯曲纬条铺设在平台与边坡连接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平台与边坡上均铺设生物笆,进行覆绿,同时,平台与边坡连接的坡角处铺设弯曲纬条,有效防止雨水由坡角处冲刷,解决了坡面绿化结构与坡面被雨水冲刷分离发生水土流失,植物根系与坡面土壤分离,导致绿化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边坡表面还设有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导流绳,位于所述边坡下半区,所述导流绳一端与所述生物笆相连,另一端插入边坡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坡面上半部铺设生物笆,下半部由导流绳代替生物笆,节约成本;同时,导流绳的是指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可防止边坡和下方平台被冲蚀,无须耗费过多土方。此外边坡受水蚀和重力蚀的影响,通常在坡面中下部形成径流沟蚀,受坡度影响上部雨水会迅速向下流,上部不会形成径流。针对上述情况上部和顶部采用连接状的生物笆来减缓溅蚀,中下部采用吸水棉绳将上部降水导流到下部,缓慢的径流路程效应可平抑各处来水的波动,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减缓径流速度,将更多的水留在坡面供植物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绳为吸水棉绳,所述吸水棉绳直径为2.5cm-3.5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绳采用吸水棉绳,吸水引流能力强,经过2-3个生长季后,降解至边坡覆土层内,防止生态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绳插入边坡内部端呈波纹形排列,形成多个拱形浸润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绳尾端在边坡表面形成多个拱形浸润线,增加雨水吸收面积,使雨水缓慢下流,坡面雨水收集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笆由若干个经条和纬条交织编织成的多个矩形网格组成,所述矩形网格内种植有植物。所述植物可为乔木、灌木或禾本科植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矩形网格内种植植物,保土蓄水,可防止种子下滑,生态恢复效果好,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

进一步的,所述经条采用树枝制成,所述树枝的直径为2cm-3cm,所述纬条和弯曲纬条均由可弯曲枝条制成,所述可弯曲枝条直径为1cm-2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生物笆采用树枝制作,经过4-5个生长季后,树枝降解到边坡覆土层内,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经条直径大于纬条设置,纬条和弯曲纬条采用可弯曲枝条,保障生物笆弯曲覆盖平台、边坡、坡角的同时,保持生物笆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树枝为柳条,所述可弯曲枝条为柽柳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树枝采用柳条,稳固性好,可弯曲枝条采用柽柳条,柽柳条的韧性更好,边坡坡角处覆盖性好,不易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和边坡表面均设有覆土层,所述生物笆固定在覆土层内,所述植物种植在所述覆土层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台和边坡表面设置覆土层,将植物种植在覆土层内,有利于植物扎根生长,同时有效保土蓄水,可防止种子下滑,生态恢复效果好,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

进一步的,所述纬条两端均向所述矩形网格外伸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纬条两端向矩形网格外伸出有利于生物笆与边坡坡面的贴合与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宽度为30cm-6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满足排土场边坡道路安全性的同时无须耗费过多土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的局部放大图a;

图标:1-道路;2-边坡;3-生物笆;301-平面部;302-斜面部;303-弯曲部纬条;304-经条;305-纬条;4-平台;5-导流绳;501-浸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2,一种排土场道路边坡覆绿结构,包括道路1、边坡2和生物笆3,所述道路1与边坡2之间设有平台4,所述平台4与边坡1表面设有所述生物笆3,所述生物笆3包括铺设在平台4表面的平面部301和铺设在边坡2表面的斜面部302,所述平面部301和斜面部302之间由弯曲纬条303相连;所述弯曲纬条303铺设在平台4与边坡2连接处。

具体的,在边坡2表面还设有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导流绳5,位于所述边坡2下半区,所述导流绳5一端与所述生物笆3相连,另一端插入边坡2内部端呈波纹形排列,形成多个拱形浸润线501,其中导流绳5采用直径为2.5cm-3.5cm的吸水棉绳。

生物笆3由若干个经条304和纬条305交织编织成的多个矩形网格组成,矩形网格内混合栽植乔木、灌木和禾本科植物,其中禾本科植物包括羊草、披碱草、碱茅、苜蓿、沙打旺的一种或组合。其中,所述经条采用直径为2cm-3cm的树枝制成,纬条和弯曲纬条均由直径为1cm-2cm可弯曲枝条制成;具体的,树枝采用柳条,可弯曲枝条采用柽柳条。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和边坡表面均设置有覆土层,生物笆固定在覆土层内,同时,混合栽植的乔木、灌木和禾本科植物种植在覆土层中。

具体的,纬条两端均向所述矩形网格外伸出。

具体的,边坡道路侧面平台宽度设置为30cm-6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