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3971发布日期:2020-12-04 14:1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道清淤是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保持长期畅通,以防止城市发生内涝,管道消淤工作己成为排水部门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在排水管道中排入大量杂物和基建工地水泥砂发生沉淀、淤积就会造成管道堵塞,不进行管道清淤、疏通就会造成污水滥流,污染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麻烦。射水机通过高压产生的向后和向前水流,可以自由控制高压管在管道内运行,向后喷射的高压水流可以把管道内的淤泥和垃圾冲刷到检查井中,然后抽至淤泥运送车内到指定地点排放,可最低限度降低淤泥和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浪费人力,清理效果较差,工人安全隐患大,实用性较差,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不方便清理,同时,有些水槽橱柜低,不方便高个人群使用,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履带底盘,驱动装置,主动轮,诱导轮,履带,电动液压杆,分离装置,翅片,挡片,主轴,旋转电机,渣浆泵和远程控制器,所述装置壳体底端两端设置有履带底盘,所述装置壳体呈长方形,所述履带底盘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和诱导轮的轮齿与履带内侧相匹配的齿连接;所述装置壳体前端通过电动液压杆固定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六个用于旋转分离泥浆的翅片和挡片,所述翅片固定在主轴上,所述主轴与固定在主轴中心位置处旋转电机连接,所述主轴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挡片;所述远程控制器固定在装置壳体后端;所述渣浆泵通过管道装置壳体连接。

所述装置壳体包括摄像头、照明设备和声呐装置,所述装置壳体前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头和照明设备,所述摄像头垂直于装置壳体前端,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摄像头两端,跟随摄像头位置旋转;所述装置壳体侧端设置有声呐装置。

所述渣浆泵包括入浆管道,密封箱体,过滤单元,泥浆腔,排水腔,排水管道和管道出口,所述装置壳体前端设置有一个入浆管道,所述入浆管道与密封箱体连接,所述密封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后端设置有泥浆腔与渣浆泵连接;所述过滤单元后端设置有排水腔与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排水管道另一端与装置壳体的一侧管道出口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器密封在装置壳体内部分别与驱动装置、电动液压杆、旋转电机、摄像头、照明设备和声呐装置电连接,所述声呐装置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使用,劳动强度小,通过远程控制吸取淤泥,设置有分离装置方便泥水分离,消除了工人的安全隐患,无需对管道外部进行挖土等繁琐步骤,清洗效果极佳,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渣浆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渣浆泵外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装置壳体,101-摄像头、102-照明设备、103-声呐装置,2-履带底盘,3-驱动装置,4-主动轮,5-诱导轮,6-履带,7-电动液压杆,8-分离装置,9-翅片,10-挡片,11-主轴,12-旋转电机,13-渣浆泵,131-入浆管道,132-密封箱体,133-过滤单元,134-泥浆腔,135-排水腔,136-排水管道,137-管道出口,14-远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履带底盘2,驱动装置3,主动轮4,诱导轮5,履带6,电动液压杆7,分离装置8,翅片9,挡片10,主轴11,旋转电机12,渣浆泵13和远程控制器14,所述装置壳体1底端两端设置有履带底盘2,所述装置壳体1呈长方形,所述履带底盘2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内部的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和主动轮4连接;所述主动轮4和诱导轮5的轮齿与履带6内侧相匹配的齿连接;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通过电动液压杆7固定有分离装置8;所述分离装置8包括六个用于旋转分离泥浆的翅片9和挡片10,所述翅片9固定在主轴11上,所述主轴11与固定在主轴11中心位置处旋转电机12连接,所述主轴11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挡片10;所述远程控制器14固定在装置壳体1后端;所述渣浆泵13通过管道装置壳体1连接。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翅片9,在旋转电机12的带动下翻滚水管下的沉积淤泥,方便渣浆泵的吸取。

所述装置壳体1包括摄像头101、照明设备102和声呐装置103,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头101和照明设备102,所述摄像头101垂直于装置壳体前端1,所述照明设备102设置在摄像头101两端,跟随摄像头101位置旋转;所述装置壳体1侧端设置有声呐装置103。

所述渣浆泵13包括入浆管道131,密封箱体132,过滤单元133,泥浆腔134,排水腔135,排水管道136和管道出口137,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设置有一个入浆管道131,所述入浆管道131与密封箱体132连接,所述密封箱体132内部设置有过滤单元133,所述过滤单元133后端设置有泥浆腔134与渣浆泵13连接;所述过滤单元133后端设置有排水腔135与排水管道136连接;所述排水管道136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一侧管道出口137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器14密封在装置壳体内部分别与驱动装置3、电动液压杆7、旋转电机12、摄像头101、照明设备102和声呐装置103电连接,所述声呐装置103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电装置104。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首先将图5中的渣浆泵13和图1中的渣浆泵13通过管路和控制电缆连接并投放至施工位置,将渣浆泵通过管道与装置壳体连接,渣浆泵位于液面以下,通过地面控制清淤装置在水下行走及绞吸,通过机器人装置的声呐装置103、摄像头101、照明装置来实时辨别水下环境,通过过滤单元133对泥浆腔134的淤泥进行吸取,将水通过排水管道136直接排放回。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体(1),履带底盘(2),驱动装置(3),主动轮(4),诱导轮(5),履带(6),电动液压杆(7),分离装置(8),翅片(9),挡片(10),主轴(11),旋转电机(12),渣浆泵(13)和远程控制器(14),所述装置壳体(1)底端两端设置有履带底盘(2),所述装置壳体(1)呈长方形,所述履带底盘(2)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内部的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和主动轮(4)连接;所述主动轮(4)和诱导轮(5)的轮齿与履带(6)内侧相匹配的齿连接;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通过电动液压杆(7)固定有分离装置(8);所述分离装置(8)包括六个用于旋转分离泥浆的翅片(9)和挡片(10),所述翅片(9)固定在主轴(11)上,所述主轴(11)与固定在主轴(11)中心位置处旋转电机(12)连接,所述主轴(11)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挡片(10);所述远程控制器(14)固定在装置壳体(1)后端;所述渣浆泵(13)通过管道装置壳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包括摄像头(101)、照明设备(102)和声呐装置(103),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头(101)和照明设备(102),所述摄像头(101)垂直于装置壳体(1)前端,所述照明设备(102)设置在摄像头(101)两端,跟随摄像头(101)位置旋转;所述装置壳体(1)侧端设置有声呐装置(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泵(13)包括入浆管道(131),密封箱体(132),过滤单元(133),泥浆腔(134),排水腔(135),排水管道(136)和管道出口(137),所述装置壳体(1)前端设置有一个入浆管道(131),所述入浆管道(131)与密封箱体(132)连接,所述密封箱体(132)内部设置有过滤单元(133),所述过滤单元(133)后端设置有泥浆腔(134)与渣浆泵(13)连接;所述过滤单元(133)后端设置有排水腔(135)与排水管道(136)连接;所述排水管道(136)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一侧管道出口(13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器(14)密封在装置壳体内部分别与驱动装置(3)、电动液压杆(7)、旋转电机(12)、摄像头(101)、照明设备(102)和声呐装置(103)电连接,所述声呐装置(103)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电装置(1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履带底盘,驱动装置,主动轮,诱导轮,履带,电动液压杆,分离装置,翅片,挡片,主轴,旋转电机,渣浆泵和远程控制器,所述装置壳体底端两端设置有履带底盘,所述装置壳体呈长方形,所述履带底盘包括固定在装置壳体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和诱导轮的轮齿与履带内侧相匹配的齿连接;所述装置壳体前端通过电动液压杆固定有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使用,劳动强度小,通过远程控制吸取淤泥,设置有分离装置方便泥水分离,消除了工人的安全隐患,无需对管道外部进行挖土等繁琐步骤,清洗效果极佳,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世新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