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972发布日期:2021-01-26 11:3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在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建筑层数相对较少,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结构自重往往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常采用设置抗浮锚杆的方法。抗浮锚杆从基础深入底板内部,如果底板采用防水卷材,则交接点处锚杆会破坏防水卷材的完整性,设计人员常常套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材料对此节点部位进行处理。
[000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材料与原防水卷材及抗浮锚杆的钢筋结合不牢固,极易造成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解决了渗漏的问题,实现了交接点处锚杆与防水卷材的完整性。
[0005]
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包括垫层和位于垫层内的抗浮锚杆,所述垫层的内部与所述抗浮锚杆的交汇处设有第一非固化层;所述垫层的顶部设有底板防水卷材,所述底板防水卷材与所述抗浮锚杆的交汇处设有与所述底板防水卷材粘接的卷材圈,以使所述卷材圈内形成第二非固化层。
[0006]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非固化层的底部位于垫层的顶部下卧20-30mm处。
[0007]
优选的是,包括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还设有防水保护层和混凝土层,所述防水保护层位于所述底板防水卷材的顶部,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防水保护层的顶部。
[0008]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非固化层和所述第二非固化层内均浇筑有非固化橡胶沥青。
[0009]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非固化层的浇筑面低于所述垫层。
[001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非固化层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非固化层的直径均为10cm。
[0011]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非固化层的顶部与所述卷材圈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
[0012]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抗浮锚杆防水构造,通过在抗浮锚杆与防水卷材根部设计第一非固化层和第二非固化层,并在第一非固化层和第二非固化层浇筑橡胶沥青,使得锚杆、防水卷材与基层节点位置成为一个整体,并且长时间保持柔性粘接而不固化,确保了节点防水效果,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
[0015]
1-抗浮锚杆;2-垫层;3-防水卷材;4-防水保护层;5-第一非固化层;6-卷材圈;7
-ꢀ
第二非固化层;8-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抗浮锚杆防水构造,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混凝土层8、防水保护层4、防水卷材3和垫层2,抗浮锚杆1插入到垫层2内,垫层2在抗浮锚杆1根部位直径10cm范围内下卧20~30mm,形成第一非固化层5,并在第一非固化层5内浇筑已加热并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固化橡胶沥青,浇筑面比垫层2顶面略低5mm。
[0018]
在垫层2上进行底板防水卷材3热熔施工,在底板防水卷材3与抗浮锚杆1交接的根部设置直径10cm的圆形卷材圈6,圈高度20mm,卷材圈6的底部与底板防水卷材3粘接固定,形成第二非固化层7;再次将已加热并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固化橡胶沥青浇筑到圆形卷材圈6顶平齐,使其与底板防水卷材3和抗浮锚杆1充分接触粘接。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建造方法:抗浮锚杆1周边直径10cm范围内的垫层2需下卧20~ 30mm,将加热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固化橡胶沥青倒入位于锚杆根部的第一非固化层5 内,然后接着进行底板防水卷材3的施工,底板防水卷材3施工完成后,在底板防水卷材3面上且位于抗浮锚杆1根部位置设置直径10cm的圆形卷材圈6,卷材圈6 高度为20mm,将加热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固化橡胶沥青倒入锚杆根部的第二非固化层 7内,浇至与卷材圈6顶部平齐为止,使抗浮锚杆防水节点成为一个整体;待所有工序完成后,浇筑防水保护层4及底板混凝土8。
[0020]
由于在抗浮锚杆1与防水卷材3根部采用第一非固化层5和第二非固化层7,使得锚杆、防水卷材与基层节点位置成为一个整体,并且长时间保持柔性粘接而不固化,确保了节点防水效果,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