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987发布日期:2021-02-09 21:1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水口除渣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排水最常用的构筑物,一般布设在道路行车道边缘上,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汇入雨水口,再流入雨水管道,但是由于落叶及垃圾袋等污染物会随雨水进入雨水口,导致下游管道或检查口本身堵塞,需要维护人员不定期对雨水口清理。
[0003]
同时初期雨水中携带大量冲刷污染物,其污染已在社会普遍重视,本实用新型可截流大量杂质,避免其流入河道或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处理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雨水口除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利用传统设备雨水口清掏麻烦,维护成本高问题,且对初期雨水起到一定治理效果。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包括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内部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卡托,所述卡托上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包括格连接成u形的格栅底片和格栅侧片,所述格栅侧片向外倾斜设置,格栅侧片底部与格栅底片的栅隙大小相一致,格栅侧片的栅隙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卡托上设有用于支撑格栅侧片的倾斜支撑面。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上设有把手。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侧片底部与格栅底片的栅隙为1.5-2.5cm,格栅侧片顶部的栅隙为9-11c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侧片与雨水口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45
°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截流大量杂物,避免其流入河道或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处理压力,对初期雨水治理起到一定治理效果;截流的大量杂物集聚在收集框内,维护人员可以很便捷的清理,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清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1-格栅、2-卡托、3-把手、4-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所示: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包括雨水口4,在雨水口4内部相对的侧壁
上设有卡托2,卡托2上放置有格栅1。格栅1包括格连接成u形的格栅底片和格栅侧片,格栅侧片向外倾斜设置,格栅侧片底部与格栅底片的栅隙大小相一致,格栅侧片的栅隙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用于截流较小的杂物的同时保证整体的过流能力,格栅具有一定的深度,用以保证一定的收集量。通过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利用传统设备雨水口清掏麻烦、维护成本高问题,且对初期雨水起到一定治理效果。
[0017]
具体的,卡托2上设有用于支撑格栅侧片的倾斜支撑面,结构简单,便于格栅取出,附图实施例中,卡托2为直角三角形托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用于支撑格栅侧片。格栅1上设有把手3,可以设置于格栅的顶部,用于运维人员将格栅系统取出,清除杂物。格栅侧片底部与格栅底片的栅隙为1.5-2.5cm,格栅侧片顶部的栅隙为9-11cm,在一个实施例中,格栅侧片底部与格栅底片的栅隙为2cm,格栅侧片顶部的栅隙为10cm。格栅侧片与雨水口4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45
°
,角度可以根据杂物调整,小颗粒杂物越多,夹角越小。
[0018]
使用时,格栅将初期雨水中的杂物截流,其中小颗粒的主要集聚在低处,上层为树叶等较大杂物,晴天时维护人员至现场将格栅取出,杂物清理完成后,再将格栅归位。
[001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掏的雨水口除渣装置,能够截流大量杂物,避免其流入河道或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处理压力,对初期雨水治理起到一定治理效果;截流的大量杂物集聚在格栅内,维护人员可以很便捷的清理,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清理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