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2648发布日期:2021-01-01 13:3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使得基坑工程支护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作为基坑工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竖向支撑结构和水平支撑结构,具体的包括对撑、角撑、预应力鱼腹梁、腰梁、三角连接件等部件。与传统支撑体系相比,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体系可通过减少内支撑数量,从而增大基坑开挖作业面,提升挖土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钢支撑构件可重复周转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更为经济;钢构件在拆除时可降低噪声、减少扬尘,更绿色环保,更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虽然现有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具有上述显著的优点,却仍然存在支撑抗干扰能力较差、刚度较小、所能够承受的力有限,对于跨度较大的基坑难以控制变形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支撑抗干扰能力较差、刚度较小、所能够承受的力有限,对于跨度较大的基坑难以控制变形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包括水平平面内的腰梁、第一斜腹杆和直腹杆、以及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腰梁、第一斜腹杆、第二斜腹杆和直腹杆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一斜腹杆、直腹杆与同一高度的腰梁连接,第二斜腹杆与上下相邻的腰梁、第一斜腹杆和直腹杆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腰梁焊接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腰梁上设置有第一腹板和第一翼缘,所述第一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加劲肋,第一腹板和第一翼缘分别与第一横向加劲肋连接,第一翼缘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斜腹杆、第二斜腹杆和直腹杆通过设置在第一螺栓孔内的第一螺栓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一斜腹杆焊接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腰梁和直腹杆位于同一高度平面内、且通过设置在第二螺栓孔内的第二螺栓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一斜腹杆设置有第二腹板和第二翼缘,第一斜腹杆的两侧军设置有第二横向加劲肋,第二横向加劲肋与所述第二腹板和第二翼缘连接;第一斜腹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偶数个,第一斜腹杆对称布置在直腹杆的两侧。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与所述第一翼缘连接的一侧连接连接有第三法兰盘,第三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第三法兰盘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栓孔内的第三螺栓与同一标高平面内的腰梁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包括第三翼缘和第三腹板,所述第三翼缘上设置有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三翼缘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四螺栓孔内的第四螺栓与斜腹杆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的两侧上连接有第四法兰盘,第四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五螺栓孔,斜腹杆与第四法兰盘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五螺栓孔内的第五螺栓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所述第三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横向加劲肋,第三横向加劲肋与所述第三翼缘和所述第三腹板连接,第一斜腹杆和第二斜腹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直腹杆的两侧。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二斜腹杆连接有第五法兰盘和第六法兰盘,第五法兰盘上设置有第六螺栓孔,第六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七螺栓孔,第五法兰盘及第六法兰盘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六螺栓孔内的第六螺栓、及设置在所述第七螺栓孔内的第七螺栓与腰梁、直腹杆、第一斜腹杆连接。

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二斜腹杆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横向加劲肋,第二斜腹杆包括第四翼缘和第四腹板,所述第三腹板与第四横向加劲肋连接,第二斜腹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斜腹杆的所述第三腹板和所述第四翼缘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斜腹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直腹杆的两侧,第六法兰盘与第四法兰盘通过第八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支撑抗干扰能力较差、刚度较小、所能够承受的力有限,对于跨度较大的基坑难以控制变形等缺点,其组合增强了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刚度,其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加强了相邻上下腰梁的整体性,使支撑系统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系统,而且减小了支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各部件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除与运输,可多次重复利用,实现了多种基坑的应用。其具有可以采用标准化构件形成的装配式钢支撑结构体系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基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腰梁,11为第一横向加劲筋,12为第一法兰盘,13为第一螺栓孔,13为第一螺栓孔,14为第二螺栓孔,2为第一斜腹杆,21为第二横向加劲肋,22为第二法兰盘,23为第第三螺栓孔,3为第二斜腹杆,31为第三横向加劲筋,32为第五法兰盘,33为第六法兰盘,4为直腹杆,42为第三法兰盘,43为第四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包括水平平面内的腰梁1、第一斜腹杆2和直腹杆4、以及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3,腰梁1、第一斜腹杆2、第二斜腹杆3和直腹杆4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一斜腹杆2、直腹杆4与同一高度的腰梁1连接,第二斜腹杆3与上下相邻的腰梁1、第一斜腹杆2和直腹杆4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参见图1,腰梁1焊接有第一法兰盘12,第一法兰盘1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3,腰梁1上设置有第一腹板和第一翼缘,所述第一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加劲肋11,第一腹板和第一翼缘分别与第一横向加劲肋11连接,第一翼缘上设有第二螺栓孔14,第一斜腹杆2、第二斜腹杆3和直腹杆4通过设置在第二螺栓孔14内的第一螺栓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一斜腹杆2焊接有第二法兰盘22,第二法兰盘22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23,腰梁1和直腹杆4位于同一高度平面内、且通过设置在第三螺栓孔23内的第二螺栓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第一斜腹杆2设置有第二腹板和第二翼缘,第一斜腹杆2的两侧军设置有第二横向加劲肋21,第二横向加劲肋21与所述第二腹板和第二翼缘连接;第一斜腹杆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偶数个,第一斜腹杆2对称布置在直腹杆4的两侧。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4与所述第一翼缘连接的一侧连接连接有第三法兰盘42,第三法兰盘42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第三法兰盘42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螺栓孔内的第三螺栓与同一标高平面内的腰梁1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4包括第三翼缘和第三腹板,所述第三翼缘上设置有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三翼缘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四螺栓孔内的第四螺栓与斜腹杆2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直腹杆4的两侧上连接有第四法兰盘43,第四法兰盘43上设置有第五螺栓孔,斜腹杆3与第四法兰盘4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五螺栓孔内的第五螺栓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所述第三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横向加劲肋41,第三横向加劲肋41与所述第三翼缘和所述第三腹板连接,第一斜腹杆2和第二斜腹杆3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直腹杆4的两侧。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参见图2,第二斜腹杆3连接有第五法兰盘32和第六法兰盘33,第五法兰盘32上设置有第六螺栓孔,第六法兰盘33上设置有第七螺栓孔,第五法兰盘32及第六法兰盘3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六螺栓孔内的第六螺栓、及设置在所述第七螺栓孔内的第七螺栓与腰梁1、直腹杆4、第一斜腹杆2连接。

具体应用时还可以,上述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参见图3,第二斜腹杆3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横向加劲肋31,第二斜腹杆3包括第四翼缘和第四腹板,所述第三腹板与第四横向加劲肋31连接,第二斜腹杆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斜腹杆3的所述第三腹板和所述第四翼缘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斜腹杆3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直腹杆4的两侧,第六法兰盘33与第四法兰盘43通过第八螺栓连接。

该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的组合增强了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刚度,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3加强了相邻上下腰梁的整体性,使支撑系统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系统。而且减小了支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各部件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除与运输,可多次重复利用,利用率高,实现了多种基坑的应用,其可以采用标准化构件形成装配式钢支撑结构体系,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基坑的优点,其增强了支撑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和整体刚度。此外,其腰梁1、第一斜腹杆2、第二斜腹杆3和直腹杆4上可以设有标准尺寸连接孔,可以通过连接孔与其他构件自由组合;另外,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承担的荷载较大,为了增强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每种部件的腹板两侧均设置了加劲肋,实际中施工场地有限,现场情况比较复杂,钢支撑经常会受到施工机械的撞击,产生上拱或下倾现象,大大降低其承载能力,所以在竖向平面内对称增加了斜支撑,可增强支撑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部件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方便拆除与运输,可多次重复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人的是,腰梁1是h型钢。腰梁1的两端面为横切面。第一斜腹杆2是h型钢。第一斜腹杆2的两端面是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的倾斜角度为45°。直腹杆4是h型钢。直腹杆4的两端面为横切面。第二斜腹杆3是h型钢。第二斜腹杆3的两端面是斜切面。

本实施例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支撑装置,可以具体的,每个所述水平面内的腰梁1是h型钢,两端面是横切面并焊接有方形法兰盘,h型钢的腹板两侧均设置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分别与腰梁1的腹板和翼缘连接在一起。腰梁1通过翼缘上的螺栓孔与第一斜腹杆2、第二斜腹杆3、直腹杆4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水平面内的第一斜腹杆2是h型钢,两端面是45°的斜切面,两端焊接有矩形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螺栓孔以便通过螺栓与同一标高平面内的腰梁1和直腹杆4连接在一起。水平面内的第一斜腹杆2对称布置在直腹杆4的两侧。第一斜腹杆2两侧均设置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与第一斜腹杆2、第二斜腹杆3的腹板和翼缘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水平面内的直腹杆4是h型钢,两端面是横切面,与腰梁1翼缘连接的一侧焊接有矩形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螺栓孔以便通过螺栓与同一标高平面内的腰梁1连接在一起。与水平面内的第一斜腹杆2连接的直腹杆4翼缘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与第一斜腹杆2连接。和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3连接的直腹杆4底部焊接有矩形法兰盘,法兰盘与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3通过螺栓孔连接在一起。直腹杆4腹板两侧均设置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与直腹杆4的腹板和翼缘连接在一起。水平面和竖向平面内的斜撑部件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直腹杆4的两侧。每个所述竖向平面内的第二斜腹杆3是h型钢,两端面是斜切面,并焊接有矩形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螺栓孔以便通过螺栓与相邻上下标高内的腰梁1、直腹杆4、第二斜腹杆3连接在一起。第二斜腹杆3两侧均设置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与第二斜腹杆3的腹板和翼缘连接在一起。第一斜腹杆2和第二斜腹杆3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直腹杆4的两侧,第一斜腹杆2和第二斜腹杆3一端的矩形法兰盘与直腹杆4的一侧的矩形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