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5638发布日期:2021-02-05 19:3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0002]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可分为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和河水泵站等。
[0003]
目前在对一体化预制泵站使用过程中,其罐体底部容易形成淤泥以及杂物堆积,长此以往淤泥硬化并进一步堆积,使得进水口可能会被堵塞,容易导致水泵损坏,给检修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便于对罐体底部淤泥以及杂物的过滤清理,减少沉积对进水口造成堵塞的可能。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泵站房,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立板,且支撑立板的底部与泵站房的内腔底部相固接,两组所述支撑立板相互贴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短轴杆,且左侧短轴杆的左端贯穿左侧支撑立板的左侧壁,左侧所述支撑立板的左侧壁设置有正反转电机,且正反转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与左侧短轴杆贯穿左侧支撑立板左侧壁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所述短轴杆之间卡接安装有长轴杆;
[0007]
所述罐体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槽架,所述环形槽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块,两组所述耳块的顶部均固接有柔性钢丝绳,且柔性钢丝绳的顶端贯穿盖体的顶部与长轴杆相固接,所述罐体的后侧壁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的内腔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污泵,且排污泵位于环形槽架的内侧,所述环形槽架的下表面设置有钢丝网架,所述环形槽架的内腔下表面设置有细颗粒物滤网,且细颗粒物滤网位于钢丝网架的上表面,所述罐体的前侧壁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后侧输出端位于环形槽架的上表面。
[0008]
优选地,上述用于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中,两组所述短轴杆的上表面均嵌合卡接有搭载块,且搭载块与长轴杆相固接,两组所述短轴杆的前侧壁均插接有开口销,且开口销的后端依次活动贯穿搭载块和短轴杆的后侧壁,便于对长轴杆与短轴杆之间的卡接安装或拆卸。
[0009]
优选地,上述用于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所述盖体的前侧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与柔性钢丝绳相配合的让位槽,且让位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对应贯穿盖体的上下两侧
壁,便于盖体在罐体上的盖合或打开。
[0010]
优选地,上述用于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中,两组所述支撑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的底部对称固接有加强筋板,且加强筋板的底部与泵站房的内腔底部相固接,通过加强筋板便于加强对支撑立板的支撑稳定性。
[0011]
优选地,上述用于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所述环形槽架与罐体之间的连接处为光滑处理,减小环形槽架与罐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环形槽架在罐体中上下移动。
[0012]
优选地,上述用于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所述环形槽架的圆周外壁左侧前侧两端和右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稳定滑块,所述罐体的内腔圆周侧壁左侧前侧两端和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稳定滑块相配合的稳定滑槽,且稳定滑槽的内腔上表面贯穿罐体的上表面,通过稳定滑块在稳定滑槽中滑动,提高环形槽架在罐体中上下移动时的平稳性。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细颗粒物滤网、钢丝网架和环形槽架的配合,便于对罐体底部淤泥以及杂物的过滤收集;另一方面通过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运动带动长轴杆和短轴杆一起转动对柔性钢丝绳进行收卷或放线,通过环形槽架在罐体中的滑动调节,便于对环形槽架中过滤收集到的淤泥以及杂物从罐体中进行移出清理,减少其沉积对进水口造成堵塞的可能。
[0015]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搭载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让位槽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
1-混凝土基座,2-罐体,3-泵站房,4-盖体,5-支撑立板,6-短轴杆,7-正反转电机,8-长轴杆,9-环形槽架,10-耳块,11-柔性钢丝绳,12-出水管,13-排污泵,14-钢丝网架,15-细颗粒物滤网,16-进水管,17-搭载块,18-开口销,19-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防沉积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混凝土基座1,混凝土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罐体2,罐体2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泵站房3,罐体2的顶部设置有盖体4,盖体4
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立板5,且支撑立板5的底部与泵站房3的内腔底部相固接,两组支撑立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的底部对称固接有加强筋板,且加强筋板的底部与泵站房3的内腔底部相固接,通过加强筋板便于加强对支撑立板5的支撑稳定性,两组支撑立板5相互贴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短轴杆6,且左侧短轴杆6的左端贯穿左侧支撑立板5的左侧壁,左侧支撑立板5的左侧壁设置有正反转电机7,且正反转电机7的右侧动力输出端与左侧短轴杆6贯穿左侧支撑立板5左侧壁的一端相连接,两组短轴杆6之间卡接安装有长轴杆8,两组短轴杆6的上表面均嵌合卡接有搭载块17,且搭载块17与长轴杆8相固接,两组短轴杆6的前侧壁均插接有开口销18,且开口销18的后端依次活动贯穿搭载块17和短轴杆6的后侧壁,便于对长轴杆8与短轴杆6之间的卡接安装或拆卸,罐体2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槽架9,环形槽架9与罐体2之间的连接处为光滑处理,减小环形槽架9与罐体2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环形槽架9在罐体2中上下移动,环形槽架9的圆周外壁左侧前侧两端和右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稳定滑块,罐体2的内腔圆周侧壁左侧前侧两端和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稳定滑块相配合的稳定滑槽,且稳定滑槽的内腔上表面贯穿罐体2的上表面,通过稳定滑块在稳定滑槽中滑动,提高环形槽架9在罐体2中上下移动时的平稳性,环形槽架9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块10,两组耳块10的顶部均固接有柔性钢丝绳11,且柔性钢丝绳11的顶端贯穿盖体4的顶部与长轴杆8相固接,盖体4的前侧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与柔性钢丝绳11相配合的让位槽19,且让位槽19的内腔上下两侧对应贯穿盖体4的上下两侧壁,便于盖体4在罐体2上的盖合或打开,罐体2的后侧壁上端设置有出水管12,罐体2的内腔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污泵13,且排污泵13位于环形槽架9的内侧,环形槽架9的下表面设置有钢丝网架14,环形槽架9的内腔下表面设置有细颗粒物滤网15,且细颗粒物滤网15位于钢丝网架14的上表面,罐体2的前侧壁设置有进水管16,且进水管16的后侧输出端位于环形槽架9的上表面。
[0025]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进水管16向罐体2中输入水源,通过细颗粒物滤网15和钢丝网架14在环形槽架9上便于对输入的水源中存在的落在罐体2底部的淤泥以及杂物进行过滤收集,通过打开盖体4,通过正反转电机7的正反转运动带动短轴杆6和长轴杆8一起转动对柔性钢丝绳11进行收卷或放线,通过环形槽架9在罐体2中的滑动调节,从而便于对环形槽架9中细颗粒物滤网15上过滤收集到的淤泥以及杂物从罐体2中进行移出清理,减少其在罐体2中沉积对排污泵13上的进水口造成堵塞的可能。
[0026] 型号一型号二正反转电机tch(v)28-200-3-1800tch40-1500-100s
[0027]
上述表格中的电器型号仅为本实施例可以使用的方案选择的两种,其它符合本实施例使用要求的电器元件均可,且正反转电机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套的控制开关,且正反转电机通过相配套的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002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9]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