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冲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9300发布日期:2021-04-27 14:2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两用冲水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类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两用冲水阀。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些公共卫生间大多采用冲水阀来进行冲水,而冲水阀一般都是手动操作控制冲水的,在公共卫生间使用的人员复杂,且清理不及时,容易使冲水阀的操作按钮上滋生细菌,后面的人再使用时就极易携带走细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更甚的,一些传染性疾病也可能附着在操作按钮上被携带走,这不仅加速了疾病的传播,还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交叉传播,使更多的人感染疾病。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型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易、即可自动冲水又可手动冲水的两用冲水阀。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 两用冲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开设有用于控制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连通或阻断的第一控制腔,所述第一控制腔的腔底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进水通口,所述第一控制腔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通口,所述第一控制腔内可上下滑移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进水通口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控制腔上可拆装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控制腔的第一阀盖,所述第一阀芯上方与所述第一阀盖之间的第一控制腔形成上密封腔,所述阀体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上密封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所述进水通口进水的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手动控制所述进水通口进水的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阀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向下滑移复位的复位装置。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水端、出水端相连通的第一过水口、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由外部感应面板控制进水端与出水端相连通或阻断。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手动控制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的第二控制腔,所述第二控制腔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三过水口、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四过水口,所述第二控制腔内设置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过水口相连通,所述阀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过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腔上可拆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阀芯滑移的第二阀盖,所述第二阀芯的控制杆穿出所述第二阀盖。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阀芯上端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阀盖下端面。
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阀盖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阀盖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阀盖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阀盖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外壁位于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端上设置有与外部供水管螺纹连接的第三外螺纹。
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外壁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端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管螺纹连接的第四外螺纹。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冲水,避免了手动冲水交叉传染细菌和病毒给人体带来危害,同时避免在大家在使用后忘记冲厕所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5.2、本实用新型在电磁阀无法自动冲水时,依旧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冲水,实现无障碍使用。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冲水的时长可自主控制,便于保洁人员对蹲便器的清理。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冲水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冲水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冲水阀中沿a

a线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冲水阀中沿b

b线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冲水阀中沿c

c线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两用冲水阀,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开设有进水通道11、出水通道12,所述阀体10外壁位于所述进水通道11的进水端上设置有与外部供水管螺纹连接的第三外螺纹13,所述阀体10外壁位于所述出水通道12的出水端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管螺纹连接的第四外螺纹14,所述阀体10内位于所述进水通道11与出水通道12之间开设有用于控制进水通道11与出水通道12连通或阻断的第一控制腔15,所述第一控制腔15的腔底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11相连通的进水通口16,所述第一控制腔15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的出水通口17,所述第一控制腔15内可上下滑移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进水通口16的第一阀芯18,所述第一阀芯18为公知的常用的冲水阀阀芯,所述第一控制腔15上可拆装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控制腔15的第一阀盖19,所述第一阀盖19与所述阀体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腔15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20,所述第一阀盖19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21,所述冲水阀阀芯的支脚181穿过所述进水通口16,保证冲水阀阀芯竖直上下滑移,所述冲水阀阀芯下端部设置的第一密封圈182可压合封闭所述进水通口16,冲水阀阀芯上端部侧壁上的第二密封圈183可与第一控制腔15的内壁贴近,使所述第一阀芯18上方与所述第一阀盖19之间的第一控制腔15形成上密封腔9,第二密封腔侧壁开设有供水体进入上密封腔9的细道,所述阀体10两侧上分
别开设有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所述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上密封腔9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2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所述进水通口16进水的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通道23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手动控制所述进水通口16进水的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一阀芯18与所述第一阀盖19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18向下滑移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阀芯18上端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阀盖19下端面。
24.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25(所述电磁阀25为公知产品,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使用,故不在此详细赘述。),所述电磁阀25设置于所述阀体10上,所述阀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电磁阀25的进水端、出水端相连通的第一过水口26、第二过水口27,所述第一过水口26与所述第一通道22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27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所述电磁阀25由外部感应面板控制进水端与出水端相连通或阻断。
25.所述手动控制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10上的第二控制腔28,所述第二控制腔2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23相连通的第三过水口29、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的第四过水口30,所述第二控制腔28内设置有第二阀芯31,所述第二阀芯31为单出水阀芯,所述第二阀芯31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过水口29相连通,所述阀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过水口30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腔28上可拆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阀芯31滑移的第二阀盖32,所述第二阀芯31的控制杆穿出所述第二阀盖32,所述第二阀盖32与所述阀体1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腔28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33,所述第二阀盖32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26.两用冲水阀的使用方法:首先将第一阀芯18安装在第一控制腔15内,将第一阀盖19安装上,随后将第二阀芯31安装在第二控制腔28内,将第二阀盖32安装上,将电磁阀25通过螺栓锁死在阀体10上,随后将供水管与阀体10的进水通道11的进水端螺纹连接,将用于冲水出水的连接管与出水通道12的出水端螺纹连接,将外部感应面板与电磁阀25信号连接。
27.水体从供水管进入到阀体10的进水通道11内,然后从第一控制腔15的进水通口16进入第一控制腔15内,随后从第一控制腔15的出水通口17进入到出水通道12内,从出水通道12进入到连接管进行冲水。第一次进水,水体在进入到进水通道11内时,因为供水端的水压较大使第一阀芯18克服复位弹簧24的弹性势能沿着第一控制腔15向上顶起,使第一阀芯18的第一密封圈182随着阀芯上移脱离第一控制腔15的进水通口16,水体进入出水通道12内的同时一部分的水体在水压的冲击下以及复位弹簧24的弹性复位下沿着第一阀芯18的第二密封圈的侧壁的细道进入到第一阀芯18上方的第一控制腔15的第一阀芯18上端部的上密封腔9内,将上密封腔9内部填充满水体使第一阀芯18慢慢向下滑移封闭住进水通口16,随后即可正常使用。
28.自动控制冲水时,使用者通过人体触发设置在阀体10外部的感应面板,随后感应面板给电磁阀25发送信号,电磁阀25动作使电磁阀25的进水端与出水端连通,第一控制腔15上端部的上密封腔9内的水体通过第一通道22与第一过水口26进入到电磁阀25内,随后从第二过水口27进入到出水通道12内,将第一控制腔15上端部的水体排空,在水压的冲击下,第一阀芯18再次上滑,随后电磁阀25自动关闭,水体再次聚集在上密封腔9内和复位弹簧24一起驱动第一阀芯18下滑再次将进水通口16封闭住。
29.手动控制冲水时,转动第二阀芯31的控制杆,使第二阀芯31的进水口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一控制腔15内水体通过第二通道23和第三过水口29进入到第二阀芯31内,随后从第二阀芯31的出水口和第四过水口30进入到出水通道12内,将第一控制腔15上端部的水体排空,在水压的冲击下,第一阀芯18再次上滑,随后手动将第二阀芯31关闭,水体再次聚集在上密封腔9内和复位弹簧24一起驱动第一阀芯18下滑再次将进水通口16封闭住。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