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080发布日期:2021-04-02 09:4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



背景技术:

汛期防止洪水为害,保障防护区安全的工作。目前水利工程方面在防止旱、涝、渍灾,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和港口,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并处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镇供水和排水,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以及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的渔业水利工程,围海造田,满足工农业生产或交通运输需要的海涂围垦工程中,防汛时很多时候都是在预防区域用沙袋堆叠成防汛墙,这样做虽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汛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在出现洪涝灾害时,通常采用沙袋堆积成一道防汛墙来阻挡洪水,但是,沙袋与沙袋之间存在间隙,配合不牢靠,容易被冲倒,导致防汛墙体坍塌,造成内涝事故。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汛箱一般在移动时需要人工搬动,因水利工程防汛箱大多重量较大,使得工作人员移动防汛箱时费时费力,较为麻烦,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进一步地影响到整个防汛效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现有的防汛箱多不具备支撑机构,洪水到达的时候不能有效抵挡洪水的冲击,满足不了使用的需求。

因此,发明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通过设置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凸槽以及凹槽和凹块,设置万向轮,尖杆以解决出现间隙,配合不牢靠,容易被冲倒,导致防汛墙坍塌,移动防汛箱费时费力,不具备支撑机构,不能有效抵挡洪水冲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防汛箱组件,所述防汛箱组件包括防汛箱本体,所述防汛箱本体上端设有进沙口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固定焊接在防汛箱本体上,所述防汛箱本体右侧内部设有凹槽,所述防汛箱本体左侧设有凸槽,所述凸槽与防汛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汛箱本体前侧底端设有出沙口。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有底板和尖杆,所述底板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焊接在底板下端,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件,所述底板和底座之间设有螺丝。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凸槽、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凸槽、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外侧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弹簧之间设有弹力板,所述连接块和弹簧分别和弹力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安装圆球,所述防汛箱本体下端设有凹块,所述凹块和凹槽外侧均设有圆球套。

优选的,所述进沙口和出沙口上均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上端设有凸条,所述盖子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沙口和进沙口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所述盖子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出沙口和进沙口。

优选的,所述防汛箱本体上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上设有旋转螺丝,所述卡槽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通过旋转螺丝连接卡扣。

优选的,所述防汛箱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凸槽与凹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凹块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沙口的设置,方便沙子进入,出沙口的设置,方便清空防汛箱本体内的沙子,方便回收沙子;

弹簧、弹力板、连接块、连接杆、圆球、圆球套的设置,能够保证防汛箱本体之间、防汛箱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衔接,同时防汛箱本体有效组合在一起,形成防汛墙体,配合牢靠,不易被冲倒,加强了防汛效果;

万向轮和刹车组件的设置,解决了搬运难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尖杆的设置,提高防汛箱组件的抓地能力,提高防汛箱主体使用时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挡洪水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汛箱组件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组件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汛箱整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汛箱整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汛箱整体倒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连接装置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图4a部分结构图;

图中:1底座、2防汛箱组件、3防汛箱本体、4进沙口、5第一凸块、6凹槽、7凸槽、8出沙口、9底板、10尖杆、11万向轮、12刹车件、13螺丝、14第二凸块、15弹簧、16连接块、17弹力板、18连接杆、19圆球、20凹块、21圆球套、22盖子、23凸条、24外螺纹、25内螺纹、26卡槽、27卡扣、28旋转螺丝、29提手、30不锈钢材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防汛箱组件2,所述防汛箱组件2包括防汛箱本体3,所述防汛箱本体3上端设有进沙口4和第一凸块5,所述第一凸块5固定焊接在防汛箱本体3上,所述防汛箱本体3右侧内部设有凹槽6,所述防汛箱本体3左侧设有凸槽7,所述凸槽7与防汛箱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防汛箱本体3前侧底端设有出沙口8;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下端设有底板9和尖杆10,底板9用于支撑防汛箱组件2,尖杆10插入地面,用于固定防汛箱组件2,所述底板9下端设有万向轮11,方便移动防汛箱组件2,所述万向轮11焊接在底板9下端,所述万向轮11上设有刹车件12,用于固定万向轮11,所述底板9和底座1之间设有螺丝13,用于连接底板9和底座1;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第二凸块14,便于防汛箱本体3之间的连接,所述凸槽7、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内均设有弹簧15,所述凸槽7、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外侧均设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和弹簧15之间设有弹力板17,具有弹力,用于连接弹簧15和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和弹簧15分别和弹力板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6一侧设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上固定安装圆球19,所述防汛箱本体3下端设有凹块20,方便防汛箱本体3之间的连接,同时也方便防汛箱本体3和底座1的连接,所述凹块20和凹槽6外侧均设有圆球套21,圆球套21具有弹力,能够很好的卡住圆球19,同时也方便圆球19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进沙口4和出沙口8上均设有盖子22,方便沙子的放入和回收,所述盖子上端设有凸条23,方便盖子22的使用,所述盖子22外侧设有外螺纹24,所述出沙口8和进沙口4内侧均设有内螺纹25,外螺纹24和内螺纹25主要方便连接,所述盖子22通过外螺纹24和内螺纹25连接出沙口8和进沙口4;

进一步地,所述防汛箱本体3上端设有卡槽26,所述卡槽26内设有卡扣27,所述卡扣27上设有旋转螺丝28,所述卡槽26上端设有提手29,所述提手29通过旋转螺丝28连接卡扣27,卡槽26用于放置提手29,卡扣27起到固定作用,旋转螺丝28一方面用于连接卡扣27和提手29,另一方面让提手29达到可翻转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防汛箱本体3采用不锈钢材质30,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不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凸槽7与凹槽6可拆卸连接,用于防汛箱本体3的左右连接,所述第一凸块5、第二凸块14和凹块20可拆卸连接,第一凸块5和凹块20用于防汛箱本体3之间的上下连接,第二凸块14和凹块20用于连接底座1和防汛箱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通过凸条23将盖子22放入出沙口8中,通过内螺纹24和外螺纹25连接,将沙子通过进沙口4倒入防汛箱本体3内,将盖子22放入进沙口4中拧紧,将底座1和底板9通过螺丝13连接,踩下万向轮11上的刹车件12,固定万向轮11,防止移动,工作人员从卡槽26中转动提手29将防汛箱本体3放在底座1上端的第二凸块14上,通过第二凸块14上的圆球19和凹块20外侧的圆球套21,使得防汛箱本体3与第二凸块14活动连接,进而防汛箱本体3与底座1活动链接,防汛箱本体3之间通过凹槽6外侧的圆球套21和凸槽7上的圆球19左右连接,防汛箱本体3之间通过第一凸块上的的圆球19和凹块20外侧的圆球套21上下连接,进而形成防汛箱组件2,踩下万向轮11上的刹车件12,推动防汛箱组件2开始移动,到达防汛现场,通过螺丝13,将底板9从底座1上拆下,将尖杆10插入地面,防汛结束后,通过凸条23将盖子22从出沙口8旋转取下,回收防汛箱本体3内的沙子,通过设置第一凸块5、第二凸块14、凸槽7以及凹槽6和凹块20,万向轮11,尖杆10,使得防汛箱本体3有效组合在一起,形成防汛墙体,配合牢靠,不易被冲倒,加强了防汛效果,解决了搬运难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抵挡洪水的冲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