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4996发布日期:2021-04-21 04:1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适用于由于不规范弃土等原因造成地下水重金属、碘化物等污染,需要进行渗液隔离与收集的工程。


背景技术:

2.垃圾填埋场对场地的防渗要求极高,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渗处理措施和渗液收集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含有污染物的渗液外溢,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对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弃渣行为,弃渣场缺乏严格的防渗措施和渗流收集措施,导致周边地下水受到污染,特别是当弃渣中存在重金属、碘化物等污染,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另外,当填埋场防渗结构由于年久失修或者其他等原因造成破坏,也会出现类似的渗液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为进一步的污染物清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及其实施方法,以将地下水污染范围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污染物外渗。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用于弃渣体堆放区域的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其特征在于:在弃渣体堆放区域的地下水流通道下游区域的地基内设有污染液截流设施,污染液截流设施上游设有坡面雨水排水渠和用于收集地基内渗液的渗液收集设施。
5.所述污染液截流设施包括防渗墙和设置于防渗墙下方的帷幕灌浆,其中防渗墙底部穿透地基中的透水层。
6.所述渗液收集设施包括渗液溢流沟和若干设置于渗液溢流沟下方地基内的降水孔,降水孔内插装有套管,套管上端穿过渗液溢流沟底板延伸至渗液溢流沟内,套管埋入降水孔内的管身段为花管,套管内插装抽排管,抽排管经水泵连通收集池。
7.所述降水孔孔口部位采用砂浆封堵。
8.所述渗液溢流沟位于所述坡面雨水排水渠下游。
9.一种所述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0.通过原始地形地质资料、现状地貌以及地下水位监测信息,进行地下渗流场分析,确定渗流方向;
11.在弃渣体堆放区域下游边缘钻孔,提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确定地下水受污染的范围和深度;
12.弃渣体堆放区域的地下水流通道下游区域设置防渗墙以及帷幕灌浆;
13.开挖渗液溢流沟和坡面雨水排水渠的基础;
14.沿渗液溢流沟按设计的间距和深度钻设降水孔,孔内安装套管,孔口部位采用砂
浆封堵;
15.修筑渗液溢流沟的沟槽、坡面雨水排水渠和渗液收集池,套管的端部伸出渗液溢流沟沟槽底部混凝土;
16.分单元安装抽排管和水泵;
17.安装渗液溢流沟的封闭盖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染液截流设施截断弃渣体堆放区域地下水与外部地下水的连通通道,同时通过降水孔降低渣场渗流出口的地下水位,通过截排结合的方式有效减小渣场内渗液通过地下水外渗的危害。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
20.图2为实施例的典型剖面图。
21.图3为实施例中渗液收集设施的截面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渗液收集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弃渣体堆放区域;2、污染液截流设施;2

1、防渗墙;2

2、帷幕灌浆;3、降水孔;4、渗液溢流沟;4

1、沟槽;4

2、封闭盖板;5、坡面雨水排水渠;6、渗液收集池;7、透水层;8、透水岩层;9、不透水岩层;10、套管;11、砂浆封堵;12、抽排管;1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施例中弃渣体堆放于未处理(或设置的防渗层失效)的天然地基上,地基分为表层透水土层,中部透水岩层和底部相对不透水岩层。本例提供一种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用于弃渣体堆放区域的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
25.本实施例中在弃渣体堆放区域的地下水流通道下游区域设置有污染液截流设施,在污染液截流设施上游设有坡面雨水排水渠和渗液收集设施。
26.本例中污染液截流设施防渗墙和设置于防渗墙下方的帷幕灌浆,防渗墙底部穿透地基中的透水土层,中部的透水岩层内采用帷幕灌浆。
27.本实施例中渗液收集设施包括渗液溢流沟,该渗液溢流沟包括位于坡面雨水排水渠下游的沟槽和盖于沟槽上的封闭盖板。在沟槽下方地基内钻设有若干降水孔,降水孔内插装有套管,套管上端穿过沟槽底板延伸至沟槽内,套管埋入降水孔内的管身段为花管,套管内插装抽排管,抽排管经水泵连通位于下游的收集池。
28.本例中地下污染液截渗与收集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29.1、通过原始地形地质资料、现状地貌以及地下水位监测信息,进行地下渗流场分析,确定渗流方向;
30.2、对渗流场的下游渣场边缘进行钻孔,提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确定地下水受污染的范围和深度;
31.3、在渣场渗流出口部位设置防渗墙2

1以及帷幕灌浆2

2;
32.4、开挖渗液溢流沟4、坡面雨水排水渠5基础;
33.5、沿渗液溢流沟4按设计的间距和深度钻设降水孔3,孔内安装套管10,孔口部位采用砂浆封堵11;
34.6、修筑沟槽4

1、坡面雨水排水渠5和渗液收集池6,套管10的端部伸出沟槽4

1底部混凝土;
35.7、分单元安装抽排管12和水泵13;
36.8、安装渗液溢流沟4的封闭盖板4

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