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093发布日期:2021-04-02 09: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燃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在多雨的汛期,经常发生洪水泛滥的情况,在洪水威胁我们的居住家园时,需要对洪水进行阻隔,通常使用防洪堤坝对洪水进行阻隔,避免洪水淹没低洼处的建筑,传统的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堤坝产生位移,造成防汛线溃散,使洪水越过防汛线,对下游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解决了传统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中心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中心处横向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栓接有活动箱,所述活动箱的内腔设置有钻孔机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正反螺纹杆、活动板和连接杆,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箱内腔的右侧,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述螺纹套的外圈栓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栓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底部与活动箱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旋转轴、支撑板、第三齿轮、第二旋转轴、第四齿轮和钻杆,所述活动箱内腔的底部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从前至后均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活动箱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三齿轮,所述活动箱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四周均嵌设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三轴承并栓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底部贯穿固定箱并向下延伸。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两侧的底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并与活动箱的两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右侧栓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远离固定箱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蓄水孔,所述蓄水箱远离固定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右侧栓接有延伸框,所述延伸框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防滑凸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并与活动板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背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定位柱,所述固定箱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配合定位柱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固定箱顶部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部开设有配合限位柱使用的限位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旋转轴、支撑板、第三齿轮、第二旋转轴、第四齿轮和钻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钻杆钻入泥土中,对固定箱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洪水带动堤坝移动,通过第一电机、正反螺纹杆、活动板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钻杆向下移动,提高固定箱的稳定性,通过蓄水箱和延伸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洪水的重力,对固定箱进行加压,使固定箱与地面紧密的贴合,增强固定箱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正反螺纹杆、活动板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活动箱向下移动,方便带动钻杆向下移动,通过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旋转轴、支撑板、第三齿轮、第二旋转轴、第四齿轮和钻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钻杆旋转,方便钻杆快速的钻入地面,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箱进行限位,防止活动箱发生晃动,同时辅助活动箱上下移动,通过蓄水箱和延伸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洪水的重力对固定箱进行挤压,使固定箱与地面紧密贴合,增强固定箱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板进行限位固定,同时辅助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通过定位柱、定位孔、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堤坝进行延长,增加防汛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活动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局部左视剖面图。

图中标号:1、固定箱;2、固定板;3、移动机构;31、第一电机;32、正反螺纹杆;33、活动板;34、连接杆;4、活动箱;5、钻孔机构;51、第二电机;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一旋转轴;55、支撑板;56、第三齿轮;57、第二旋转轴;58、第四齿轮;59、钻杆;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蓄水箱;9、延伸框;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定位柱;13、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活动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局部左视剖面图,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固定箱1,所述固定箱1顶部的中心处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固定箱1内腔的中心处横向栓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的底部栓接有活动箱4,所述活动箱4的内腔设置有钻孔机构5。

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正反螺纹杆32、活动板33和连接杆34,所述固定箱1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32,所述正反螺纹杆3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箱1内腔的右侧,所述正反螺纹杆3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述螺纹套的外圈栓接有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的底部栓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底部与活动箱4的顶部栓接,通过第一电机31、正反螺纹杆32、活动板33和连接杆3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活动箱4向下移动,方便带动钻杆59向下移动。

所述钻孔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第一旋转轴54、支撑板55、第三齿轮56、第二旋转轴57、第四齿轮58和钻杆59,所述活动箱4内腔的底部栓接有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53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旋转轴54,所述第一旋转轴54的表面从前至后均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栓接有支撑板55,所述支撑板55的底部与活动箱4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一旋转轴54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三齿轮56,所述活动箱4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四周均嵌设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57,所述第二旋转轴57的表面栓接有第四齿轮58,所述第三齿轮56与第四齿轮58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57的底部贯穿第三轴承并栓接有钻杆59,所述钻杆59的底部贯穿固定箱1并向下延伸,通过第二电机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第一旋转轴54、支撑板55、第三齿轮56、第二旋转轴57、第四齿轮58和钻杆5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钻杆59旋转,方便钻杆59快速的钻入地面。

所述固定箱1内腔两侧的底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相向的一侧贯穿第一滑槽6并与活动箱4的两侧栓接,通过第一滑槽6和第一滑块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箱4进行限位,防止活动箱4发生晃动,同时辅助活动箱4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箱1的右侧栓接有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远离固定箱1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蓄水孔,所述蓄水箱8远离固定箱1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蓄水箱8的右侧栓接有延伸框9,所述延伸框9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防滑凸纹,通过蓄水箱8和延伸框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洪水的重力对固定箱1进行挤压,使固定箱1与地面紧密贴合,增强固定箱1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10并与活动板33的顶部栓接,通过第二滑槽10和第二滑块11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板33进行限位固定,同时辅助活动板33进行左右移动。

所述固定箱1背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定位柱12,所述固定箱1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配合定位柱12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固定箱1顶部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3,所述定位柱12的顶部开设有配合限位柱13使用的限位孔,通过定位柱12、定位孔、限位柱13和限位孔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堤坝进行延长,增加防汛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定位柱12插入固定箱1背面堤坝的定位孔内,随后使用者将限位柱13插入通孔,使限位柱13贯穿限位孔,延长堤坝的长度,随后使用者打开第二电机51,同时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随后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53转动,同时第二齿轮53带动第一旋转轴54转动,随后第一旋转轴54带动第三齿轮56转动,同时第三齿轮56带动第四齿轮58转动,随后第四齿轮58带动第二旋转轴57转动,同时第二旋转轴57带动钻杆59转动,随后使用者打开第一电机31,同时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正反螺纹杆32转动,随后正反螺纹杆32带动螺纹套转动,同时螺纹套在正反螺纹杆32的表面向外侧移动,随后螺纹套带动活动板33向外侧移动,同时活动板33带动连接杆34向下移动,随后连接杆34带动活动箱4向下移动,同时钻杆59在地面向下钻孔,防钻杆59没入地面时,此时对固定箱1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打开盖板可将防汛沙袋添加入固定箱1的内腔,增加固定箱1的重量,同时洪水从蓄水孔灌入蓄水箱8内增加固定箱1的重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第一旋转轴54、支撑板55、第三齿轮56、第二旋转轴57、第四齿轮58和钻杆5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钻杆59钻入泥土中,对固定箱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洪水带动堤坝移动,通过第一电机31、正反螺纹杆32、活动板33和连接杆3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钻杆59向下移动,提高固定箱1的稳定性,通过蓄水箱8和延伸框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洪水的重力,对固定箱1进行加压,使固定箱1与地面紧密的贴合,增强固定箱1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稳定性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