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5842发布日期:2021-05-11 15:1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取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对水下灌注桩泥浆检测,常用的取样方法,常以孔口的泥浆来检测泥浆比重、含砂率、黏度等指标,并以测到的孔口泥浆性能指标替代孔底泥浆性能指标。由于目前工程桩深度均较深,特别是采用正循环回旋钻、冲击钻成孔的端承桩,孔内泥浆中土渣、砂等物质往往含量较大,在自重作用下必会下沉,导致孔底泥浆与孔口泥浆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孔内泥浆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特别是对桩端受力的端承桩,未准确掌握孔内泥浆数据,较容易发生桩基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取得孔底泥浆和提高泥浆检测准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取浆装置。

一种取浆装置,用于灌注桩孔底泥浆取样,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内筒,所述内筒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外筒,所述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且所述外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抵接,所述外筒能够相对所述内筒沿着所述内筒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运动;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在所述内筒上,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外筒相对所述内筒运动的距离;以及

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拉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抵接时,带动所述第二基板往远离所述内筒的方向运动。

上述取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内筒、外筒、第一连接件、限位组件以及拉动组件,内筒设在第一基板上,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且外筒的一端与第一基板抵接,外筒能够相对内筒沿着内筒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运动,即外筒沿着内筒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下运动,第一连接件连接外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拉动组件设在第二基板和内筒之间,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板抵接时,带动第二基板往远离内筒的方向运动,通过拉动组件的提拉作用,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本抵接,带动第二基板往远离内筒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运动,使得外筒也往远离内筒的方向运动,而内筒静止不动,从而泥浆开始进入外筒内部,实现孔底泥浆的取样,又限位组件设在内筒上,限位组件用于限定外筒相对内筒运动的距离,也就是说,当外筒运动至限位组件的位置时,外筒内、第二基板和内筒的远离第一基板的端部之间填充满所取的泥浆,实现孔底泥浆的取样,提高泥浆检测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环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内筒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所述限位环设在所述外筒上,且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内筒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第一钩部、第二钩部以及第一拉绳,所述第一钩部设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第二钩部与所述第一钩部相适配,所述第一拉绳设在第二钩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在所述限位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筒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筒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凸出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所述凸出部设在所述外筒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上,以致所述凸出部能够勾住所述固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第三钩部、第四钩部以及第二拉绳,所述第三钩部设在所述内筒上,所述第四钩部与所述第三钩部相适配,所述第二拉绳设在第四钩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取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取浆装置提拉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一实施例的取浆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内筒130、外筒140、第一连接件150、限位组件以及拉动组件。该取浆装置100用于灌注桩孔底泥浆取样,从而不仅对孔口取样,还能够实现对孔底取样,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孔底泥浆数据,提高泥浆检测准确性,避免桩基质量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内筒130设在第一基板110上,外筒140套设在内筒130外,外筒14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0抵接,外筒140能够相对内筒130沿着内筒130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运动,也就是说,外筒140相对内筒130运动,且外筒140沿着内筒130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上下运动。内筒130内可以填充有砂砾等填充物。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均可以为钢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为圆形钢板,且所述第一基板110的直径和外筒140的外径相同。第二基板120的直径也可以同外筒140的外径相同。通过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采用钢板,不仅能够保证取浆装置100的强度,还能减少腐蚀等,延长使用寿命,且减少取浆装置100的整体质量。在一实施例中,内筒130和外筒140均可采用无缝钢管,其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现场进行确定。

进一步地,内筒130的远离第一基板110的端部可以封闭,也就是说,内筒130的远离第一基板110的端部上设有盖板。内筒13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件150连接外筒140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0,也就是说,第二基板120位于第一基板110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接件150的运动带动外筒140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50的数量为四个,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所采用的材料可以为钢,四个第一连接件150沿着外筒140的边缘均匀分布。

拉动组件设在第二基板120和内筒130之间,能够拉动拉动组件往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基板110运动,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板120抵接时,带动第二基板120往远离内筒130的方向运动,而第二基板120与第一连接件150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连接件150往远离第一基板110的方向运动,又第一连接件150与外筒140的另一端连接,进而带动外筒140往远离第一基板110的方向运动,而内筒130保持静止不动。限位组件设在内筒130上,限位组件用于限定外筒140相对内筒130运动的距离,也就是说,外筒140相对内筒130运动,直至外筒140与限位组件抵接。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限定外筒140运动的距离。

上述取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内筒130、外筒140、第一连接件150、限位组件以及拉动组件,内筒130设在第一基板110上,外筒140套设在内筒130外,且外筒14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0抵接,外筒140能够相对内筒130沿着内筒130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运动,即外筒140沿着内筒13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下运动,第一连接件150连接外筒140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0,拉动组件设在第二基板120和内筒130之间,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板120抵接时,带动第二基板120往远离内筒130的方向运动,通过拉动组件的提拉作用,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本抵接,带动第二基板120往远离内筒130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150运动,使得外筒140也往远离内筒130的方向运动,而内筒130静止不动,从而泥浆开始进入外筒140内部,实现孔底泥浆的取样,又限位组件设在内筒130上,限位组件用于限定外筒140相对内筒130运动的距离,也就是说,当外筒140运动至限位组件的位置时,外筒140内、第二基板120和内筒130的远离第一基板110的端部之间填充满所取的泥浆,实现孔底泥浆的取样,提高泥浆检测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161、限位环163以及第二连接件162。限位板161位于第二基板120和内筒130之间,第二连接件162连接第二基板120和内筒130的远离第一基板110的一端,限位环163设在外筒140上,且限位环163位于内筒130的上方,即当外筒140与第一基板110抵接时,限位环163与内筒130的端部抵接。其中,第二连接件162与内筒13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的限位组件,当拉动拉动组件往远离第一基板110的方向运动时,外筒140也往远离第一基板110的方向运动,直至限位环163与限位板161抵接,此时,第二连接件162的长度即为外筒140往上运动的距离,且外筒140、限位板161、内筒130的端部以上填充满取浆装置所在位置的泥浆,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拉动组件包括第一钩部172、第二钩部171以及第一拉绳173,第一钩部172设在限位板161上,第二钩部171与第一钩部172相适配,第一拉绳173设在第二钩部171上。其中,第一钩部172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等方式与限位板161连接。当取浆装置100下放到灌注桩孔底时,松掉第一拉绳173,第一钩部172与第二钩部171分离,继续拉动第一拉绳173,带动第二钩部171网上运动,直至第二钩部171与第二基板120抵接,从而继续拉动第一拉绳173时,能够带动第二基板120往上运动,继而带动外筒140往上运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上开设有通孔121,第一拉绳173穿过该通孔12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钩部171的端部直径大于通孔121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取浆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90,第一密封件190设在限位环163上,从而当限位环163与限位板161抵接时,外筒140、限位板161以及内筒13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具有密封性。第一密封件190可以通过粘贴等方式设在限位环163上。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取浆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80,第二密封件180设在内筒130和外筒140之间,保证内筒130与外筒140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限位板161、外筒140的横截面、内筒130的横截面、第一密封件190以及第二密封件180均可以为圆形。

上述取浆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拉绳173拴住第二钩部172,在取浆装置100下放到灌注桩孔过程中,第二钩部172勾住第一钩部171,此时,内筒130在外筒140内,当第一基板110达到灌注桩孔底时,松掉第一拉拉绳173,使得第二钩部172自由下落,与第一钩部171脱离,再提起第一拉绳173,第二钩部172与第二基板120抵接,第二基板120通过第一连接件150连接外筒140,从而使得外筒140往上运动,而内筒130由于自重静止,在提起过程中,在外筒140、限位板161、内筒130之间填充满了取浆装置100所在位置的泥浆,当限位环163与限位板161抵接时,拉动第一拉绳173,开提起整个泥浆取浆装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凸出部和固定部,固定部设在内筒的外壁上,凸出部设在外筒的靠近第一基板的一端上,以致凸出部能够勾住固定部。

此时,在一实施例中,拉动组件包括第三钩部、第四钩部以及第二拉绳,第三钩部设在内筒上,第四钩部与第三钩部相适配,第二拉绳设在第四钩部上。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取浆装置所包含的其他结构以及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如上一实施例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限位组件和拉动组件,当外筒上升一定距离后,泥浆充满第二基板、外筒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的空间。

一实施例的取浆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起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与第二基板抵接;继续提起所述拉动组件,带动第一连接件和外筒运动。上述取浆装置的施工方法,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所描述的取浆装置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