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4583发布日期:2021-05-25 12:5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hc管桩灌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phc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0mpa左右)、180℃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的一种空心圆筒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建筑施工进度要求时间短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采用成型时间只需一两天的phc管桩来进行地基处理。在phc桩基础施工中,需要在phc管桩的桩芯内嵌入设计长度的钢筋笼,随后进行桩芯混凝土灌注。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因预制的phc管桩口经小、钢筋笼等因素影响到桩芯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质量,常出现混凝土灌注缓慢和外流的现象,既造成混凝土的损失,又必须花费人工进行二次清理,浪费了时间也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灌注缓慢和外流的现象,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用于辅助phc管桩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包括:

支撑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圆环设置于所述phc管桩外的地面上,所述第二圆环位于所述第一圆环的正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圆环及所述第二圆环并围合出一容置区;

灌注主体,包括漏斗及灌注筒,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容置区内且顶端与所述第一圆环连接,所述灌注筒至少部分伸入所述phc管桩的桩芯内且顶端连接所述漏斗的底端,所述漏斗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的底端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沿所述第一圆环周向设置的钢筋,每根所述钢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环。

可选的,多根所述钢筋沿所述第一圆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环。

可选的,所述漏斗的顶端还设置有环形裙边,所述环形裙边环绕设置在所述漏斗顶端的外侧,所述环形裙边与所述第二圆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环及所述第二圆环均钢圆环,所述第二圆环与所述环形裙边焊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相同,所述容置区为圆柱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所述容置区为圆台形。

可选的,所述phc管桩桩芯的直径与所述灌注筒的直径的差值介于20mm-30mm之间。

可选的,所述漏斗与所述灌注筒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漏斗来进行phc管桩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所述漏斗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的底端的直径,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灌注缓慢和外流的现象,缩短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同时极大地避免混凝土的浪费,改善了因混凝土灌注时散落影响现场施工环境,减少散落混凝土的清理工作量,为后续工序施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还通过设置支撑架来固定及稳定住所述灌注主体,防止往所述phc管桩的桩芯内灌注混凝土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所述灌注主体失稳,并且,所述支撑架还可用于移动所述灌注主体,提高施工效率,进而缩短施工的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phc管桩;20-支撑架;30-灌注主体;

210-第一圆环;220-第二圆环;230-钢筋;240-环形板;310-漏斗;320-灌注筒;330-环形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用于辅助phc管桩10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包括:

支撑架20,包括第一圆环210、第二圆环220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圆环210设置于所述phc管桩10外的地面上,所述第二圆环220位于所述第一圆环210的正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圆环210及所述第二圆环220并围合出一容置区;

灌注主体30,包括漏斗310及灌注筒320,所述漏斗310位于所述容置区内且顶端与所述第一圆环210连接,所述灌注筒320至少部分伸入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且顶端连接所述漏斗310的底端,所述漏斗310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310的底端的直径。

具体的,所述灌注主体30用于对辅助phc管桩10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包括漏斗310及灌注筒320,所述漏斗310位于所述容置区内且顶端与所述第一圆环210连接,可以理解为所述漏斗310悬吊在所述容置区内,所述漏斗310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310的底端的直径,以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灌注缓慢和外流的现象,能够缩短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同时极大地避免混凝土的浪费,改善了因混凝土灌注时散落影响现场施工环境,减少散落混凝土的清理工作量,为后续工序施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310的底端是正对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的。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2,所述灌注筒320至少部分伸入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且顶端连接所述漏斗310的底端,以便于混凝土从所述漏斗310的顶端灌入后,能够顺利的进入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注筒320可以全部位于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也可以部分位于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部分位于所述容置区内,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phc管桩10桩芯的直径与所述灌注筒320的直径的差值介于20mm-30mm之间,以便于所述灌注筒320伸入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当然,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通常设置有钢筋笼,所述灌注筒320的底端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钢筋笼的钢筋上,提高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的稳固性,防止混凝土灌注时冲击力过大导致灌注筒320移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310与所述灌注筒320一体成型。可根据所述phc管桩10的尺寸对所述灌注主体30进行制造,所述漏斗310可以是与所述灌注筒320一体浇筑成型,当然所述漏斗310还可以与灌注筒320通过焊接等形式连接形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所述漏斗310主体按照不同的尺寸进行批量化制造,以适应不同的phc管桩10,提高施工效率。

所述支撑架20用于固定并稳定所述灌注主体30,防止往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灌注混凝土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所述灌注主体30失稳,并且,所述支撑架20还可用于移动所述灌注主体30,提高施工效率,进而缩短施工的工期。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3,所述支撑架20包括第一圆环210、第二圆环220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圆环210位于地面上以支撑整个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圆环210在地面上的投影应当覆盖所述phc管桩10的桩口,即所述第一圆环210的直径要大于所述phc管桩10的桩口直径,这样才不会影响灌注筒320伸入所述phc管桩10的桩芯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环210可采用钢圆环。钢的强度高,成本低,可根据phc管桩10的尺寸现场加工,便于加工且能够重复使用。当然,所述第一圆环21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例如木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第二圆环220位于所述第一圆环210的正上方,用于与所述漏斗310连接以悬吊住所述漏斗31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环220也可以采用钢圆环,或是其他材质的圆环,本申请同样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照图2,所述漏斗310的顶端还设置有环形裙边330,所述环形裙边330环绕设置在所述漏斗310顶端的外侧,所述环形裙边330与所述第二圆环22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环220位于所述环形裙边330的下方并与所述环形裙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环形裙边330能够有效地增大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连接面积,保证所述漏斗310的稳定性。所述环形裙边330例如是钢板,焊接在所述漏斗310的顶端。

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圆环210及所述第二圆环220并围合出一用于容纳所述灌注主体30的容置区,所述第二圆环220将所述漏斗310主体的重力通过所述连接件传递给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圆环210。通过将所述灌注主体30设置在所述容置区内的形式,不仅可以固定住所述灌注主体30,同时还能节省整个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的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当所述第一圆环210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相同时,所述容置区为圆柱形。或者,请参照图4,当所述第一圆环2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所述容置区为圆台形。其中,所述第一圆环210的之间可根据phc管桩10的桩口直径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圆环220的之间可根据所述漏斗310的顶端直径进行确定,只要保证所述第一圆环210的之间不小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即可,从而保证所述支撑架2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沿所述第一圆环210周向设置的钢筋230,每根所述钢筋2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环2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环220。请继续参照图3,当所述第一圆环210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相同时,所述钢筋230竖直设置以围合出一圆柱形的容置区。请参照图4,当所述第一圆环2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所述钢筋230倾斜设置以围合出一圆台形的容置区。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230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圆环210及所述第二圆环220连接,保证支撑架20的稳固性。当然,所述钢筋230也可以通过绑扎等方式与所述第一圆环210及所述第二圆环220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多根所述钢筋230沿所述第一圆环210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每个所述钢筋230的受力均衡。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对于所述钢筋230的数量及分布方式均不作任何限制,例如,所述钢筋230为四根,四根所述钢筋230呈十字形设置。

此外,所述连接件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例如,结合图5,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环形板240,所述环形板2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环2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环220。可以理解为所述连接件为一个环形的薄板,作为所述容置区的外壁。当所述第一圆环210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相同时,所述环形板240的顶端和底端直径相同。当所述第一圆环2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环220的直径,所述环形板240作为容置区的外壁,所述环形板240的顶端和底端直径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板240可以采用钢板,并通过焊接的形式与所述第一圆环210及所述第二圆环220进行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辅助装置,用于辅助phc管桩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包括:支撑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圆环设置于所述phc管桩外的地面上,所述第二圆环位于所述第一圆环的正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圆环及所述第二圆环并围合出一容置区;灌注主体,包括漏斗及灌注筒,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容置区内且顶端与所述第一圆环连接,所述灌注筒至少部分伸入所述phc管桩的桩芯内且顶端连接所述漏斗的底端,所述漏斗的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的底端的直径。通过设置灌注主体来进行phc管桩的桩芯混凝土的灌注,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灌注缓慢和外流的现象,缩短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同时极大地避免混凝土的浪费。同时,还通过设置支撑架来固定及稳定住所述灌注主体,防止往所述phc管桩的桩芯内灌注混凝土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所述灌注主体失稳,并且,所述支撑架还可用于移动所述灌注主体,提高施工效率,进而缩短施工的工期。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