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6781发布日期:2021-07-06 21:3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块石砌体、水泥植草砖等硬质材料进行河堤保护,虽满足了一时的防汛安全要求,但也造成了对水系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水系生态环境的不平衡。针对由此引发的水系生态环境不平衡因素,水系生态治理已成为当下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如何降低不当工法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植入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环保工法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已成为生态治理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生态护坡,施工快,不会破坏水系生态环境。
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生态护坡,包括坡体底部设置的脚墙、坡体坡面上铺设的护坡和坡体顶面铺设的防汛通道,所述脚墙为格宾石笼脚墙;所述护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格宾网护坡、草坪护坡和灌木护坡,所述格宾网护坡与脚墙之间利用扎绳绑扎,格宾网护坡的底面设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延伸至格宾网护坡与草坪护坡的拼接面,所述草坪护坡包括基部土层、覆盖基部土层的防护层和铺设在防护层上的种植土层,所述防护层的顶部向上延伸至灌木护坡的底部,防护层上设有垂直于坡面插入坡体的锚固件。
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由多条三维水土保护毯搭接而成,所述锚固件设置于三维水土保护毯的搭接处和防护层的端部。
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的底部包裹基部土层。
7.进一步的,所述锚固件包括钢钉和设置于钢钉顶部的l形扣压部。
8.进一步的,所述防汛通道的两侧设有格梗。
9.进一步的,所述防汛通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抗冲刷能力强,能够保护坡面、堤岸及河道的稳定,避免河水直接冲刷坡面,减少水土流失;能够确保坡面填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创造更有利于草坪根系发芽,草坪根系与防护层有机结合,稳定在坡面上,从而使坡面的绿化覆盖率达到设计要求,营造极具景观效果的护坡生态景观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13.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14.附图标记说明:1

坡体、2

脚墙、3

防汛通道、4

格宾网护坡、5

草坪护坡、5.1

基部土层、5.2

防护层、5.3

种植土层、6

灌木护坡、7

土工布、8

锚固件、9

格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如图所示: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底部设置的脚墙2、坡体1坡面上铺设的护坡和坡体1顶面铺设的防汛通道3。脚墙2为格宾石笼脚墙。护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格宾网护坡4、草坪护坡5和灌木护坡6,灌木护坡6上种植小灌木。格宾网护坡4与脚墙2之间利用扎绳绑扎,格宾网护坡4的底面设有土工布7,土工布7延伸至格宾网护坡4与草坪护坡5的拼接面。草坪护坡5包括基部土层5.1、覆盖基部土层5.1的防护层5.2和铺设在防护层5.2上的种植土层5.3,种植土层5.3上铺设草坪。防护层5.2的顶部向上延伸至灌木护坡6的底部,防护层5.2上设有垂直于坡面插入坡体1的锚固件8。
17.具体的,防护层5.2由多条三维水土保护毯搭接而成,具有生态环保、抗冲刷、施工周期短及效率高等鲜明特点,既降低了治理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生态效益、环保效益得到充分体现,锚固件8设置于三维水土保护毯的搭接处和防护层5.2的端部,保证了防护层5.2覆盖基部土层5.1。防护层5.2的底部包裹基部土层5.1,避免了基部土层5.1水土流失。锚固件8包括钢钉和设置于钢钉顶部的l形扣压部,锚固稳定性高。防汛通道3的两侧设有格梗9,防汛通道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层为10cm厚的碎石垫层,基层为15cm厚的素混凝土层,面层厚度为4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