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

文档序号:25795915发布日期:2021-07-09 11:5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

1.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洪消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多地质条件复杂,泄洪消能建筑物布置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一些当地材料坝的枢纽而言,导流洞工程量比较大,如何有效利用导流洞后期改建为泄洪洞是工程设计中一个技术难点。现有的竖井旋流泄洪洞虽然能够实现这一作用,但随着水头与流量的增加,竖井旋流泄洪洞水流流态复杂,出现涡室通气不畅、涡室水流上升高度较大、下游消能不充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竖井旋流泄洪洞水流流态复杂,出现涡室通气不畅、涡室水流上升高度较大、下游消能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该结构应用到泄洪洞上,能够实现洪洞涡室水流流态规整、通气顺畅、消能充分,同时还可降低涡室高度,保证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洞安全运行。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包括上平洞段和涡室,还包括涡室连接段,所述的涡室连接段上游与上平洞段连接,所述的涡室连接段下游与涡室连接,所述的涡室连接段的底板上设置有分流墩,所述的涡室的内侧设置有导流坎,所述的涡室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管。
5.所述涡室的顶部为拱顶。
6.所述涡室连接段由涡室连接段底板、涡室连接段顶板和涡室连接段侧板组成的空心的框体。
7.所述的涡室连接段底板由抛物线段底板与陡坡段底板连接组成,抛物线段底板与上平洞段的底坡连接,陡坡段底板与涡室连接。
8.所述的涡室连接段顶板由水平段顶板和压坡连接段顶板连接组成,水平段顶板与上平洞段的顶板连接,压坡连接段顶板与涡室连接。
9.所述导流坎由挡水面、背水面和连接面围成;所述的挡水面是一竖直设置的平面,背水面是一竖直设置的弧面,所述的连接面与涡室内侧壁贴合。所述的背水面的弧面半径r为涡室内径0.1~0.5倍,弧面对应的角θ的取值范围为60

90
°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该结构应用到泄洪洞上,泄洪洞的上平洞水流经抛物线过渡进入涡室连接段,涡室内壁末端设置的竖向导流坎作用,则是加速水流旋转、减弱水跃的壅水现象。水流经过导流坎作用,涡室内旋转水流厚度增加,
水面爬高大幅度降低,而且涡室内旋转水流的水面高差也被减小;本发明结构应用到泄洪洞上,能够实现洪洞涡室水流流态规整、通气顺畅、消能充分,同时还可降低涡室高度,保证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洞安全运行。
11.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14.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平洞段;2、涡室连接段;3、涡室;4、排气管;5、导流坎; 5

1、挡水面;5

2、背水面;5

3、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为了克服现有竖井旋流泄洪洞水流流态复杂,出现涡室通气不畅、涡室水流上升高度较大、下游消能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图1

2所示的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该结构应用到泄洪洞上,能够实现洪洞涡室水流流态规整、通气顺畅、消能充分,同时还可降低涡室高度,保证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洞安全运行。
16.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包括上平洞段和涡室3,还包括涡室连接段2,所述的涡室连接段2上游与上平洞段连接,所述的涡室连接段2下游与涡室3连接,所述的涡室连接段2的底板上设置有分流墩1,所述的涡室3的内侧设置有导流坎5,所述的涡室3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管4。
17.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应用到泄洪洞上,泄洪洞的上平洞水流经抛物线过渡进入涡室连接段2,涡室3内壁末端设置的竖向导流坎5作用是加速水流旋转、减弱水跃的壅水现象。水流经过导流坎5作用,涡室3内旋转水流厚度增加,水面爬高大幅度降低,而且涡室3内旋转水流的水面高差也被减小.本发明应用到泄洪洞上,能够实现洪洞涡室水流流态规整、通气顺畅、消能充分,同时还可降低涡室高度,保证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洞安全运行。
18.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涡室3的顶部为拱顶。
19.优选的,所述涡室连接段2由涡室连接段底板、涡室连接段顶板和涡室连接段侧板组成的空心的框体。
20.优选的,所述的涡室连接段底板由抛物线段底板与陡坡段底板连接组成,抛物线段底板与上平洞段1的底坡连接,陡坡段底板与涡室3连接。
21.优选的,所述的涡室连接段顶板由水平段顶板和压坡连接段顶板连接组成,水平段顶板与上平洞段1的顶板连接,压坡连接段顶板与涡室3连接。
22.本实施例中,抛物线段底板的形状符合抛物线方程y=kx+cx2,k、c为常数k、c值根据sl319

201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确定;陡坡段底板的陡坡坡比为1:n,n值根据抛物线末端点确定,n取值为3~6;所述的涡室连接段2的顶部由水平段顶板和压坡连接段顶板连接组成,水平段顶板与上平洞段1的顶板连接,压坡连接段顶板与涡室3连接;所述的涡室
连接段2与涡室3连接处的侧墙形状符合抛物线方程,a、b根据涡室尺寸确定, a取值为12~22,b取值为8~16;所述的分流墩1设置在水平段顶板下方对应的涡室连接段2的陡坡底板上。
23.优选的,所述导流坎5由挡水面5

1、背水面5

2和连接面5

3围成;所述的挡水面5

1是一竖直设置的平面,背水面5

2是一竖直设置的弧面,所述的连接面5

3与涡室3内侧壁贴合。优选的,所述的背水面5

2的弧面半径r为涡室内径0.1~0.5倍,弧面对应的角θ的取值范围为60

90
°

2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背水面5

2的弧面半径r优选为4.5m,弧面对应的角θ优选为70
°

25.如图1

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进口的结构,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涡室连接段2及涡室3,涡室连接段2将上平洞段1中的水流从涡室3侧壁切向引入涡室3。水流经过导流坎5作用,涡室3内旋转水流厚度增加,水面爬高大幅度降低,而且涡室3内旋转水流的水面高差也被减小.本发明应用到泄洪洞上,能够实现洪洞涡室水流流态规整、通气顺畅、消能充分,同时还可降低涡室高度,保证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洞安全运行。
26.优选的,涡室3直径18m,左侧边墙采用椭圆曲线与直径18m圆弧相接,涡室连接段2与涡室3连接处的侧墙形状符合抛物线方程,末端加半径r=4.5m的导流坎5,底部高程2915.0m;涡室3与竖井的渐变段10高度为22.5m,收缩比为1:10;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平洞段水流经抛物线过渡进入陡坡段,上平洞段底坡坡度为3%,水流相对平缓,流态稳定。涡室连接段2的底板采用抛物线与1:5.2的陡坡过渡到涡室3底板,涡室连接段2内设置分流墩1,分流墩1将水流分为左、右两侧。分流墩1左侧主流采用小角度收缩,可对左侧进涡室3的主流进行加速,减弱涡室3进口的阻水作用;右侧采用大角度收缩与导向方式,可使副流与外侧回转流进行交错、对撞,减缓外侧回转主流对涡室左侧进入的主流形成冲击、回壅现象。水流经过分流墩1与导流坎5的综合作用,涡室3内旋转水流厚度增加,水面爬高大幅度降低,而且涡室内旋转水流的水面高差也被减小,下部渐变段又形成内外不同旋转流层,涡室连接段2的过渡消能作用均得到提升。
27.竖井与涡室3采用1:10的渐变段10过渡,竖井内仍表现为明显的贴壁旋转水流,整个涡室3及竖井内涡腔保持畅通,通气充分。随着水流不断向下流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垂向流速不断增大,切向流速则受沿程损失作用不断较小。水流以较高流速进入竖井下部的水垫层时,大量空气被卷吸进入水垫内,水气充分混掺;而此时竖井下部水流仍存在一定切向流速,水垫内水体也存在旋转现象,形成环状水跃。
28.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中未详细描述的装置结构及系统方法是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不再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