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1305发布日期:2021-07-20 17:0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土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通道又称为地下人行道,在交通比较拥堵复杂的交通体系中,常常会贯穿一些非面型的交通网道,这些非面型的交通网道一般指的就是地下人行道;地下人行道地下的部分是由较厚的混凝土水泥和较粗的钢筋筑成,以确保顶面的承受力。

目前,公开号为cn10343777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通道及隧道结构的顶管施工方法,通过在现场反复浇筑和顶管施工,使施工时隧道孔径可不受吊装设备的制约,孔径可做大,推进距离可延长;同时,掘进前行后,后续工作可同时进行,可提前工期;可连续作业,不用停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在进行地下通道的施工时,通常是对所需空间直接大面积地进行整体挖掘,而大面积整体挖掘时有可能因部分山体坚固而需要增大整体的施工能耗,因此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地下连接管道施工过程中,减少由于部分挖掘处山体坚固而需要增大整体施工能耗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明挖施工挖出一个出发空间,确定地下连接通道的施工面,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施工面上的划分机构将施工面划分为至少两层,且每一层的施工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施工单元;划分机构还包括打入施工面内确定施工深度的定位桩,且所述定位桩间隔设置于上下相邻的施工单元相靠近的角部处;

s2.对施工单元掘进施工时,上下两层相连接的斜角对应处的施工单元可同时进行施工,最后对分别位于两个端部并上下倾斜相对的施工单元进行掘进施工;

s3.逐步将施工面按单元化的方式施工并挖掘,直至挖掘出完整的安装路径后,安装通道主体,且通道主体由多个通道单元拼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施工单元组合形成完整的施工面,划分机构定位施工单元的面积,并由定位桩确定施工深度,采用单元化的施工方法,以小断面的施工拼合为大断面的地下连接通道,减少大面积整体挖掘时因部分山体坚固而需要增大整体的施工能耗的情况,有利于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同时还可实现对通道规格不一的地下通道进行快速挖掘;且通过划分为多层,相连接的斜角处的施工单元施工时,挖掘机构的放置位置可错开,从而可同时进行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和横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桩上;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插口,所述横杆垂直插接并定位于插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桩,横杆插接于连接杆上的插口,拆装更便捷,且可重复利用,有助于减少施工所需建材,且便于对通道规格不一的地下连接通道进行施工单元的划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连接杆的侧壁上的空心的插接套,所述定位桩的端壁上开设有供插接套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套的侧壁上间隔形成有贯穿于插接套远离连接杆的端部的开口槽,所述支撑杆插接于连接杆内并螺纹连接于插接套,且支撑杆的外径大于插接套的内径;当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插接套,所述插接套的侧壁抵紧插接槽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开口槽,使插接套的侧壁具有外张的活动空间,螺纹连接于连接杆内的支撑杆被旋入插接套中时,插接套被撑开并抵紧于插接槽的侧壁,实现连接杆和定位桩的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顶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插接套的一端形成有凹槽,所述顶杆插接于凹槽中,且所述顶杆螺纹连接于连接杆内;顶杆和支撑杆的螺纹螺旋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一方面为工具的插入提供操作口,使支撑杆的螺纹连接定位过程更易实施,另一方面又可为提供顶杆的插接提供定位点,通过顶杆的进一步抵接双重定位,即使出现支撑杆滑丝的情况,结构仍可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机构还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通过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上,所述延伸杆远离连接杆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横杆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延伸杆延伸时,卡槽的开设为横杆的插接提供空间;延伸杆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延伸杆,满足对通道规格不一的地下连接通道的挖掘时进行施工单元的划分。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槽,所述延伸杆靠近连接杆的端部延伸形成有延伸柱,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延伸柱上,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供延伸柱插接的延伸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延伸槽上并供安装板卡接定位;且所述顶杆穿设于安装槽和安装板的对应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柱支撑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卡接于安装槽初步定位,且顶杆穿设于安装板和安装槽的对应处,实现进一步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柱的侧壁上固定有滑块,所述延伸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块滑入的滑槽,且滑槽的一侧贯通形成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远离滑槽的一端延伸形成与滑槽平行的推进槽,滑块可沿着移动槽滑入推进槽并滑动;所述安装板呈方形,当所述滑块抵接于推进槽远离移动槽的端部,所述安装板卡接于安装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移动槽和推进槽的设置使延伸杆不会轻易与连接杆脱离;且当滑块移动至对应推进槽处,方形的安装板对应安装槽并卡接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杆可叠加并延伸,叠加并延伸的相邻两延伸杆通过与连接杆和对应的延伸杆相同的安装结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杆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上,且延伸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对应的安装结构,当施工面尺寸更大时,使划分机构可相应叠加延长,从而可提高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单元包括底板、腹板和顶板,相对的所述腹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顶板的两侧,相对的所述腹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腹板和顶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方式逐步浇筑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式筑成稳定的通道单元,并通过通道单元筑成成完整的通道主体,单元化的施工方式可降低施工强度;且相较于整体式浇筑施工难以把握整体的浇筑质量,单元化施工的结构强度会更高,有助于提升地下连接通道的整体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施工面划分为若干施工单元并逐个进行施工,采用单元化的施工方法,以小断面的施工拼合为大断面的地下连接通道,减少大面积整体挖掘时因部分山体坚固而需要增大整体的施工能耗的情况;将施工面划分为多层,相连接的斜角处的施工单元施工时,挖掘机构的放置位置可错开,从而可同时进行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2.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桩,横杆插接于连接杆上的插口,拆装更便捷,且可重复利用,有助于减少施工所需建材,且便于对通道规格不一的地下连接通道进行施工单元的划分;

3.连接杆和定位桩通过支撑杆和顶杆的双重定位实现稳定连接,延伸杆和连接杆通过安装板和安装槽的配合定位,且顶杆穿过安装板和安装槽对应处,使整体连接的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面和划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杆分别与定位桩和横杆配合连接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杆和延伸杆配合连接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出发空间;2、施工面;21、施工单元;3、划分机构;31、连接杆;311、延伸槽;312、插口;32、横杆;33、延伸杆;331、延伸柱;34、定位桩;341、插接槽;4、连接结构;41、支撑杆;411、凹槽;42、插接套;43、顶杆;5、安装结构;51、安装板;52、安装槽;6、滑块;7、滑槽;71、移动槽;72、推进槽;8、通道单元;81、底板;82、腹板;8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

参照图1、2,一种地下连接通道的单元化施工方法,首先采用明挖施工挖出一个出发空间1,确定地下连接通道的施工面2,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施工面2上的划分机构3将施工面2划分为至少两层,且每一层的施工面2间隔设置有多个施工单元21;且对施工单元21掘进施工时,上下两层相连接的斜角对应处的施工单元21可同时进行施工,最后对分别位于两个端部并上下倾斜相对的施工单元21进行掘进施工。

参照图2、3,划分机构3包括连接杆31和打入施工面2内确定施工深度的定位桩34,且定位桩34间隔设置于上下相邻的施工单元21相靠近的角部处,连接杆31通过连接结构4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桩34上;连接结构4包括固定于连接杆31靠近定位桩34的侧壁上的空心的插接套42,定位桩34的端壁上开设有供插接套42插接的插接槽341。

参照图4,连接结构4还包括支撑杆41,插接套42的侧壁上间隔形成有贯穿于插接套42远离连接杆31的端部的开口槽,使插接套42的侧壁具有外张的活动空间;支撑杆41插接于连接杆31内并螺纹连接于插接套42,且支撑杆41的外径大于插接套42的内径;支撑杆41远离插接套42的一端形成有凹槽411,本申请中凹槽411为一字型,便于旋入支撑杆41;当支撑杆41插接于插接套42,插接套42的侧壁外张并可抵紧插接槽341的侧壁,实现插接套42与定位桩34的定位。

参照图4,连接结构4还包括顶杆43,顶杆43插接于凹槽411中,且顶杆43远离插接套4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连接杆31内,顶杆43和支撑杆41的螺纹的螺旋方向一致;支撑杆41定位后,将顶杆43插入凹槽411,然后旋入顶杆43,由此既可进一步推进支撑杆41,又可进一步定位支撑杆41,使插接套42与定位桩34连接更稳定。

参照图2、4,划分机构3还包括横杆32,连接杆31垂直于施工面2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口312,横杆32垂直插接并定位于插口312,达到划分施工单元21的目的。

参照图2、5,划分机构3还包括延伸杆33,延伸杆33通过安装结构5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31上,延伸杆33可叠加并延伸,叠加并延伸的相邻两延伸杆33通过与连接杆31和对应的延伸杆33相同的安装结构5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延伸杆33远离连接杆31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横杆32卡接的卡槽,从而当延伸杆33叠加延伸时也可固定横杆32;且最下方的施工单元21上可开设供对应的延伸杆33上的插接套42插接的让位槽。

参照图5,延伸杆33靠近连接杆31的端部延伸形成有延伸柱331,连接杆31上开设有供延伸柱331插接的延伸槽311,延伸柱331的侧壁上固定有滑块6,延伸槽31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块6滑入的滑槽7,且滑槽7的一侧水平延伸并贯通形成有移动槽71,移动槽71上形成有与滑槽7平行并与滑槽7相背延伸的推进槽72,滑块6可沿着移动槽71滑入推进槽72并沿推进槽72滑动。

参照图3、5,安装结构5包括安装板51和安装槽52,安装板51呈方形并固定于延伸柱331上,安装槽52开设于延伸槽311上并供安装板51卡接定位;当滑块6移动至抵接于推进槽72远离移动槽71的端部处,方形的安装板51对应安装槽52并插接定位;支撑杆41插接于插接套42后,先将安装板51和安装槽52对应卡接,再使顶杆43穿设于安装板51和安装槽52的对应处并插接于凹槽411内。

参照图2、6,逐步将施工面2按单元化的方式施工并挖掘,直至挖掘出完整的安装路径后,安装通道主体,且通道主体由多个通道单元8拼接而成。

参照图6,通道单元8包括底板81、腹板82和顶板83,相对的腹板8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顶板83的两侧,相对的腹板8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底板81的两侧;底板81、腹板82和顶板8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方式逐步浇筑成型;通过通道单元8筑造成完整的通道主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