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6092发布日期:2021-09-10 19:1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洪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多数平原河流存在十分频繁和严重的洪水灾害现象,此类河道通常由主槽和滩地组成,横断面呈复杂的复式断面形态。洪水期间水流漫滩后,河道依靠主槽和滩地共同行洪。由于种种自然原因,加上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造成许多河道淤积严重,行洪能力较差,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防洪标准,许多江河堤防实施了堤防改线,滩地的土地日益被广泛利用,许多河滩或被围垦用作耕地,或被建成风景区,甚至娱乐场所。遇上洪水时,河道行洪断面的大量减少,就会造成洪水比降缓,洪峰滞留时间长的局面,直接危及大堤的安全。
4.特别是当下旅游、休闲堤防的改造,往往设置邻水的平台,以供游人亲水。这类亲水平台的设置,需要将将堤顶延伸至滩地与水相邻,为支撑亲水平台,就需要在滩地上设置抛石,以做基底,保证平台的稳固。
5.但设置抛石后,就造成了滩地的淤积堵塞,严重影响河道过流。特别是深水区段堤塘堤线,相对现状岸线外移距离较大,抛石量也随之增多。
6.同时,随着深水区段堤塘堤线外移,不仅存在深水区施工困难的问题(例如承台的基底施工),而且堤顶观光走廊与岸上绿化带间隔距离过大,影响堤塘整体绿化设计的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在满足游人景观需求的同时,保证河道过流能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包括设置在现有岸线处的实填段、设置于深水区的承台段及衔接两段的框架段,所述实填段包括防浪墙及固定基座,该固定基座沿水至岸方向依次设有进入卵石持力层的密排灌注桩墙及若干灌注桩;所述承台段包括堤顶平台、若干承台及若干支柱,该支柱设置于承台与堤顶平台之间,支撑堤顶平台,所述承台上设有若干进入卵石持力层的phc桩;所述框架段包括若干进入卵石持力层的预制方桩、设置于预制方桩顶部的砼现浇顶大梁、铺设于砼现浇顶大梁上的砼现浇顶板,该砼现浇顶板衔接堤顶平台与防浪墙,所述预制方桩的桩尖采用h型钢板桩靴;所述防浪墙与砼现浇顶大梁呈分体设置,相邻处均设有衔接凸台,该衔接凸台之间铺设有砼现浇顶板,所述衔接凸台,与铺设于衔接凸台上的砼现浇顶板之间留有伸缩缝;所述phc桩、预制方桩架空堤顶平台和砼现浇顶板形成过流空间。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台段、框架段的架设,利用phc管桩、预制方桩,免去了抛石的设置,避免了滩地上的淤积堵塞,直接进入卵石持力层,使堤顶平台架空于深水区水
面上。砼现浇顶板作为过道,衔接至防浪墙处,供游人通行。堤顶平台、砼现浇顶板与滩地之间,留有的空间作为过流空间,以便行洪。
9.防浪墙与砼现浇顶大梁呈分体设置,避免了各回填土层带来横向剪切应力,由防浪墙传递至框架段的隐患。设置的衔接凸台,与铺设于衔接凸台上的砼现浇顶板之间留有伸缩缝。
10.phc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具有

强度高,砼密实,吸水率小,耐腐蚀能力强;

圆形断面外形美观,堤下水流状态好;水流阻力系数小,为0.73;

具有较强的抗水平力;

可与灌注桩相比避免水下砼浇捣施工;

抗弯能力较强等优点,满足本发明结构中设置承台的各项需要。
11.设置的灌注桩,具有

由于先钻孔后灌注砼,桩长可根据持力层不同高程灵活调整;

具有较高的防撞能力;

圆形断面,水流较好等优点。
1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承台段的若干承台为成排设置,各承台之间设有承台连接梁,以首尾衔接各承台;所述承台上设有四根呈矩形分布的phc桩。
1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每间隔三个承台的承台连接梁上,设有伸缩缝及接缝板。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堤塘结构还包括老挡墙或边岸,所述防浪墙设置于老挡墙或边岸邻水一侧,该防浪墙与老挡墙或边岸之间,从底至顶依次填有矿渣回填(下部抛石)层、碎石夯实层、无纺土工布层、粘土回填夯实层、碎石夯实层、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所述防浪墙朝水一侧设有稳定边坡。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些岸线留有的老挡墙或边岸可以保留,与防浪墙一道应对各回填层带来的横向剪切应力。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浪墙朝岸一侧,从底至顶依次填有突防回填整平层、矿渣回填层、碎石夯实层、无纺土工布层、粘土回填夯实层、碎石夯实层、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该土方回填整平层中,设有若干ptc管桩或水泥搅拌桩。
1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ptc管桩包括桩身及台帽,所述若干ptc管桩呈梅花型布置。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台帽,增加ptc管桩承担的受力面积。
19.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砼现浇顶板上铺设有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该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盖过防浪墙。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绿化土层延伸至堤顶平台处,掩盖框架段,使绿化带不再局限于岸上,在丰富堤塘绿化设计空间的同时,不占用滩地。
2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堤顶平台设有朝向水面的消波板,该消波板与所述堤顶的前缘之间形成大反弧悬挑消浪板,所述大反弧悬挑消浪板与潮水波浪谷之间形成消浪空间。
2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柱为y型柱、方柱、圆柱或人形柱。
2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堤顶平台朝岸一侧设有排水道。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承台之间的连接梁结构及phc桩,改善承台前沿流态,提高整体刚度,避免承台段的框架晃动,提高水流冲击抗性;框架段采用预制方桩具有造价优势;实填段采用密排灌注桩防冲,显著提高了岸线处实填段的抗滑稳定,有效解决了自身难以稳定,沉降难以控制,铺设大量土石基等问题,保留出滩地空间,满足过流面积。通过设置
在实填段的ptc管桩或水泥搅拌桩,减小填土高度过高,解决实填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25.而且,离岸边近处地下存在石块等较大的障碍物,如果采用管桩或方桩,施工时难以绕开障碍物,造成施工困难。而采用密排灌注桩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在障碍物上冲孔,施工更为有利。
26.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段没有绿化土层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段具有绿化土层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结构图;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8.其中,1

实填段、11

防浪墙、12

固定基座、13

密排灌注桩墙、14

灌注桩、2

承台段、21

堤顶平台、22

承台、221

phc桩、23

支柱、24

连接梁、25

伸缩缝、26

消波板、27

大反弧悬挑消浪板、28

排水道、3

框架段、31

预制方桩、32

砼现浇顶大梁、33

砼现浇顶板、4

卵石持力层、5

衔接凸台、6

老挡墙、7

ptc管桩、8

绿化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

5所示,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包括设置在现有岸线处的实填段1、设置于深水区的承台段2及衔接两段的框架段3,所述实填段1包括防浪墙11及固定基座12,该固定基座12沿水至岸方向依次设有进入卵石持力层4的密排灌注桩墙13及若干灌注桩14;所述承台段2包括堤顶平台21、若干承台22及若干支柱23,该支柱23设置于承台22与堤顶平台21之间,支撑堤顶平台21,所述承台22上设有若干进入卵石持力层4的phc桩221;所述框架段3包括若干进入卵石持力层4的预制方桩31、设置于预制方桩31顶部的砼现浇顶大梁32、铺设于砼现浇顶大梁32上的砼现浇顶板33,该砼现浇顶板33衔接堤顶平台21与防浪墙11,所述预制方桩31的桩尖采用h型钢板桩靴;所述防浪墙11与砼现浇顶大梁32呈分体设置,相邻处均设有衔接凸台5,该衔接凸台5之间铺设有砼现浇顶板33,所述衔接凸台5,与铺设于衔接凸台5上的砼现浇顶板33之间留有伸缩缝25;所述phc桩221、预制方桩31架空堤顶平台21和砼现浇顶板33形成过流空间。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台段2、框架段3的架设,利用phc管桩、预制方桩31,免去了抛石的设置,避免了滩地上的淤积堵塞,直接进入卵石持力层4,使堤顶平台21架空于深水区水面上。砼现浇顶板33作为过道,衔接至防浪墙11处,供游人通行。堤顶平台21、砼现浇顶板33与滩地之间,留有的空间作为过流空间,以便行洪。
31.防浪墙11与砼现浇顶大梁32呈分体设置,避免了各回填土层带来横向剪切应力,由防浪墙11传递至框架段3的隐患。设置的衔接凸台5,与铺设于衔接凸台5上的砼现浇顶板33之间留有伸缩缝25。
32.phc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具有

强度高,砼密实,吸水率小,耐腐蚀能力强;

圆形断面外形美观,堤下水流状态好;水流阻力系数小,为0.73;

具有较强的抗水平力;

可与灌注桩14相比避免水下砼浇捣施工;

抗弯能力较强等优点,满足本发明结
构中设置承台22的各项需要。
33.设置的灌注桩14,具有

由于先钻孔后灌注砼,桩长可根据持力层不同高程灵活调整;

具有较高的防撞能力;

圆形断面,水流较好等优点。
34.所述承台段2的若干承台22为成排设置,各承台22之间设有承台22连接梁24,以首尾衔接各承台22;所述承台22上设有四根呈矩形分布的phc桩221。
35.每间隔三个承台22的承台22连接梁24上,设有伸缩缝25及接缝板。
36.所述堤塘结构还包括老挡墙6或边岸,所述防浪墙11设置于老挡墙6或边岸邻水一侧,该防浪墙11与老挡墙6或边岸之间,从底至顶依次填有矿渣回填(下部抛石)层、碎石夯实层、无纺土工布层、粘土回填夯实层、碎石夯实层、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8;所述防浪墙11朝水一侧设有稳定边坡。
37.一些岸线留有的老挡墙6或边岸可以保留,与防浪墙11一道应对各回填层带来的横向剪切应力。
38.所述防浪墙11朝岸一侧,从底至顶依次填有突防回填整平层、矿渣回填层、碎石夯实层、无纺土工布层、粘土回填夯实层、碎石夯实层、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8,该土方回填整平层中,设有若干ptc管桩7或水泥搅拌桩。
39.所述ptc管桩7包括桩身及台帽,所述若干ptc管桩7呈梅花型布置。
40.通过设置的台帽,增加ptc管桩7承担的受力面积。
41.所述砼现浇顶板33上铺设有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8,该块石矿渣及绿化土层8盖过防浪墙11。
42.将绿化土层8延伸至堤顶平台21处,掩盖框架段3,使绿化带不再局限于岸上,在丰富堤塘绿化设计空间的同时,不占用滩地。
43.所述堤顶平台21设有朝向水面的消波板26,该消波板26与所述堤顶的前缘之间形成大反弧悬挑消浪板27,所述大反弧悬挑消浪板27与潮水波浪谷之间形成消浪空间。
44.所述支柱23为y型柱、方柱、圆柱或人形柱。
45.所述堤顶平台21朝岸一侧设有排水道28。
46.通过承台22之间的连接梁24结构及phc桩221,改善承台22前沿流态,提高整体刚度,避免承台段2的框架晃动,提高水流冲击抗性;框架段3采用预制方桩31具有造价优势;实填段1采用密排灌注桩14防冲,显著提高了岸线处实填段1的抗滑稳定,有效解决了自身难以稳定,沉降难以控制,铺设大量土石基等问题,保留出滩地空间,满足过流面积。通过设置在实填段1的ptc管桩7或水泥搅拌桩,减小填土高度过高,解决实填段1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47.而且,离岸边近处地下存在石块等较大的障碍物,如果采用管桩或方桩,施工时难以绕开障碍物,造成施工困难。而采用密排灌注桩14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在障碍物上冲孔,施工更为有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