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7878发布日期:2021-12-24 22:5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


背景技术:

2.山岭地区公路建设中,为节约土地资源,一般都依山地规划线型,尤其在上游为山谷,下游为开阔地的地形排水比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蒸发池结构进行集水,依靠蒸发作用排水,此种类型蒸发池多为规则的矩形,所用材料池壁多为片石或混凝土,池底部多为干砌片石,此类蒸发池存在一些弊端,1、对雨水压力的消能作用差,对减少池下游土地冲刷作用有限;2、干砌片石渗水结构完全依靠片石之间缝隙渗水,渗水通道较窄,渗水时间较长,长时间淤积后基本起不到渗水作用,完全依靠蒸发作用排水,耗时较长,雨季基本起不到排水作用;3、雨季池内容易淤积,需要人工清淤的频次较高; 4、浆砌片石池壁经常水浸容易坍塌,混凝土池壁由于坡度较大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和溢流段,且所述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所述溢流段的高度不高于蓄水渗水段的最高点。
6.进一步,所述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的铺设长度比例为1:1:2。
7.再进一步,所述引流段为倒梯形排水沟,在所述引流段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c20混凝土层和三七灰土垫层,在所述c20混凝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消能石块,构成消能石块层,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
8.更进一步,所述消能段呈凹坑状,在所述消能段内铺设有三七灰土垫层,在所述消能段内的三七灰土垫层上铺设有消能石块层。
9.更进一步,所述蓄水渗水段呈凹坑状,在所述蓄水渗水段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的砂垫层、透水土工布层、种植土垫层和卵石铺底层,所述种植土垫层用于种植植被,以产生滞水作用。
10.更进一步,所述溢流段为外围地平线。
11.更进一步,在所述引流段与消能段的连接处以及消能段与蓄水渗水段的连接处均设有块石溢流堰,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
12.更进一步,所述引流段内三七灰土垫层的厚度为0.1m,所述消能段内三七灰土垫层的厚度为0.3m,所述蓄水渗水段内砂垫层的厚度为0.3m,种植土垫层的厚度为0.3m,透水土工布的密度为400g/m2。
13.更进一步,在所述消能段和蓄水渗水段外围均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缓冲带,在所述缓冲带的外围设有隔离栅和警示牌。
14.更进一步,在所述蓄水渗水段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自然石块护岸段,用于保护蓄水渗水段,防止杂物落入蓄水渗水段。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发明通过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以及溢流段等功能分区,大幅度提高了对雨水压力的消能作用,通过蒸发作用、渗水作用以及蓄水渗水段内植被的滞水作用,加快了对雨水的排除,大幅减少了淤积量,节约了大量清淤养护人工成本;同时通过蓄水渗水段内的生态绿化,使得拟建公路与周围景观融成一体,具有较强的景观协调作用;
17.2、本发明蓄水渗水段外形结构由传统的规则矩形,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改为不规则形状,在平面上大致保持矩形,池壁及池底采用浅弧形,使底面积增大,使得池体结构能够直接接收的雨水量和淤积沉淀量加大,减少了施工难度,同时此种外形有利于迅速地表雨水和暴雨时雨水短时间蓄满后的溢流,同时也可保证池体结构的稳定性;
18.3、本发明采用透水土工布层的柔性渗水结构代替刚性结构渗水层,加大渗水通道面积,解决渗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19.4、普通蒸发池多为倒棱锥台形状,汇入雨水的方向和面积都只能从距离路基较高位置排入,本发明采用异形曲平面结构可从各方向自由接受雨水汇入,且回水面积增大很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图1中b

b截面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图1中圈c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本发明图1中圈d的局部放大图;
25.图中,涵洞—00、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溢流段— 04、c20混凝土层—1、三七灰土垫层—2、消能石块层—3、砂垫层—4、透水土工布层—5、种植土垫层—6、卵石铺底层—7、块石溢流堰—8、缓冲带—9、隔离栅—10、自然石块护岸段—11。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27.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和溢流段04,且所述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所述溢流段04的高度不高于蓄水渗水段03的最高点。所示引流段01用于对涵洞内排出的雨水进行引流;所述消能段02用于减缓雨水的压力;所述蓄水渗水段03用于储存涵洞内排出的雨水,并使雨水在蓄水渗水段03内进行蒸发和渗水;所述溢流段04用于在蓄水渗水段03内积满雨水后,供多出的雨水进行排出;所述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的铺设长度比例为1:1:2。在所述引流段01与消能段02的连接处以及消能段02与蓄水渗水段03的连接处均设有块石溢流堰8,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在所述消能段02和蓄水渗水段03外围均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缓冲带9,在所述缓冲带9的外围设有隔离栅10和警示牌,在所述蓄水渗水段03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自然石块护岸段11,用于保护蓄水渗水段03,防止杂物落入蓄水渗水段03。
28.所述引流段01为倒梯形排水沟,在所述引流段01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 c20混凝土层1和三七灰土垫层2,在所述c20混凝土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消能石块,构成消能石块层3,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
29.所述消能段02呈凹坑状,在所述消能段02内铺设有三七灰土垫层2,在所述消能段02内的三七灰土垫层2上铺设有消能石块层3。
30.所述蓄水渗水段03呈凹坑状,在所述蓄水渗水段03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的砂垫层4、透水土工布层5、种植土垫层6和卵石铺底层7,所述种植土垫层6用于种植植被,以形成滞水层。
31.所述溢流段04为外围地平线。
32.所述引流段01内三七灰土垫层2的厚度为0.1m,所述消能段02内三七灰土垫层2的厚度为0.3m,所述蓄水渗水段03内砂垫层4的厚度为0.3m,种植土垫层6的厚度为0.3m,透水土工布的密度为400g/m2。
33.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和溢流段(04),且所述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从高到低依次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01)、消能段(02)、蓄水渗水段(03)的铺设长度比例为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01)为倒梯形排水沟,在所述引流段(01)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c20混凝土层(1)和三七灰土垫层(2),在所述c20混凝土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消能石块,构成消能石块层(3),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段(02)呈凹坑状,在所述消能段(02)内铺设有三七灰土垫层(2),在所述消能段(02)内的三七灰土垫层(2)上铺设有消能石块层(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渗水段(03)呈凹坑状,在所述蓄水渗水段(03)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的砂垫层(4)、透水土工布层(5)、种植土垫层(6)和卵石铺底层(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段(04)为外围地平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段(01)与消能段(02)的连接处以及消能段(02)与蓄水渗水段(03)的连接处均设有块石溢流堰(8),用于减缓雨水下流的势能。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01)内三七灰土垫层(2)的厚度为0.1m,所述消能段(02)内三七灰土垫层(2)的厚度为0.3m,所述蓄水渗水段(03)内砂垫层(4)的厚度为0.3m,种植土垫层(6)的厚度为0.3m,透水土工布的密度为400g/m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能段(02)和蓄水渗水段(03)外围均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缓冲带(9),在所述缓冲带(9)的外围设有隔离栅(10)和警示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渗水段(03)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自然石块护岸段(11),用于保护蓄水渗水段(03),防止杂物落入蓄水渗水段(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蒸发溢流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和溢流段,且所述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所述溢流段的高度不高于蓄水渗水段的最高点。本发明通过引流段、消能段、蓄水渗水段以及溢流段等功能分区,大幅度提高了对雨水压力的消能作用,通过蒸发作用、渗水作用以及蓄水渗水段内植被的滞水作用,加快了对雨水的排除,大幅减少了淤积量,节约了大量清淤养护人工成本;同时通过蓄水渗水段内的生态绿化,使得拟建公路与周围景观融成一体,具有较强的景观协调作用。具有较强的景观协调作用。具有较强的景观协调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刚 邓将 赵川 沙克非 闫龙 柴晓杰 郭瑞娇 李治 秦晋武 郭冬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1/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