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9934发布日期:2021-12-11 12: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龙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多数龙头都是单管结构的龙头,如单冷龙头、冷热混水龙头、菜盆龙头等,具体可参照申请日为2018.07.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18 2 1059809.1)公开的一种柔性管双出水的厨房龙头所展示的龙头构造;其安装时,都是将其安装端通过一锁紧件锁紧装配于安装载台(如不锈钢菜盆、陶瓷台盆等安装载台)上。由于龙头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菜盆龙头和冷热混水龙头)容易因为频繁的转动出水管、龙头把手等操作而受到驱使其发生转动的作用力,进而容易出现金属螺母或者塑料把手松脱,致使龙头主体的锁紧状态被解除。由于安装载台具有下凹的水池结构及安装载台的多数靠墙安装,使得使用者进行金属螺母或者塑料把手的锁紧操作只能在水池外壁与墙壁之间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受视线和难以使用辅助工具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得金属螺母或者塑料把手的锁紧工作难度极大,使用存在极大的不便。现有技术也存在针对锁紧螺母易松脱而提出改进的方案,但多因为需要对龙头主体及其配件的结构进行较大改变而致产品适用性较小和成本高昂、安装过程受空间限制和安装操作较为繁杂等因素而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以克服现有的龙头存在的锁紧件容易松脱、复位操作存在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包括龙头主体和锁紧件,龙头主体的安装端通过该锁紧件螺纹连接而锁紧装配于安装载台上;龙头主体与安装载台之间配置有弹性垫圈,所述安装端设有内螺纹,且该内螺纹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切槽;所述切槽由该内螺纹的入口端端面起始并沿轴向向内延伸。
6.切槽结构优选以下两种方式:
7.切槽结构方式一:所述内螺纹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所述切槽,多个独立的切槽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弹性垫圈为82~94ha邵氏硬度的弹性垫圈。所述切槽的槽底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螺纹的轴向平行或者呈0~75
°
夹角。所述切槽向内延伸的深度为所述内螺纹的内螺纹旋合长度的0.25~1.0倍。所述切槽的宽度为1.5~25mm。所述切槽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步收窄。
8.切槽结构方式二:所述内螺纹的入口端设置角度为5~60
°
、长度为1~5mm的倒角结构形成一个呈环形的所述切槽;所述弹性垫圈为75~84ha邵氏硬度的弹性垫圈。
9.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弹性垫圈设有抱紧凸起,该抱紧凸起配适地安装于该切槽内;所述锁紧件锁紧的过程中,锁紧件的外螺纹和所述安装端的内螺纹之间的螺纹转动拉动该抱紧凸起的局部结构延伸至螺纹啮合间隙内而实现该螺纹啮合结构的抱紧锁紧功能。
1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内螺纹的入口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垫圈一体设有对应插入该环形凹槽内的环形突楞;弹性垫圈的厚度为0.5~1.2mm;弹性垫圈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的端面上设有防滑齿纹。
11.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龙头通过在其安装端的内螺纹上设置独立切槽或者环形切槽的结构设置,使得龙头主体通过锁紧件临近锁紧状态时,能够将其配置的弹性垫圈局部压制到切槽内,进而在内外螺纹旋合的拉力作用下弹性垫圈的局部结构延伸至螺纹啮合间隙内而实现该螺纹啮合结构的抱紧锁紧功能。使得龙头主体的安装端在锁紧安装后不容易出现锁紧件的松动情况,保证了龙头主体的牢固安装,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龙头的安装端的锁紧安装操作和锁紧件拆卸操作与现有的龙头的使用操作完全相同,不需要额外的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另外,该切槽只需要在现有的龙头对应处的内螺纹上进行简单的切削操作即可形成,切槽的加工形成的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12.图1为设置独立切槽的龙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设置环形切槽的龙头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图2、图3,便于提高安装锁紧度的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和锁紧件3,龙头主体1的安装端通过该锁紧件3螺纹连接而锁紧装配于安装载台4上;龙头主体1与安装载台4之间配置有弹性垫圈2,上述安装端设有内螺纹11,且该内螺纹11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切槽112、111;该切槽112、111由该内螺纹11的入口端端面起始并沿轴向向内延伸。本实用新型的龙头通过在其安装端的内螺纹11上设置(如图1所示的)独立切槽112或者(如图3所示的)环形切槽111的结构设置,使得龙头主体1通过锁紧件3临近锁紧状态时,能够将其配置的弹性垫圈2局部压制到切槽内,进而在内外螺纹旋合的拉力作用下弹性垫圈2的局部结构延伸至螺纹啮合间隙内而实现该螺纹啮合结构的抱紧锁紧功能。使得龙头主体1的安装端在锁紧安装后不容易出现锁紧件3的松动情况,保证了龙头主体1的牢固安装,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龙头的安装端的锁紧安装操作和锁紧件3拆卸操作与现有的龙头的使用操作完全相同,不需要额外的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另外,该切槽112、111只需要在现有的龙头对应处的内螺纹11上进行简单的切削操作即可形成,切槽的加工形成的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17.切槽结构优选以下两种方式:
18.切槽结构方式一: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内螺纹11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上述切槽112,多个独立的切槽112之间等间距分布;上述弹性垫圈2为82~94ha邵氏硬度的弹性垫圈2。上述切槽112的槽底的延伸方向与上述内螺纹11的轴向平行或者呈0~75
°
夹角(如图2中的标记g指示的夹角)。上述切槽112向内延伸的深度为上述内螺纹11的内螺纹11旋合长度的0.25~1.0倍,如图2所示,该切槽112的延伸深度为内螺纹11的内螺纹11旋合长度,
即为贯穿该内螺纹11的状态。上述切槽112的宽度为1.5~25mm。上述切槽112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步收窄。
19.切槽结构方式二:继续参照图3,上述内螺纹11的入口端设置角度为5~60
°
、长度为1~5mm的倒角结构形成一个呈环形的上述切槽111;上述弹性垫圈2为75~84ha邵氏硬度的弹性垫圈2。即将该内螺纹11处常规设置的便于锁紧件的外螺纹端插入的倒角结构(常规倒角角度通常为45
°
、长度通常为0.3~0.8mm)进行长度加大和倒角角度进行改变而形成本实施方式所需要的切槽111结构,该切槽111并未侵入到该内螺纹11的结构内;如图3所示,与本实施方式相配合的弹性垫圈2的抱紧凸起21也呈对应的环形结构,在锁紧件3即将锁紧时,该抱紧凸起21受挤压而延伸至锁紧件3外螺纹和安装端内螺纹11之间的螺纹啮合间隙内而实现该螺纹啮合结构的抱紧锁紧功能。
20.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弹性垫圈2可以是硬度较小(邵氏硬度75~84ha)的常规平面垫圈,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的弹性垫圈2:该弹性垫圈2的邵氏硬度为75~94ha,弹性垫圈2设有抱紧凸起21,该抱紧凸起21配适地安装于该切槽112、111内;上述锁紧件3锁紧的过程中,锁紧件3的外螺纹和上述安装端的内螺纹11之间的螺纹转动拉动该抱紧凸起21的局部结构延伸至螺纹啮合间隙内而实现该螺纹啮合结构的抱紧锁紧功能。上述内螺纹11的入口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13,上述弹性垫圈2一体设有对应插入该环形凹槽113内的环形突楞23;该环形凹槽113和环形突楞23的配置有利于对弹性垫圈2进行限位,减少弹性垫圈2受挤压而由内螺纹11与安装载台4之间脱离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地,优选该弹性垫圈2的厚度(如图1中的表示e所示)为0.5~1.2mm(该厚度为弹性垫圈2本体的厚度,它不包含设置于弹性垫圈2本体两侧的环形突楞23、顶压凸起22和抱紧凸起21的高度尺寸)。上述弹性垫圈2与上述内螺纹11连接的端面上设有防滑齿纹,该防滑齿纹的设置能够增加弹性垫圈2与内螺纹11的接触面的摩擦力,降低二者发生相对转动的概率。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垫圈2的外端面上一体设有顶压凸起22,该顶压凸起22受到上述安装载台4的挤压后,该顶压凸起22将上述抱紧凸起21朝向上述切槽111、112方向挤压;在锁紧件3即将锁紧时,该顶压凸起22受到与之连接的安装载台4的挤压作用力,该作用力经顶压凸起22向内传递到抱紧凸起21,促使抱紧凸起21向内移动并向切槽宽度方向扩散,进而促进抱紧凸起21向上述的螺纹啮合间隙内延伸。
2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