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8867发布日期:2021-12-22 16:1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防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叫边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建设,大大小小的公路道路被不断地建设出来,公路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公路数量的增多,有利于缓解严峻的交通压力,在修建公路时,尤其是在修建山区内的公路时,公路的路基往往高于地面,从而使得公路与地面之间形成了边坡。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公路边坡上的护栏在坏掉时,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装;且现有的公路边坡上的护坡板不能更紧固的固定在边坡上,固定效果差,易与边坡脱离。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具有更方便的对护栏进行拆装以及便于更紧固的固定护坡板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顶端面右部开设有槽,所述坡体的槽内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坡体滑动连接,所述护栏的右侧设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贯穿所述坡体,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坡体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螺柱的底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推动块,所述护栏的右端下侧开设有槽,所述护栏的右端面开设有槽,所述护栏的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护栏滑动连接,所述卡块贯穿所述护栏右端下侧的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坡体滑动连接,所述护栏右端下侧的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坡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坡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推动块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推动块与所述卡块滑动连接,所述坡体的坡面滑动连接有护坡板,所述护坡板的右端面开设有槽,所述护坡板的槽内设有固定锚,所述固定锚与所述护坡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锚贯穿所述坡体,所述固定锚的顶端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锚的圆槽内设有内六角转动块,所述内六角转动块与所述固定锚滑动连接,所述内六角转动块的底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固定锚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锚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固定锚内侧壁上部固定设有滑轨,所述第二螺柱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呈内凹结构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面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推杆,所述连接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锥形杆,所述固定锚的外侧壁左部和外侧壁右部均开设有槽,所述锥形杆与所述固定锚的槽配合使用,所述锥形杆与所述固定锚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块呈三角型结
构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卡块呈直角梯形结构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护坡板右端面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护坡板右端面的槽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所述护坡板的右端面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固定锚的内侧壁上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推杆的组数为三组,三组连接推杆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所述固定杆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锚的外侧壁左部和外侧壁右部的槽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锚的槽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固定锚的外侧壁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各个组件安装在坡体上,在护栏被车辆撞坏需要更换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第一螺柱从坡体内旋出,第一螺柱带动第一推动块上移,此时第一推动块不在对卡块进行挤压,卡块受弹簧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此时卡块不再与护栏卡合,便于工作人员将护栏内坡体内拔出,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将护栏从坡体内取出,实现了将护栏快速对护栏进行拆卸的作业,同时也便于固定安装护栏,在将护坡板与坡体的坡面进行固定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固定锚贯穿护坡板的槽与坡体固定连接,此时工作人员使用六角扳手工具,将内六角转动块旋转起来,内六角转动块的转动带动了第二螺柱旋转,进而使套筒在第二螺柱的外侧移动,使固定杆通过连接推杆带动锥形杆贯穿固定锚的槽延伸至外部,实现了将护坡板更结实的固定在坡体上。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坡体;2、护栏;3、第一螺柱;4、第一推动块;5、卡块;6、弹簧;7、滑块;8、护坡板;9、固定锚;10、内六角转动块;11、第二螺柱;12、滑轨;13、套筒;14、固定杆;15、连接推杆;16、锥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包括坡体1,坡体1的顶端面右部开设有槽,坡体1的槽内设有护栏2,护栏2与坡体1滑动连接,护栏2的右侧设有第一螺柱3,第一螺柱3贯穿坡体1,第一螺柱3与坡体1螺旋连接,第一螺柱3的底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推动块4,护栏2的右端下侧开设有槽,护栏2的右端面开设有槽,护栏2的槽内设有卡块5,卡块5与护栏2滑动连接,卡块5贯穿护栏2右端下侧的槽,卡块5与坡体1滑动连接,护栏2右端下侧的槽内设有弹簧6,弹簧6与坡体1固定连接,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滑块7,滑块7与坡体1滑动连接,滑块7与卡块5固定连接,卡块5与第一推动块4配合使用,第一推动块4与卡块5滑动连接,坡体1的坡面滑动连接有护坡板8,护坡板8的右端面开设有槽,护坡板8的槽内设有固定锚9,固定锚9与护坡板8滑动连接,固定锚9贯穿坡体1,固定锚9的顶端面开设有圆槽,固定锚9的圆槽内设有内六角转动块10,内六角转动块10与固定锚9滑动连接,内六角转动块10的底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螺柱11,第二螺柱11与固定锚9转动连接,固定锚9呈中空结构设置,固定锚9内侧壁上部固定设有滑轨12,第二螺柱11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呈内凹结构设置的套筒13,套筒13与滑轨12滑动连接,套筒13的底端面固定设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推杆15,连接推杆1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锥形杆16,固定锚9的外侧壁左部和外侧壁右部均开设有槽,锥形杆16与固定锚9的槽配合使用,锥形杆16与固定锚9滑动连接。
23.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各个组件安装在坡体1上,在护栏2被车辆撞坏需要更换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第一螺柱3从坡体1内旋出,第一螺柱3带动第一推动块4上移,此时第一推动块4不在对卡块5进行挤压,卡块5受弹簧6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此时卡块5不再与护栏2卡合,便于工作人员将护栏2内坡体1内拔出,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将护栏2从坡体1内取出,实现了将护栏2快速对护栏2进行拆卸的作业,同时也便于固定安装护栏2,在将护坡板8与坡体1的坡面进行固定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固定锚9贯穿护坡板8的槽与坡体1固定连接,此时工作人员使用六角扳手工具,将内六角转动块10旋转起来,内六角转动块10的转动带动了第二螺柱11旋转,进而使套筒13在第二螺柱11的外侧移动,使固定杆14通过连接推杆15带动锥形杆16贯穿固定锚9的槽延伸至外部,实现了将护坡板8更结实的固定在坡体1上。
24.进一步的,第一推动块4呈三角型结构设置。
25.进一步的,卡块5呈直角梯形结构设置。
26.进一步的,护坡板8右端面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护坡板8右端面的槽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护坡板8的右端面上,此设置便于更好的对护坡板8进行固定。
27.进一步的,滑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12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固定锚9的内侧壁上部。
28.进一步的,连接推杆15的组数为三组,三组连接推杆15呈上下对称分布在固定杆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
29.进一步的,固定锚9的外侧壁左部和外侧壁右部的槽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固定锚9的槽均匀的分布在固定锚9的外侧壁上。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各个组件安装在坡
体1上,在护栏2被车辆撞坏需要更换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第一螺柱3从坡体1内旋出,第一螺柱3带动第一推动块4上移,此时第一推动块4不在对卡块5进行挤压,卡块5受弹簧6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此时卡块5不再与护栏2卡合,便于工作人员将护栏2内坡体1内拔出,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将护栏2从坡体1内取出,实现了将护栏2快速对护栏2进行拆卸的作业,同时也便于固定安装护栏2,在将护坡板8与坡体1的坡面进行固定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固定锚9贯穿护坡板8的槽与坡体1固定连接,此时工作人员使用六角扳手工具,将内六角转动块10旋转起来,内六角转动块10的转动带动了第二螺柱11旋转,进而使套筒13在第二螺柱11的外侧移动,使固定杆14通过连接推杆15带动锥形杆16贯穿固定锚9的槽延伸至外部,实现了将护坡板8更结实的固定在坡体1上。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