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3548发布日期:2022-01-12 08:4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


背景技术:

2.截流井能够对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广泛的应用在市政水网中,目前现有的截流井种类有很多,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截流井,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者对井体清理和养护,因此需要改进;
4.2、现有的截流井,容易产生堵塞和发臭现象,截流井内部的水液堵塞溢出时,严重的污染井体周围环境。
5.因此,现有的截流井,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通过井体组件的内部插接有隔板,井体组件内位于下方转动连接有搅拌件,解决了现有的截流井,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和现有的截流井,容易产生堵塞和发臭现象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上盖、污水输送管、底座、雨水输送管、井体组件、隔板和搅拌件,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在井体组件的顶部,使用者可以经过上盖打开井体组件的内腔,可以方便使用者对井体组件内部的杂质清理,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井体组件的底部,使用者通过底座可以对该装置整体安装,所述污水输送管和雨水输送管与井体组件的内腔连通,能够实现污水和雨水对井体组件的内部清理,所述隔板插接在井体组件的内部,能够使井体组件的内腔分为雨水收集腔和污水收集腔,所述搅拌件转动连接在井体组件的内部,搅拌件在使用时,能够实现井体组件内部的雨水和污水翻滚,所述隔板包括过滤转盖、把手、插板、过滤孔和转轴,所述过滤孔呈矩阵状开设在过滤转盖上,过滤孔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过滤,所述过滤转盖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过滤转盖通过转轴与插板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插接在井体组件的中部,所述污水输送管的结构与雨水输送管的结构相同,所述污水输送管与雨水输送管相对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与井壳体中部的滑槽插接,所述过滤转盖的一端搭接在井壳体右侧的方槽上。
11.进一步地,所述井体组件包括井壳体和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固定在井壳体的底部位于两侧部位,能够使隔板在插接时,稳定的连接在井体组件的内部,所述连接腔与搅拌件相互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井壳体上位于隔板的一侧相对分布有雨水排放管,所述井壳体上
位于隔板的另一侧相对分布有污水排放管。
1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进水孔、顶盖和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开设在顶盖的顶部一侧,所述进水槽内部的底面等间距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开设在雨水收集腔的正上方,所述进水槽通过进水孔与井壳体连通。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隔板将井壳体的内腔一分为二,其中雨水输送管连接的一侧内腔为雨水收集腔,污水输送管连接的一侧内腔为污水收集腔,该装置在旱季使用时,污水和雨水的排放量较小,可以使雨水收集腔内部的雨水直接经过雨水排放管流出,同时污水收集腔内部的污水直接通过污水排放管流出,该装置在雨季使用时,雨水输送管内部的排放量较多,此时雨水输送腔内部的雨水会流进污水收集腔的内部,流进污水收集腔内部的污水会连通污水通过污水排放管排出,该装置的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使用者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截流井,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连接腔上转动连接有搅拌件,可以使井壳体内部的雨水和污水搅拌滚动,能够放置雨水和污水内部的杂质沉淀遗留,可以避免井壳体内部残留的杂质产生发臭现象,同时插板上转动连接的过滤转盖,可以对雨水流进右侧使的雨水过滤,可以避免雨水上的杂质流进污水收集腔的内部,避免污水收集腔内部产生堵塞现象,解决了现有的截流井,容易产生堵塞和发臭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上盖;11、进水孔;12、顶盖;13、进水槽;2、污水输送管;3、污水排放管;4、雨水排放管;5、底座;6、雨水输送管;7、井体组件;71、井壳体;72、连接腔;8、隔板;81、过滤转盖;82、把手;83、插板;84、过滤孔;85、转轴;9、搅拌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上盖1、污水输送管2、底座5、雨水输送管6、井体组件7、隔板8和搅拌件9,上盖1活动连接在井体组件7的顶部,底座5固定连接在井体组件7的底部,污水输送管2和雨水输送管6与井体组件7的内腔连通,污水输送管2的结构与雨水输送管6的结构相同,污水输送管2与雨水输送管6相对设置,隔板8插接在井体组件7的内部,隔板8插接在井体组件7的中部,搅拌件9转动连接在井体组件
7的内部,该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对该装置整体组装,随后使用者将该装置通过底座5与外部设备连接,可以实现该装置整体固定在外部设备上,使用者将雨水输送管6、雨水排放管4、污水输送管2和污水排放管3与外部管道连接,能够实现污水和雨水对该装置输送和排放,使用者将上盖1活动连接在井体组件7上,需保证上盖1的顶面裸露在土壤的表面,能够实现土壤表面的雨水流进井体组件7的内部,井体组件7在使用时,隔板8将井体组件7内部的腔体一份为二,隔板8与雨水输送管6一侧的内腔为雨水收集腔,隔板8与污水输送管2之间的腔体为污水收集腔,能够实现井体组件7对雨水和污水分类收集,雨水和污水在收集时,搅拌件9能够实现对雨水和污水搅拌,能够避免雨水和污水中的杂质遗留在该装置的内部。
25.其中如图1、2所示,上盖1包括进水孔11、顶盖12和进水槽13,进水槽13开设在顶盖12的顶部一侧,进水槽13内部的底面等间距开设有进水孔11,进水槽13通过进水孔11与井壳体71连通,上盖1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对上盖1组装,随后使用者将顶盖12的底部与井体组件7活动连接,能实现使用者便于对井壳体71的内腔清理,顶盖12顶部开设的进水槽13,能够对土壤表面的水液收集,随后水液贯穿进水孔11进入到雨水收集腔的内部。
26.其中如图1-3所示,隔板8包括过滤转盖81、把手82、插板83、过滤孔84和转轴85,过滤孔84呈矩阵状开设在过滤转盖81上,插板83与井壳体71中部的滑槽插接,过滤转盖81的一端搭接在井壳体71右侧的方槽上,过滤转盖8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2,过滤转盖81通过转轴85与插板83转动连接,井体组件7包括井壳体71和连接腔72,连接腔72固定在井壳体71的底部位于两侧部位,连接腔72与搅拌件9相互配合,井壳体71上位于隔板8的一侧相对分布有雨水排放管4,井壳体71上位于隔板8的另一侧相对分布有污水排放管3,该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对隔板8组装,随后使用者将插板83的下部插接在井壳体71的内部位于两侧连接腔72之间,能够实现井壳体71的内腔一分为二,同时使用者将过滤转盖81搭接在右侧的内腔上,隔板8的左侧为雨水收集腔,隔板8的右侧为污水收集腔,该装置在旱季使用时,雨水收集腔能够对雨水输送管6输送的雨水收集,该装置在雨季使用时,雨水收集腔内部的雨水会漫过插板83流进污水收集腔的内部,雨水在流进污水收集腔的内部时,过滤转盖81会对雨水中的杂质过滤,能够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对污水收集腔堵塞。
2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第一步,使用者对井体组件7组装,随后使用者将搅拌件9转动连接在连接腔72上,能够使搅拌件9对井壳体71内部的水液搅拌,第二步,使用者将隔板8组装,随后使用者将插板83插接在井体组件7的中部,能够使井体组件7的内腔一分为二,第三步,使用者将污水输送管2、污水排放管3、雨水排放管4和雨水输送管6与井体组件7连接,能够实现雨水和污水对井体组件7的内部输送和排放,第四步,使用者将上盖1和底座5连接在井体组件7上,能够使上盖1对井体组件7的内部防护,同时井体组件7通过底座5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