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5449发布日期:2022-03-09 10: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态改造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口改造是重要环节,担负解决初期雨水弃流,以及多余雨水排放的问题,在进行绿色海绵城市设施改造时需要对原有流经路面雨水口封闭,并在下沉绿地中进行溢流口重建。目前雨水口改造往往采用整体更换方式,甚至调整路面竖向,改造成本过高,需要一种能够基于现有雨水口进行改造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在现有雨水口内部加设整体装置,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解决海绵城市的初期雨水处理以及多余雨水排放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包括入流部分、自动分流部分以及水槽引导部分;入流部分包括雨水箅子,雨水箅子的底部焊接镀锌钢丝网,并盖合在雨水口的顶部;
5.自动分流部分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雨水口内壁上的不锈钢自动翻板,转轴上方的雨水口内壁上设置有竖向限位器,雨水口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横向限位器;不锈钢自动翻板的左侧板面靠近端部处设置调节重块。
6.水槽引导部分包括设置在雨水口的内部右侧的分水槽以及连接分水槽的入流管或弃流管;不锈钢自动翻板位于横向位置时,横向限位器卡在不锈钢自动翻板的左侧端部,自动翻板的右端连接分水槽;不锈钢自动翻板位于竖向位置时,不锈钢自动翻板的右板面贴合竖向限位器,不锈钢自动翻板下方的排水室的底部与雨水管相连。
7.上述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优选方式下,雨水口的进口处四周设置倾斜向内的导流板。
8.本发明完全利用现状雨水口和场地竖向关系,实现弃流、溢流的一体化,最大程度降低改造成本。利用杠杆原理形成自动翻板装置,实现自主分流,减少后期运维。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10.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详图。
11.图中,1、雨水口,2、雨水箅子,3、镀锌钢丝网,4、导流板,5、不锈钢自动翻板,6、竖向限位器,7、横向限位器,8、调节重块,9、分水槽,10、入流管,11、弃流管,12、排水室,13、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包括入流部分、自动分流部分以及水槽引导部分;
13.入流部分包括雨水箅子2,雨水箅子2的底部焊接镀锌钢丝网3,并盖合在雨水口1的顶部;雨水口1的进口处四周设置倾斜向内的导流板4。
14.自动分流部分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雨水口1内壁上的不锈钢自动翻板5,转轴上方的雨水口1内壁上设置有竖向限位器6,雨水口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横向限位器7;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左侧板面靠近端部处设置调节重块8。
15.水槽引导部分包括设置在雨水口1的内部右侧的分水槽9以及连接分水槽9的入流管10或弃流管11。
16.不锈钢自动翻板5位于横向位置时,横向限位器7卡在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左侧端部,自动翻板5的右端连接分水槽9;不锈钢自动翻板5位于竖向位置时,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右板面贴合竖向限位器6;不锈钢自动翻板5下方的排水室12的底部与雨水管13相连。
17.如图1,图2所示,本装置由三部分构成,入流部分由现状的雨水箅子2,镀锌钢丝网3及导流板4构成,镀锌钢丝网3连接雨水箅子2,方便开启维护,防止雨水冲刷带来的落叶枯枝及大颗粒物质堵塞内部溢流口及入水口。导流板4将雨水导流至不锈钢自动翻板5中间,防止泥沙堵塞边缘,影响翻板翻转。
18.自动分流部分,由限位器、调节重块8、转轴、不锈钢自动翻板5组成。小雨时由于调节重块8的存在翻板关闭,将定量雨水引导进入分水槽9;大雨时根据杠杆原理,利用转轴两侧水位高度,实现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翻转,翻板翻转后超标雨水进入排水室12,流入雨水管13。雨量减少后,由于调节重块8重心位于转轴外侧,不锈钢自动翻板5在力臂作用在自动归位,结合竖向限位器6和横向限位器7可实现翻板的自动翻转与归位,无需人工操作。
19.水槽引导部分,由钢板材质的分水槽9、入流管10构成。雨水经过分流系统的控制,汇集到分水槽9中,通过入流管10或者弃流管11,接入lid系统或污水网管中。
20.本发明利用现状雨水口设施,加设整体装置实现初期雨水弃流。利用现状雨水口点位的入流竖向关系,加设整体装置,实现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等的雨水入流。
21.降低因弃流需求的整体更换成本。降低因入流需求的整体更换、新建以及周边竖向改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运维成本。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流部分、自动分流部分以及水槽引导部分;所述入流部分包括雨水箅子(2),所述雨水箅子(2)的底部焊接镀锌钢丝网(3),并盖合在所述雨水口(1)的顶部;所述自动分流部分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雨水口(1)内壁上的不锈钢自动翻板(5),所述转轴上方的所述雨水口(1)内壁上设置有竖向限位器(6),所述雨水口(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横向限位器(7);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左侧板面靠近端部处设置调节重块(8);所述水槽引导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雨水口(1)的内部右侧的分水槽(9)以及连接所述分水槽(9)的入流管(10)或弃流管(11);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位于横向位置时,所述横向限位器(7)卡在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左侧端部,所述自动翻板(5)的右端连接所述分水槽(9);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位于竖向位置时,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的右板面贴合所述竖向限位器(6);所述不锈钢自动翻板(5)下方的排水室(12)的底部与雨水管(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口(1)的进口处四周设置倾斜向内的导流板(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雨水口分溢流装置,包括入流部分、自动分流部分以及水槽引导部分;入流部分包括雨水箅子,雨水箅子的底部焊接镀锌钢丝网,并盖合在雨水口的顶部;自动分流部分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雨水口内壁上的不锈钢自动翻板,水槽引导部分包括设置在雨水口的内部右侧的分水槽以及连接分水槽的入流管或弃流管。本发明完全利用现状雨水口和场地竖向关系,实现弃流、溢流的一体化,最大程度降低改造成本。利用杠杆原理形成自动翻板装置,实现自主分流,减少后期运维。减少后期运维。减少后期运维。


技术研发人员:高淼 高增荣 马冰玉 万涛 刘馨月 曲奕蒙 于磊 刘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